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含政治学研究所626政治学原理考研内部复习题及答案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政治改革
【答案】政治改革是指统治阶级中政治领导集团为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不断提高政治效能,改善政治关系,巩固政治系统而进行的有计划有步骤的自我调整和变革。政治改革的实质是统治阶级集团对政治关系的调整
2. 公民自治
【答案】自治则意味着“人类自我思考、自我反省和自我决定的能力。它包括在私人和公共生活中思考、判断、选择和根据不同可能的行动路线行动的能力”。
随着现代公民政治参与在广度和深度上的不断拓展,必然为自治民主创造有利的条件,表现在:
(1)各主要发达国家公民创制、复决、罢免等直接参与政府组成及其决策的手段的日臻完善;
(2)廉价而快捷的现代信息传播技术将人人减低公民参与政治的成本,更多的公民将进入参与者的行列。
3. 政治关系
【答案】政治关系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基于社会利益要求和利益关系而形成的,以政治的强制力量和政治权利分配为特征的社会关系。它包含三个层面的关系:利益关系、由利益关系而形成的政治权力关系、益关系和政治权利关系的政治权利关系。
政治关系是人类社会政治的一般本质内容,其他政治现象是政治关系的外化和具体形态表现,发展变化,也必然要表现为人类社会政治的发展和变化。确认和保障利而政治关系的
4. 司法权
【答案】司法权主要是指审判权和法律解释权。在资产阶级国家机关的分权体系中,一般都规定了司法权属于法院,但多采用狭义的司法权概念,卞要指审判权和法律解释权,而将检察机关归属政府领导,总检察长通常为内阁成员,充当政府的法律顾问,并代表政府出庭参加诉讼。检察官受总检察长领导,但在对案件进行调查时享有独立性和保障。因此,司法机关的职权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①审理各种诉讼案件,包括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行政案件、选举案件等。在各种司法诉讼中,司法机关的职能就是适用法律,即按法律规定的程序通过审理认定案件的事实,并依据法律作出裁决。这种审判权是司法机关所独有的,其他任何国家机关都不得侵犯。
②处理某些非诉讼性的事务。这主要是指某些民事法律关系要由法院执行、保证、监督和公证,如登记财产、公证结婚、检验遗嘱、处理遗产、公布失踪和死亡、指定监护人和保护人等。
③违宪审查。所谓违宪审查,即由司法机关审查国家机关的行为是否违反宪法,审查的具体对象包括立法机关所制定的法律、法令以及政府根据法律所颁布的行政法规、发布的行政命令以及所
采取的一切行政措施等。
5. 国家结构形式
【答案】国家结构形式是指国家的中央权力机关与地方权力机关、整体与局部之问关系的构成方式,它是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关系在国家组织结构形式和原则上的体现。按照中央权力与地方权力的不同构成方式,国家结构形式主要可以分为:
①单一制国家,是由若干行政区域或自治区域组成的统一主权国家。
②复合制国家,是由若干独立的国家或政治实体(如共和国、州、盟、邦)等通过某种协议而组成的联合体。按照其联合程度不同,复合制国家又有联邦制和邦联制之分。
二、简答题
6. 如何理解权力、权威与暴力的区别与联系?
【答案】(1)权力与权威的关系
权力与权威之所以常常被混为一谈,是因为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要求服从,都具有支配的性质。但是,权力与权威存在着本质的区别。与权力不同,权威不是某些具体的人或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权威是一种正当性,权威告诉人们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宗教信仰、风俗习惯、历史传统,这些都是权威的表现形式。对权威的服从,基于对宗教、习俗和传统在心灵中的敬畏和膜拜。
①权力与权威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a. 对权威的服从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对权力的服从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b. 权威通常是不可变更的,朝令夕改、变动不居就谈不上什么权威了。反观权力,则要基于具体的情势,不断地进行资源的重新分化组合,以达到最佳的均衡。权力一旦僵化,就会走向极端,对权力双方都产生威胁。
c. 权威的服从不靠强制和武力威胁,权力则要以武力作为后盾。
②权力与权威的联系:
尽管权力与权威存在以上的区别,但是权力又离不开权威。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相对稳定的支配关系。权力其实是以武力为后盾的,当统治者要将这种以武力为后盾的支配关系制度化,形成一种相对稳定和持久的权力关系,就要在很大程度上依赖对权威的运用,权威可以让人们对统治产生认可,使人们对权力的服从内在化。
(2)权力与暴力的关系
①权力与暴力的联系:
权力与暴力之所以被混淆,是因为两者都具有强制性,都对被支配者的自由意志构成威胁和压制。然而将权力等同于暴力,是对权力的一种曲解。诚然,权力需要以暴力或者说武力为后盾,谁垄断了暴力,谁就更容易在权力斗争中占优势地位,暴力无疑是迫使他人服从的最有效工具。因此,几乎所有的权力的形成,都要借助于预期的暴力威胁,以及把暴力作为最后诉诸的手段,来强制对手服从。尽管暴力对于权力具有决定意义,但并不意味着暴力就是权力本身,因为两者之间的区别更为根本。
②权力与暴力的区别有:
a. 权力是发生在人与人之间的一种社会关系,无论权力如何运作,都要以这种社会关系的建立和维持作为一个基本要求,但是暴力却与之恰恰相反,它以彻底摧毁社会关系为目的,暴力的使用者总是企图从肉体上折磨或者消灭对方,不会把对方当作跟自己拥有同等人格的人。
b. 权力是一种制度化的支配关系,这种制度化依赖于对权威的运用,争取被支配者的认同。暴力则与权威无关,也小需要被支配者的认同,暴力的基础是身体、技术、武器和设备等工具,暴力的效果不取决于权威,而取决于工具是否先进、性能是否优越、人数是否占优,越是如此就越容易达到制服甚至消灭对手的目的。
c. 权力是相对稳定和持久的,并且最终要形成一定的秩序。暴力则从来都不是稳定和持久的,相反暴力的特征就在于即时的打击。暴力无法容忍秩序,暴力的运用恰恰意味着打破秩序,是对秩序的威胁,因此单靠暴力根本不可能建立秩序,迷信暴力只能建立朝不保夕的暴政。
7. 试简述国内政治和国际政治之间的内在关系。
【答案】国内政治与国际政治间的关系包括:
(1)国际政治的概念是从国内政治衍生出来的。例如,国际关系理论新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沃尔兹就是根据国内政治定义的三个方面一一排列原则、单元之间的区别与功能和单元间的力量分配,来定义国际政治结构的。在经典现实主义者看来,国际政治就等同于“国家间政治”。
(2)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分野逐渐模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至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国际政治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国家间相互依存程度在加深,跨国力量在发展,如跨国公司的扩张、跨国思潮的流动、跨国信息穿透力增强、市民社会的出现等,国家间的联系日益密切,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的分野逐渐模糊。
(3)随着跨国联系的进一步加强,内政与外交的区分越来越不可能,而会融为一体。传统统的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范式将成为过去,取而代之的将是“内外融合政治”。在相互依存程度日益加深的世界中,各国之间的伙伴关系更为密切,在不同政府和官僚之间,出现了持久的而且是个人的关系(官僚关系)。同时,民际的集团伙伴也密切了(民族关系)。这样,就不只是单纯的、垂直的内政与外交的融合,而是呈水平状的、国家间的关系,官僚、民际层次的关系的相互进展与渗透。
8. 简述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特征。
【答案】资本主义国家民主制度的特征一般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实行代议制。即由通过普选产生的议员组成议会,形式上代表民意行使国家权力。
第二,实行分权制。即国家的立法、行政、司法三权分别由三个机关独立行使,并相互制衡的制度。
第三,实行政党制。就是通过议会选举或总统选举,由资产阶级政党轮流执政、联合执政或单独执政。以实现资产阶级统治的一种方式。
第四,实行法治。即实行以资产阶级法律治理国家的原则。
三、论述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