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第二军医大学心理与精神卫生学系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硕士]之发展心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关键期

【答案】关键期指有机体早期生命中某一短暂阶段内,对来自环境的特定刺激特别容易接受或掌握某一种技能的最佳时期。1937年洛伦兹曾对鸟类自然习性的观察研究发现,刚出生的小鸭子在出生后很短的一段时间内会追逐它首先看见的活动的有机体,这种现象称为“印刻”。这段时间很短,称为关键期。儿童在发展过程中也有关键期,如2〜3岁为语言发展的关键期。如果错过关键期,与这个时期相联系的能力就会永远丧失。

2. 社会化

【答案】社会化是个体掌握和积极再现社会经验、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过程。社会化的过程正是在一定社会环境中,个体在生理和心理两方面的发展而形成适应社会的人格,并掌握社会认可的行为方式的过程。社会化过程包括学习、适应、交流人类个体借以发展自己的社会属性、参与社会生活的一切过程。社会化过程是人类学会共同生活和彼此有效交互作用的过程;也是个体与社会环境交互作用的过程。

3. 年龄特征

【答案】年龄特征指个体生理心理发展在各个年龄阶段表现出来的质的特征。人的心身在生命进程中表现出量和质两个方面的变化,且与年龄有密切联系,表现为连续性和阶段性。就心理发展的年龄阶段而言,在一定环境条件下,人从出生到死亡,一般经历婴儿期、幼儿期、童年期、

;就心理在一定年龄阶青少年期、青年期(成年初期)、中年期(成年中期)、老年期(成年晚期)

段中那些一般的、典型的、本质特征而言,各种心理现象发展的敏感期、关键期、成熟期、转折期,其实质就是各个阶段各种心理现象的质变年龄。心理特征与个体生理发展阶段有关系,但不完全是由年龄决定的。在一定的条件下,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既是相对稳定的,同时又可以随着社会生活和教育条件等文化背景的改变而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

4. 最近发展区

【答案】最近发展区是维果茨基关于学习理论中的一个概念。他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即由一定的已经完成的发展系统所形成的儿童心理机能的发展水平,如儿

童已经完全掌握了某些概念和规则;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是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借别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即通过教学获得的潜力。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就是“最近发展

区”。教学创造着最近发展区,第一个发展水平与第二个发展水平之间的动力状态是由教学决定的。

二、简答题

5. 在对发展心理学研宄结果进行分析时,如何处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关系?

【答案】定性分析就是对发展研宄结果的质的分析,定量分析是对发展研宄结果的量的分析。在对发展心理学研宄结果进行分析时,要处理好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方法的关系,应注意以下两点:

(1)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存在着巨大差异,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着眼点不同。定性分析着重事物质的方面,定量分析则着重事物量的方面。

②依据不同。定量分析的依据主要是调查得到的现实资料数据,定性分析的依据则是大量历史事实和生活经验材料。

③手段不同。定量分析主要运用经验测量、统计分析和建立模型等方法;定性分析则主要运用逻辑推理、历史比较等方法。

④学科基础不同。定量分析是以概率论、社会统计学等为基础,而定性分析则以逻辑学、历史学为基础。

⑤结论表述形式不同。定量分析主要以数据、模式、图形等来表达;定性分析结论多以文字描述为主。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础,是它的指南,但只有同时运用定量分析,才能在精确定量的根据下准确定性。

正因为二者存在以上方面的不同,因此在对发展心理学研宄结果进行分析时,要根据研宄目的和研宄结果的性质采取相应的分析方法。

(2)定量、定性分析虽然具有不同的基础假设、不同的程序,但二者不是对立的,它们是从不同的角度、在不同的层面、用不同的方法对事物的本质进行分析,各有所长,在对发展心理学很多分析结果进行分析时,可以将定性、定量分析的成果相互补充,加深认识;同时,它们又可各施其长,如定量分析比较适合在宏观层面对事物进行大规模的调查和预测;而定性分析比较适合在微观层面对个别事物进行细致、动态的分析。在很多研宄中,可以将两种方法以不同方式(如马克斯威尔提到的整体式结合、分解式结合)适当地结合起来使用,相互取长补短,提高研宄结果的信度。

6. 青少年的情绪发展有哪些特点?

【答案】青少年的情绪和情感已趋向成熟和稳定,但与成人相比,又显得动荡不稳。其主要特征有:

(1)热情、容易激动

青少年办事积极、富于热情,伤感易被激发,行动迅速,表现为奔放、果断。但由于生理和自我意识上的急剧变化,有时青年的情绪、情感容易过于激动。

(2)情感的内容越发丰富、深刻

青少年的几种基本情绪如愤怒、恐惧、欢乐、悲伤和爱的起因以及表现特点与儿童期不同,表明其情绪情感已经从不成熟发展到成熟。由于智力和社会需要的不断増长,青少年慢慢地形成许多具有明确道德意识的社会性情感,如集体荣誉感、社会责任感、义务感、正义感和民族自豪感等,其深刻性和持久性明显提高。

(3)对情感的自我调节和自我控制的能力提高,情感逐渐稳定

这一方面表现在青少年情感持续的时间延长,情感不再像儿童那样容易转换,受外部情境的影响减少。另一方面表现在青少年的情感类型正从外倾型向内隐型过渡,他们能根据条件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支配和控制自己的情感,表现出外部表情与内心体验的不一致。

7. 胎儿的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有哪些类型?这些主要物质基础的作用是什么?

【答案】(1)胎儿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类型

胎儿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类型包括:神经元、神经系统、反射机能。

(2)胎儿心理活动主要物质基础的作用

①神经元的作用

一个发育完全的大脑大约具有上亿个神经元,而那些神经元都是在出生前分化的,发育中的胎儿大脑必须平均每分钟产生上万个神经元。大脑皮质神经元从脑室表面通过中间带,迁移和发育成大脑皮质的细胞。其作用是通过接受、整合、传导和输出信息实现信息交换。

②神经系统的作用

中枢神经和周围神经在孕3周(胚胎只有15毫米长)时即开始形成。到妊娠第8周末,神经系统的大体结构已基本形成。神经系统调节和控制其他各系统的功能活动,使机体成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神经系统通过调整机体功能活动,使机体适应不断变化的外界环境,维持机体与外界环境的平衡。

③反射机能的作用

3个月的胎儿已经出现巴宾斯基反射、其他类似吸吮反射及抓握反射的活动。反射机能的发展为胎儿的生存与适应环境提供了重要的前提条件。同时,许多无条件反射常用来作为新生儿神经发育测查的指标。

8. 某学生研究了不同类型的照片对外显记忆和内隐记忆的影响,下面是该研究的实验方法部分。依据材料回答:

(1)该“方法”中有几处明显的问题,请至少指出其中4处并加以完善。

(2)说明如何通过偏好判断任务检验是否产生内隐记忆。

【答案】2. 方法

2.1被试

某校心理学专业二年级A 班全体同学60名。其视力或矫正

视力正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