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甘肃农业大学草业学院微生物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乙酸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

【答案】乙醛酸循环(glyoxylate cycle),又称乙醛酸支路(glyoxylate shunt),是因循环中存在乙醛酸这一关键中间代谢物而得名。它是TCA 循环的一条回补途径,可使TCA 循环不仅具有高效产能功能,而且还兼有可为许多重要生物合成反应提供有关中间代谢物的功能。

2. 指数期。

【答案】指数期,又称对数生长期,是微生物生长经过迟缓期后,进入快速分裂阶段,以最大速率生长和分裂,群体成倍数増长,群体细胞数量呈对数増加或指数速率増加的生长阶段。在对数生长期微生物各成分按比例有规律地增加,微生物平衡生长。

3. 火鸡X 病。

【答案】火鸡X 病是1960年由黄曲霉毒素引起的致使英国东南部的农村地区10万只火鸡死亡的一种病。

4. 趋性。

【答案】趋性是指生物体对环境中的不同理化或生物因子有作方向性的应答运动。

5. 贫营养细菌。

【答案】贫营养细菌,又称寡营养细菌,是指生活在有机物含量比较低的水体或土壤中的一部分细菌,它们多数是化能自养微生物和光能自养微生物为主,如硫细菌、铁细菌等

二、简答题

6. 什么是基因重组,在原核微生物中哪些方式可引起基因重组。

【答案】把两个不同性状个体内的遗传基因转移到一起,经遗传分子的重新组合后,形成新的遗传型个体的方式,称为基因重组。在原核生物中,可通过转化、转导、接合的方式进行基因重组。

7. 试列表比较原核微生物的转化、转导、接合和原生质体融合的异同。

【答案】如下表:

8. 嗜酸性微生物有什么特点。

【答案】(1)定义:

嗜酸微生物,又称嗜酸菌,是指只能生活在低

菌和古生菌。

(2)嗜酸性微生物的嗜酸机制: 它的嗜酸机制可能是细胞壁和细胞膜具有排阻外来和从细胞中排出的能力,且它们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还需要高H+浓度才能维持其正常结构。

9. 试述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的方法,并说明营养缺陷型菌株在应用上的作用。

【答案】筛选营养缺陷型菌株一般要经过诱变、淘汰野生型,检出和鉴定营养缺陷型4个步骤。营养缺陷型的应用价值主要有:

(1)营养缺陷型在杂交育种中是不可缺少的工具;

(2)利用营养缺陷型可以研究生物合成的途径;

(3)利用营养缺陷型可以作为诱变筛选突变株的标记;

(4)利用缺陷型可以获得某些代谢的中间产物,因此在生产上可以用来进行生产氨基酸、核苷酸之类的物质。

10.什么是鉴别性培养基?试以EMB 培养基为例,分析其鉴别作用的原理。

【答案】(1)鉴别性培养基是:在普通培养基中加人能与某种代谢产物发生反应的指示剂或化学药品,从而产生某种明显的特征性变化,以区别不同的微生物的培养基。

(2)EMB 培养基鉴别作用的原理:伊红美蓝培养基(EMB )是一种鉴别培养基,可检查在乳品和饮用水中是否含有肠道致病菌。EMB 中含有伊红和美蓝两种染料作为指示剂,大肠杆菌发酵乳糖产酸造成酸性环境时,两染料结合形成复合物,使长出来的大肠杆菌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而与其他不能发酵乳糖产酸的微生物区分开来。

11.试列表比较灭菌、消毒、防腐和化疗的特点,并各举若干实例加以说明。

【答案】如下表:

条件下,在中性pH 下即死亡的微生物;嗜酸微生物的细胞内pH 仍接近中性,各种酶的最适pH 也在中性附近。专性嗜酸微生物是一些真细

三、论述题

12.何谓一步生长曲线?试述各期的特点。

【答案】(1)一步生长曲线,又称一级生长曲线,是指定量描述烈性噬菌体生长规律的实验曲线。

(2)—步生长曲线包括以下三个时期:

①潜伏期是指噬菌体的核酸侵入宿主细胞后至第一个噬菌体粒子装配前的一段时间,故整段潜伏期中没有一个成熟的噬菌体粒子从细胞中释放出来。潜伏期又可分两段:①隐晦期,指在潜伏期前期人为地(用氯仿)裂解细胞,裂解液仍无侵染性的一段时间。②胞内累积期,又称潜伏后期。在隐晦期后,如人为地裂解细胞,其裂解液出现侵染性的一段时间。这是噬菌体开始装配的时期,在电镜下可观察到已初步装配好的噬菌体粒子。

②裂解期紧接在潜伏期后的一段宿主细胞迅速裂解、溶液中噬菌体粒子急剧增多的一段时间。噬菌体或其他病毒因没有个体生长,再加上其宿主细胞裂解的突发性,因此,从理论上来分析,裂解期应是瞬时的。但事实上因为细菌群体中各个别细胞的裂解不可能是同步的,故实际上的裂解期还是较长的。

③平稳期是指感染后的宿主已全部裂解,溶液中噬菌体效价达到最高点后的时期。

13.病毒的非增殖性感染有哪几类?引起病毒非増殖性感染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1)病毒的非增殖感染有以下3类:

①流产感染。这是一类普遍发生的非增殖感染,可分为依赖于细胞的流产感染和依赖于比病毒的流感感染。依赖于细胞的流产感染中,病毒感染的细胞是在其内不能复制的非允许细胞,会导致流产感染发生。在非允许细胞内,往往仅有少数病毒基因表达,病毒不能完成复制循环。依赖于比病毒的流感感染是由基因组不完整的缺损病毒引起的。

②限制性感染。这类感染是系是因为细胞的瞬时允许性产生,其结果或是病毒持续存在于受感染细胞内不能复制,直接细胞成为允许细胞,病毒才能繁殖;或是一个细胞群体中仅有少数细胞产生病毒子代。

③潜伏感染。这类感染的显著特性是在受感染细胞内有病毒基因持续存在,但并无感染性病毒颗粒产生,而且受染细胞也不会破坏。

(2)原因:非増殖感染是由于病毒或细胞的原因,致使病毒的复制在病毒进入敏感细胞后的某一阶段受阻,结果导致病毒感染的不完全循环。在此过程中,由于病毒与细胞的相互作用,虽然亦可能导致细胞发生某些变化,甚至产生细胞病变,但在受感染细胞内,不产生有感染性的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