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810专业基础课之中国文学史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
【答案】明清才子佳人小说是明末清初的一个小说创作流派,也是人情小说的一个分支和流派。从题材上说,明清才子佳人小说写的是才子佳人的恋爱故事,其情节构成大多是郊游偶遇,题诗传情,梅香撮合,私订终身。其结局或因命运乖违,或因小人拨弄,或出政事牵连,于是佳人逼嫁,才子遭难,但虽经波折,却坚贞如一。后来或由于才子金榜题名,或由于圣君贤吏主持正义,终于“有情人终成眷属”。从形式上说,一是其部分作品书名模仿《金瓶梅》,用主人公的名字命名作品。如《玉娇梨》《平山冷燕》《金云翘传》《春柳莺》《雪月梅》等; 二是其一般在十六回至二十回之间,十万字左右,相当于现代一部中篇小说的篇幅。
2. 辛派词人
【答案】辛派词人是指南宋时期受辛弃疾的影响而形成的一个诗词流派。其成员主要有陈亮、刘过、刘克庄等。辛弃疾发展了苏轼开创的豪放词的传统,把爱国激情与豪壮的英雄本色注入词中,以其丰富深刻的内容与豪放劲健的风格感染了同一代词人。他们的词作继承辛弃疾的豪放词风,意象宏大肆意、风格雄豪悲壮、意境慷慨激昂,以抗敌爱国、感叹时事为主要创作内容,使词更进一步散文化、议论化,但不如辛词蕴藉。
3. 豪放派
【答案】豪放派是宋词的风格流派之一。豪放派取材广泛,常抒写壮志豪情,描绘奇伟景物,风格豪迈奔放,沉郁悲壮。苏轼是该词派的开创者。苏词冲破了晚唐以来词的“艳科”范围,扩大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品和词的艺术功能,境界雄奇阔大,气势吞吐八方,给词坛吹进了一股豪放雄风。到南宋则词人众多,其中辛弃疾为豪放词派的大师。辛词回荡着铁马金戈的爱国主义强音,慷慨悲凉。骏发踔厉,充满豪情。
4. 庄骚
【答案】庄骚是《庄子》和《楚辞》的合称,语出唐代韩愈《进学解》:“下逮庄骚,太史所录”。作为浪漫主义作品,《庄子》《离骚》同受荆楚文化和古代神话的影响,都具有奇伟超拔的想象,显示出一种独立不群的个体人格。与此同时,它们都从神话、传说、民歌、祭词、咒语以及仪式、风俗的吸收养料,因此而并称为“庄骚”。
5. 花间派
【答案】花间派是以温庭筠、韦庄为代表,专写男女相思离别为主要内容的词派。花间派因《花间集》得名。花间派以温庭筠为鼻祖进行创作,其核心内容不脱冶游宴乐、男女私情,多用华丽的辞藻和婉约的表达手法,写女性的美貌和服饰以及她们的离愁别恨。在艺术上则是文采繁华、轻柔艳丽,崇尚雕饰,追求婉媚,充溢着脂香腻粉的气味,风格绮艳婉丽,对宋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6. 文道一贯
【答案】文道一贯是朱熹倡导的文学观点。他强调文道统一,认为道是文的根本,文是道的枝叶,二者可、能分开,反对“文以贯道”。主张人们只要修道明理而力行不倦,文便能随道的产生而产生,好的文章便是文道合一的产物。他强调道外无物,也就是强调道外无文。他坚决反对道自道、文自文的看法。
二、简答题
7. 简述韩、柳古文思想之异同。
【答案】韩愈、柳宗元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提出了更为明确、更具现实针对性的古文理论,但是他们的古文思想也不尽相同。
(1)相同点
“文以明道”是韩柳占文运动共同的理论基础。兴圣人之道,除时政之弊是他们的共同理想。“文以明道”的口号由韩愈首先提出,而柳宗元予以发挥,在具体内容上加以阐释。
(2)不同点
①排斥、信仰的对象不同
韩愈排斥佛老,但迷信天命鬼神; 柳宗元则反对天命,但却尊佛。韩愈举起古文运动的大旗,革新文章内容就是与颂德艳情之作相对抗。从这一意义上说,韩愈的排佛无疑是正确的。柳宗元的好佛是与他反对天命观的唯物主义思想相矛盾的,说明其唯物论并不彻底。
②侧重点不同
韩愈侧重于道德教化,柳宗元侧重于解决实际问题。
因为注重道德教化,所以韩愈写下了像《原道》《原性》《原人》那样专门性的哲学文章。柳宗兀则一再申明,他的“道”是“辅时及物之道”。“辅时”就是辅助时政,“及物”就是惠及人事,他就是主张“道”要接触到实际事物。因此,他在被贬之时精心治理柳州,政绩彪炳,他的美政被当地人民传为佳活。在《杨评事文集后序》中,他也提出了“文之用,辞令褒贬,导扬讽谕”的观点,肯定了文学评价、批判现实的作用。
③论“道”的角度不同
韩愈的文章反复表示要“无诱于势利”,但他仕进的愿望很迫切,文章内容大都围绕着得人进贤之道,论述士人的道德修养,排斥士大夫中小利于行道的歪风陋习等等; 柳宗元则多从典章制
度,时令刑政,天人关系以及辨析先秦典籍等方面立论。尽管柳宗元也声称自己取道之源为“五经”,但他分论所“本”,论道虚之,实为论文。柳分论“五经”之“本”却要避免“襄公好霸”,因时地之异而取其所需,这是对儒道传统观念的变革,使儒道内容符合时代的发展趋势。
8. 简要介绍“诚斋体”。
【答案】(1)“诚斋体”
“诚斋体”是指南宋四大家之一的杨万里的诗风,因其号诚斋,故而得名。其诗善于以自然景物和日常生活为对象,多为七绝,风格活脱佻达,幽默风趣。
(2)“诚斋体”的主要特点
“诚斋体”的突出特点是以“活法”为诗,具体表观为:
①内容上,诚斋体的题材主要取自自然
诗人善于以独特的眼光发现和捕捉景物的生动形象,从自然界的美景中发掘出活泼的奇趣。然而,古往今来,写景诗数不胜数,而杨万里的写景诗却能形成其独特的风格,想必其中必有过人之处。首先是立意新颖。比如,向来诗人容易伤春,而杨万里却说:“拚却老红一万点,换将新绿百千重。”
“诚斋体”诗歌的新还表现在艺术构思和遣词造句上。隔着大树,青天从许多树叶缝里显现出来,诗人这样描写:“隔树漏天青破碎”。一阵急风吹过竹丛,碧绿的竹竿竹叶随风摇动,诗人这样描写:“凉风度竹碧匆忙。”用青代表天,用碧代表竹,突出了色彩,却又写色彩变得支离破碎,甚至显得慌慌张张,这体现了诗人新颖的构思。
②语言上,诚斋体的语言,自然活泼,亲切有味而且幽默诙谐,富有童趣
诗人学习了晚唐诗歌,吸收了民歌的特点,又受到了宋代盛行的理学、禅学的影响,而就诗人主观方面来说,则是他保持着一颗天真烂漫的童心。诗人对儿童的生活活动很感兴趣,经常被儿童的无忧无虑、无拘无束、好奇淘气、一片纯真所深深地吸引。又因题材取自自然,贴近生活实际。
③创作手法上,“诚斋体”’常常采用拟人化的手法
诗人在创作中,多采用拟人化的手法,如以上所列举的溪水与雨点之间像是在竞争,又像是在赌气,溪水竞不让雨点形成波纹就赶快流走了,这己经类似于把客观事物拟人化,而写得较多的是诗人与自然景物之间的交往联系。比如诗人在小溪旁边等待观赏月亮,越等越抱怨月亮老不出来,诗人就觉得这是月亮存心跟他闹别扭:“溪边小立苦待月,月知人意偏迟出。”此外,诗人描写在风的吹拂下,小草像是在摇头,芦苇像是在叩拜,松树像是在整理胡须。杨万里的诗写得亲切有味,与他常常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息息相关。
总之,诚斋体可以用一个“活”字来概括:它细腻小巧,机智敏锐,善于捕捉瞬间的景物、动作、心情感受,于他人忽略难得见处提炼诗情,且能使之富有情趣; 它想象奇特,立意新巧、层次曲折,深婉多致,变化无穷; 它诗风清新自然,语言平易通俗,善于调侃谐谑,使作品充满幽默风趣。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