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与生活"课程模块的教学应重视学生的积极参与,使学生通过查阅资料以及()等活动,切实感受化学对人类生活的影响,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调查访问","实验探究","参观讨论","以上都对"]
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为充分体现普通高中化学课程的基础性,设置两个必修课程模块,注重从()三个方面为学生科学素养的发展和高中阶段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必备的基础。 ["知识与方法、过程与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性、过程性、情感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技能性、方法性,价值观"]
能对自己的化学学习过程进行计划、反思、评价和调控,提高自主学习化学的能力属于高中化学课程的()目标。 ["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知识与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
某教师在考试中设计了下列试题,部分学生的考试结果如下: 【试题】实验室里需用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现选取500mL容量瓶进行配制,以下操作正确的是()。 A.称取7.68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B.称取12.0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C.称取8.0g硫酸铜,加入500mL水 D.称取12.5g胆矾配成500mL溶液 【考试结果】部分学生按下述思路解题而错选答案A或B。 由于要配置480mL0.1mol/L的硫酸铜溶液,因此需要溶质的质量为:(1)若溶质为硫酸铜,则0.48×160×0.1=7.68g,因此选择A选项;(2)若溶质为CuSO4·5H2O,0.48×250×0.1=12.0g;因此选择B选项。 试根据上述解题过程及考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1)本题正确答案为_________,解题思路是________。 (2)分析学生解题错误可能是由哪些原因造成的?
某化学学习小组欲探究铁及其化合物的氧化性和还原性。 (1)实验试剂及仪器: 氯化亚铁溶液、氯化铁溶液、氯水、KSCN溶液、铁粉、锌片、铜片、稀硫酸、胶头滴管、试管 (2)实验记录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②中,有部分同学在氯化亚铁溶液中滴入KSCN溶液后,就出现了血红色,可能的原因是什么? (2)在配制氯化铁溶液时,由于实验员失误,可能导致溶液中含有少量的Fe,如何检验是否有少量Fe的存在? (3)作为教师,在进行实验探究教学时,应注意哪些方面?
[教学设计题]化学探究教学的一种模式为:提出问题-猜想假设-实验事实-验证假设-得出结论-整合应用。需要探究的问题是:氯气与硫氧化性强弱的探究。试设计能体现上述模式过程的微型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