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兰州大学教育学院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心理与教育测量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某测验用百分等级表示测验结果,其受测者的测验结果低于平均分一个标准差。他在该组被试中的百分等级是( )。
A.10
B.16
C.34
D.50
【答案】B
【解析】根据百分等级的计算方法,低于平均值一个标准差对应的概率为16%,即有16%比某受测者分数更低,所以其百分等级为16。应选B 项。
2. 从心理测量学角度看,中国古代的“七巧板”可视为( )。
A. 兴趣测验
B. 创造力测验
C. 态度测验
D. 投射测验
【答案】B
【解析】七巧板是以各种不同的拼凑法来拼搭千变万化的形象图案的一种拼图游戏,主要测量各种创新思维能力。
3. 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教师用来测评学生学习效果的单元小测验属于( )。
A. 标准化测验
B. 常模参照测验
C. 非标准化测验
D. 自适应测验
【答案】C
【解析】教师自编的测验是任课教师根据教学工作的实际需要,设计和编制的用于检测自己的教学效果和学生学习状况的测验,属于非标准化测验。A 项,标准化测试是采用系统的科学程序编制与实施,具有统一标准,并对误差做严格控制的测验,需具备常模、有代表性的相同的一组测验、测验实施的详细规定、评分方法的详细规定。B 项,常模参照测验是一种以经典测验理论为基础的测量,目的在于把被试同常模比较,从而判断被试在所属团体中的相对位置。D 项,
自适应测验是以项目反应理论建立题库,并由计算机根据被试能力水平自动选择测题,最终对被试能力作出估计的一种新型测验。
4. 分半信度所考察的误差来源是( )。
A. 时间取样
B. 内容取样
C. 时间取样和内容取样
D. 评分者之间的差异
【答案】B
【解析】分半信度,在估计信度系数时,只需一种测验形式,实施一次测验。通常是在测验实施后将测验按奇、偶数分为等值的两半,并分别计算每位被试在两半测验上的得分,求出这两半分数的相关系数。这个相关系数就代表了两半测验内容取样的一致程度,因而属于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因此分半信度所考察的误差来源是内容取样。
5. 用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最主要的原因是( )。
A. 比率智商只能进行个体内比较
B. 离差智商随年龄的增长而提高
C. 智力年龄会随生理年龄的増长不断发展
D. 比率智商不能满足对年龄单元等值性的要求
【答案】D
【解析】1949年韦克斯勒在他编制的儿童智力量表中首次采用了离差智商取代比率智商。这是因为比率智商的基本假定是智力发展和年龄增长呈正比,是一种直线关系,但随着人年纪的增长,到约到26岁左右智商就停止增长进入了高原期,所以比率智商不适用于年纪大的时候。
6. 测验史上,第一次对个体差异进行测量的人是( )。
A. 比纳
B. 高尔顿
C. 卡特尔
D. 铁钦纳
【答案】B
【解析】高尔顿率先研宄个体差异。他在自己的人类测量实验室内,利用仪器作人类学测量及心理测量。测量项目有身高、体重、肺活量、拉力和握力、扣击的速率、听力、视力、色觉等,以研宄能力的个体差异。
7. 多质多法(MTMM )所考虑的测验效度类型是( )。
A. 内容效度
B. 构想效度
C. 同时效度
D. 预测效度
【答案】B
【解析】多质多法由Campbell 和fiske (1959)提出,他们通过对多质多法的相关矩阵的分析来判断不同测量方法的汇聚效度和不同心理特质之间的区分效度。
8. 世界上第一个智力量表是( )。
A. 比纳—西蒙智力量表
B. 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
C. 韦克斯勒智力量表
D. 瑞文推理测验
【答案】A
【解析】①1905年,法国心理学家比奈和西蒙合作完成了世界上第一个智力测验量表—比纳—西蒙智力量表,并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②斯坦福—比纳智力量表是在比纳—西蒙智力量表的基础上,由斯坦福大学的推孟教授于1961年经过修订而成的;
③美国心理学家韦克斯勒于1939年编制了韦克斯勒—贝勒维智力量表,于1949年初发表韦氏儿童智力量表。1955年韦克斯勒将量表进行了重新修订和标准化,编制成韦氏成人智力量表;
④瑞文推理测验是英国心理学家瑞文创制的。
9. 如果要建立两个测验的等值关系,这两个测验须满足的前提条件是( )。
A. 信度相等
B. 长度相等
C. 效度相等
D. 测验总分的标准差相等
【答案】A
【解析】测验等值的条件为:同质性、等信度、公平性和可递推性。
10.以发散性思维为基础的测验是( )。
A. 比奈—西蒙测验
B. 瑞文测验
C. 韦克斯勒智力测验
D. 托兰斯测验
【答案】D
【解析】托兰斯测验为创造性思维测验,包括言语创造性思维测验、图画创造性思维测验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