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社会工作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事实(涂尔干)

【答案】社会事实是种社会学概念,由涂尔干作为社会学的特殊研究对象而提出的。社会事实是指外在于个人,却能制约个人行为社会现象。社会事实,区别于个休事实,它以社会为基础和承担者。具体来说,一切行为方式,不论它是固定的,还是不固定的,凡是能从外部给予个人以约束的,或者换一句话说,普遍存在于该社会各处并具有固有存在的,不管其在个人身上的表现如何,都叫做社会事实。社会事实具有如下特征:

(1)客观性:社会事实对于个人来说是外在的,具有客观性。

(2)强制性:社会事实“具有一种必须服从的,带有强制性的力量,他们凭着这种力量强加于人,而不管个人是否愿意接受。”

(3)普遍性:“它之所以是普遍的,是因为它是集体的。”也就是说,构成社会事实的现象是社会全体成员或相当数量的成员共有的普遍特征。

2. 资产建设理论

【答案】资产建设的概念源自美国社会福利学者迈克尔·谢若登20世纪90年代初的著作《资产与穷人》。该书指出贫困者之所以难以打破贫穷的恶性循环,根源在于其难以积累起资产。传统上贫困的界定是以收入为标准的,但同样收入的人由于拥有不同的资产可能会拥有完全不同的命运。收入不平等固然重要,但资产不平等的影响更加深刻。资产建设指政府有组织地引导和帮助穷人进行资产积累与投资,而非简单地直接增加其收入与消费。该书提出了一个资产建设的政策方案一个人发展账户。个人发展账户实质是“资产(资本)账户”,个人名下非强制性的、有增值收入和税收优惠的账户,政府对穷人的存款提供配给款或补贴。

3. 积极的(社会)福利与消极的(社会)福利

【答案】根据福利的目标(或功能)、影响与后果,社会福利还可以分为积极的福利与消极的福利。

(1)消极的福利是指福利的给予须附带辱化条件,通常接受者要付出一定的代价。

(2)积极的福利是指福利本身不是单纯为了经济的目标,而是在满足经济利益的基础上促进个人的人格发展

4. 社区发展

【答案】社区发展是指居民、政府和有关的社会组织整合社区资源、发现和解决社区问题、改善社区环境、提高社区生活质量的过程,是塑造居民社区归属感和共同体意识、加强社区参与、

培育互助与自治精神的过程,是增强社区成员凝聚力、确立新型和谐人际关系的过程,也是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的过程。

5. 督导

【答案】在录用新成员、承担新任务的情况下,由经验丰富、对工作任务有深入而全面认识的机构领导者对其下属进行督导是必要的。督导的词义是指监督、控制和监视。社会服务机构中的督导是机构中的行政人员为更好地完成机构所承担的任务对被督导者的工作给予指导、协调、强化和评价的活动。督导是一个渗透了社会工作价值观、工作技巧、人际关系、工作规范等多种因素的综合性活动。督导被认为是传道授业,它不但有助于社会工作任务的完成,而且有利于员工的成长。它具有行政、管理、教育和支持等功能。

6. 社会排斥

【答案】社会排斥概念承继了剥夺概念的多元内涵,指某些个人、家庭或社会群体因缺乏机会参与一些社会普遍认同的社会活动,被边缘化或隔离的系统性过程,它是一个由劣势地位导致某些排斥,这些排斥又导致更多的劣势和更大的社会排斥,最终形成持久的多重劣势的动态过程。

7. 社区照顾

【答案】社区照顾是指将那些需要照顾的老人尽可能留在他们熟悉的社区环境中接受照顾,避免让他们离开自己生活的社区而进入机构生活。社区照顾也指动员社区内的一切物力和人力,去满足社区内老人们的各种各样的需要,以使他们在社区内能够幸福地生活。发展老人社区照顾,是解决我国老人照顾困难的一条比较可行的道路。

8. 社会保障

【答案】社会保障是指国家和社会依法保障社会成员的基本生活的社会制度。其目的是保障社会成员不因基本生活受损而招致危险,并进一步达到社会的稳定。它与社会工作的区别是,社会保障是一套制度性规定,而社会工作则是依据这些制度性规定而实施的具体服务。

二、简答题

9. 社会工作专业发展过程中如何处理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关系?

【答案】尽管不同的国家对社会工作专业有不同认识,但是作为一个专业又有着共同的理论体系和价值基础。因此,国际化和本土化就成了现代社会工作专业发展所必须面对的问题。社会工作发展过程中面临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的问题就是社会工作本土化的问题。

(1)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本土化

社会工作本土化是指产生于西方国家文化传统之下的社会工作专业在进入非西方文化传统国家时所遇到的不适应,甚至是来自本土文化的抵抗和排斥。外来文化产物的进入,一方面是外来文化处于强势地位,它具有向弱势文化扩张的倾向; 另一方面,后者存在着引入外来文化解决本土问题的需求。但是,扩张的倾向、引入的需求并不能掩盖文化的差异。所以,在引入社会工作专

业的过程中就必须经过本土化的过程,以使之切实能在本土社会发挥作用。

(2)社会工作本土化和本土性社会工作

对于社会工作专业本土化的问题,有学者提出了社会工作本土化与本土性社会工作的概念。 ①本土性社会工作指的是对某种助人模式(包括理念、过程和方法)的判断和认定,即指那些土生土长的、发挥着有效的助人功能的制度化的行动过程。

②那些生长于本土的,与其经济、政治和社会制度以及文化传统相适应的有效的、制度化的助人模式可称为本土性社会工作。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只是社会工作专业发展的后来者专业化的道路之一,然而要想真正彻底解决本国的社会问题,就必须在引进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同时发展本土性社会工作。

(3)本土社会工作理论

本土理论的来源应包括历史文化传统和现实社会基础两个部分。一个国家现实社会的发展结果是纵向的本国历史发展过程与横向的全球性社会发展交合的结果。同样,它所面对的社会问题也是历史与现实的结果。所以,社会工作作为解决社会问题的专业调节机制,就必须在吸收外国先进理论的同时,发展本土社会工作的理论、价值与方法。

10.简述我国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原则。

【答案】我国妇女社会工作的主要原则包括:

(1)不应片面地、孤立地看待妇女问题,不应把妇女问题仅看作是妇女自身的问题,而应站在社会的高度全面地看待妇女问题,把妇女问题当作社会问题的一部分。

(2)不应静止地看待妇女问题,而应该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妇女问题。

(3)应充分认识妇女的社会作用。积极宣传、重视妇女的社会价值和社会作用,积极协同社会各部门为妇女自身的发展、真正实现男女平等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11.简述社区工作的过程。

【答案】社区工作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建立关系

建立关系也可以称为进入社区。这是社区工作的第一步。社区工作者所要建立的专业助人关系的对象,包括社区居民、社区机构与社团,以及社区中各机构、各社团的领导人与各界的代表人物与知名人士。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让社区居民了解工作者,工作者则寻求未来工作的支持者。

(2)收集资料

搜集资料的方法可采取社会调查常用的方法。搜集来的资料,必须整理成系统的、便于保存与查阅的档案(分类的文字资料、制成卡片或输入电脑等)。搜集资料的内容包括:

①社区的基本资料;

②社区内的资源;

③社区内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