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与热带医学学位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什么是内容效度?测验编制者和使用者应分别从哪几个方面来把握内容效度?
【答案】内容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实际测到的内容与所要测量的内容之间的吻合程度。估计一个测验的内容效度就是去确定该测验在多大程度上代表了所要测量的行为领域。
内容效度主要应用于成就测验,用来测量被试掌握某种技能或学习某门课程所达到的程度。在这种测验中,题目取样的代表性问题是内容效度的主要考察方面。内容效度也适合于某些用于选拔和分类的职业测验。这种测验所要测的内容就是实际工作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编制这种测验
应首先对实际工作做较细的分析。内容效度不适合用于能力倾向测验和人格测验。其确定方法有:
(1)逻辑分析法
内容效度的确定方法主要是逻辑分析法,其工作思路是请有关专家对测验题目与原定内容范围的吻合程度做出判断。其具体步骤是:
①明确欲测内容的范围,包括知识范围和能力要求两个方面。
②确定每个题目所测的内容,并与测验编制者所列的双向细目表(考试蓝图)对照,逐题比较自己的分类与制卷者的分类,并做记录。
③制定评定量表,考察题目对所定义的内容范围的覆盖率、判断题目难度与能力要求之间的差异,还要考察各种题目数量和分数的比例以及题目形式对内容的适当性,等等,对整个测验的有效性作出总的评价。
(2)统计分析法
克龙巴赫还提出过内容效度的统计分析方法。其具体方法是:从同一个教学内容总体中抽取两套独立的平行测验,用这两个测验来测同一批被试,求其相关。若相关低,则两个测验中至少有一个缺乏内容效度;若相关高,则测验可能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3)再测法
还有一种判断内容效度的方法是再测法。这种方法的操作过程是:在被试学习某种知识之前作一次测验,在学过该知识后再作同样的测验。这时,若后测成绩显著地优于前测成绩,则说明所测内容正是被试新近所学内容,进而证明该测验对这部分内容而言具有较高的内容效度。
2. 就您的经验谈谈教师自编测验存在哪些不足?改进的途径是什么?
【答案】(1)自编测验的缺陷主要有:
①教师不一定能深入研宄教材,深入调查学生;
②自编测验很难有准确稳定的合格标准;
③教师对自己的命题技术缺乏正确评价;
④各种题型使用不合理;
⑤容易出现评分误差,简单粗糙;
⑥缺乏定量分析研宄。
(2)改进的途径
①审查测验目的
教师应该认真审查自己编制测验的目的:
a. 在了解测验对象的基础上,深入了解这些对象的学习水平和特点;
b. 了解测验内容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和教学目标;
c. 单确定是学绩测验还不够,还应明确学绩测验的性质,教师在动手编制测验前应认真审查自己的测验目的,理清自己的思路和各种关系。
②制定测验编制计划
教师自编课堂测验也应该有一个详细的测验编制计划。编制测验既要在试卷结构上全面合理安排,又要在一个个测题上深入细致地研宄,这就要求思维既要有广度,又要有深度。值得提醒的是对于教学目标的分类,教师应紧密结合测验实际,制定详细的分类体系,切忌生搬硬套。
③命题与组卷
a. 命题与组卷的首要问题是教师应该严格按照测验计划进行,特别是要严格按照测验双向细目表规定的教学目标编制出符合要求的试题,教师应该结合专业,学习一点心理与教育学知识,并且注意积累经验,在命题中逐步提高命题技术。教师命题还有三条要求:第一,提前;第二,超量;第三,审查。
b. 关于组卷,还应考虑试题的编排顺序。另外,教师也应过问试卷的编辑和印刷。编印的一般要求是清晰、正确、有条理,要留足学生作答空区,要注意不要把一道试题分印在两页上,影响学生解题。
3. 试析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在能力测验的产生与发展中的影响。
【答案】社会的发展与需要在能力测验的产生与发展中产生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⑴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需要能力测验的呼声很高,传统的智力测验在此却显得势单力薄,不能够测出不同的知识和能力专长。由于社会迫切需要能够辨别和判断在不同能力因素上的个体间以及个体内差异,同时,因素分析方法又使一般智力中所蕴含的各种不同能力因素的辨别分类成为可能,能力倾向测验应运而生。
⑵随着社会的发展,学校专业与工作职业的选择和咨询,以及人事工作的科学管理逐渐普及。每个人都希望能够清楚地了解自己在不同的能力因素方面的优劣程度,从而能够最有成效地决定自己的发展方向。社会分工的细化促使了能力倾向测验的诞生。
⑶成套能力倾向测验虽然往往包含了多种能力因素的测量,但一个测验不可能涵盖所有能力因素,其所制定的职业常模也不可能涵盖所有职业。因此,对于某些专业领域的人员选拔,能力
倾向测验中若无针对相应能力的分测验,此时便无法提供任何帮助。特殊能力测验一般针对于一种特殊能力所包含的各方面因素进行测量,测验性质介于成就测验和能力倾向测验之间,其内容与相应的专业或职业训练的重点是一致的,而测量目的既想了解个体在此专业领域的既有水平,又想预测个体今后在此专业领域成功的可能性。
⑷相信随着社会的发展,还会有更细化的能力测验出现,并且这些测验会在信效度上有较大的提高,也会更适用于新的测量目的,应用于社会生活之中。
4. 职业兴趣测验的量表发展趋势是什么?如何评价职业兴趣测验在职业选择中的作用?
【答案】(1)职业兴趣测验量表的发展趋势
从1965年以来,职业兴趣量表出现了一些明显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
①各量表之间互相吸收,首先是库德在其职业兴趣调查表(KOIS )中引入SVffi ,其次是坎贝尔在KOIS 的同质性量表中引入SVIB 。
②越来越倾向于采用大样本的实证资料库来解释测验分数,如利用《职业名称词典》(简称DOT )或职业性向模型(简称OAP )里提供的资料,建立测验分数与实证的联系。
③越来越多的问卷同时提供较广泛的同质性兴趣量表以及特定的职业量表。
④越来越多的量表采用霍兰德的6种职业理论。
⑤扩大了所包括的职业水平。起初,兴趣问卷的主要重点在专门的职业,以及一些要求略低于大学或专科教育水平的职业,而现在的测验扩大到更大的范围。
(2)职业兴趣测验在职业选择中的作用
①职业兴趣能较好地预测职业选择、职业稳定性和职业满意程度,形成综合性的职业指导计划。可以将学生对不同学科及其他校园活动的喜好程度、他们的教育程度及职业目标、他们一般的学业表现,他们对不同领域的工作和代表性的行业的兴趣等结合起来考虑,为将来的职业选择作参考。
②职业兴趣测验可以帮助辅导者更有针对性的指导求职者,有的放矢。例如可以做成生涯探讨指南之类的手册,其中包括多种职业中的良好成就者所需具有的兴趣领域,能力种类及特质,经这些职业并成数十个组群,每个工作组群下面又详细列出各个特定的工作名称。使用者可以利用该指南做初步的生涯探讨,先找到自己喜欢的职业,再查找这些工作所要求的训练和技能。
5. 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中可以看出什么特点?
【答案】(1)心理与教育测量从卡特尔到比内的发展过程
卡特尔是美国心理学家,首次提出了“心理测验”这个术语。卡特尔认为,心理学只有立足于实验与测量,才能达到如同自然科学的准确性;心理测验只有建立普遍的统一标准,并要与常模相比较,才能充分地实现其科学价值和实用价值。这些观点都已成为测量学上的重要观念。
比内认为,测量比较复杂的心理功能,不必苛求精确度,因为这些功能的个别差异较大。他认为智力是高级心理过程,包括推理、判断以及动用已知知识解决新问题的能力。比内与其助手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一一比内一西蒙量表,史称1905年量表,可用来测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