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长春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809微生物学考研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分生孢子。
【答案】分生孢子是一类在真菌特化的产孢子细胞上形成的不运动孢子,形态多样,数量众多,是多数真菌的无性繁殖体。它的特征是真菌分类鉴定中的形态学指标。
2. 反硝化作用。
【答案】反硝化作用,又称脱氮作用。广义的反硝化作用是指由硝酸还原成
原成N 2的过程。
3. 初次应答与再次应答。
【答案】初次应答是动物机体初次接触抗原,也就是某种抗原首次进人体内引起的抗体产生过程,具有潜伏期长、先后总量低、维持时间短等特点;
很少为等特点。 再次应答是动物机体第二次接触相同抗原时体内产生抗体的过程,再次应答且有潜伏期缩短、总量高、维持时间长、抗体大部分为
4. 基团移位(group translocation) 并进一步还原成乂的过程,因而把异化性硝酸盐还原作用也包括在内了。狭义的反硝化作用是指由亚硝酸还
【答案】基团移位(group translocation )是指一类既需特异性载体蛋白的参与,又需耗能的一种物质运送方式,其特点是溶质在运送前后还会发生分子结构的变化,因此不同于一般的主动运送。
5. 杆状病毒。
【答案】杆状病毒是一种能在昆虫中广泛寄生的病毒,病毒呈杆状,大
小
外有被膜,含8%〜15%环状dsDNA 。它们可以作为真核生物基因工程的
载体。
6. 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
【答案】牛肉膏蛋白胨琼脂培养基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的天然培养,常用于培养细菌。其主要成分为牛肉膏、蛋白胨和NaCl 。其中的牛肉膏为微生物提供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蛋白胨主要提供氮源和维生素,而NaCl 提供无机盐。
7. 化疗。
【答案】化疗是指利用具有高度选择毒力即对病原菌具有高度毒力而对其宿主基本无毒的化学物质来抑制宿主体内病原微生物的生长繁殖,以达到治疗该宿主传染病的一种措施。
8. 移码突变。
【答案】移码突变是指由于DNA 分子中的一个或少数几个核苷酸的增添(插入)或缺失,从而使该部位后面的全部遗传密码发生移动,而产生翻译错误的一类突变。
二、简答题
9. 干扰素有几类?它对病毒抑制的机制是什么?
【答案】(1)干扰素的定义:
干扰素是一类在同种细胞上具有抗病毒活性的蛋白质,其活性的发挥又受细胞基因组的调节和控制,涉及RNA 和蛋白质的合成。
(2)干扰素的分类有:
干扰素即白细胞干扰素、干扰素即成纤维细胞干扰素和干扰素即免疫干扰素或型干扰素三种。
(3)干扰素的诱导过程和作用机制较为复杂,总的过程为:
,并进一步诱导出干扰病毒侵染人或动物细胞后,在其中复制时可产生dsRNA (双链RNA )
素RNA ,再由它转译出干扰素,同时,宿主细胞死亡。这种干扰素被分泌出来后,主要对同种细胞上的相应受体有极高的亲和性,两者结合后,可刺激该细胞合成抗病毒蛋白A VP 。这些A VP 与侵染病毒的dsRNA 发生复合后,A VP 被活化。活化的A VP 可降解病毒mRNA ,从而阻止其转译出病毒蛋白,这样,病毒的増殖就受到了抑制。干扰素是脊椎动物细胞所产生的防御外来物质尤
其是防御“有害核酸”入侵的物质,它是与脊椎动物个体的免疫系统有分工的另一类免疫防御系统。
10.简述单个细菌细胞的生长与细菌群体生长的区别。
【答案】区别:
单个细菌细胞的生长,是细胞物质按比例不可逆地增加使细胞体积增大的过程;
细菌群体生长,是细胞数量或细胞物质量的增加。细菌的生长与繁殖两个过程很难绝对分开,接种时往往是接种成千上万的群体数量,因此,微生物的生长一般是指群体生长。
11.什么是幽门螺杆菌?它对人类的健康有何危害?如何检测?如何预防?
【答案】(1)幽门螺杆菌的定义:
幽门螺杆菌,简称Hp 。由巴里•马歇尔和罗宾•沃伦二人发现,幽门螺杆菌是一种单极、多鞭毛、末端钝圆、螺旋形弯曲的细菌。
(2)对人体的危害
幽门螺杆菌可以引起慢性胃炎和肠胃溃疡。
(3)检测方法与其原理
①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是“
②
“呼气试验法”。 同位素的尿素经胃中的Hp 呼气试验法”的原理是:被检测者喝少量
产生的脲酶分解后,产生至肺部排出,然后用林敏的检测仪测定
(4)对幽门螺杆菌的预防
①幽门螺杆菌的传染力很强,可通过手、不洁食物、不洁餐具、粪便等途径传染,所以,日常饮食要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预防感染。
②注意饮食定时定量,营养丰富,食物软烂易消化,少量多餐,细嚼慢咽;忌过饱,忌生冷酸辣、油炸刺激的食物,忌烟熏、腌制食物。
③含亚硝胺的腌制食品等也具有致癌作用,加上幽门螺杆菌阳性的作用,就会增加癌变的几率。
12.简述极端嗜盐古生菌光介导ATP 合成的机制。
【答案】极端嗜盐古生菌细胞内细菌视紫红质的视觉色基,通常以一种全一反式结构存在于细胞内侧,受光激发可转换成顺式状态,转型可使胞内
无光时吸收细胞质中的转移至膜外,随着菌视紫素分子松弛,顺式又转换成稳定的全一反式,经全一反式与顺式的反复循环,造成膜上的梯度差,产生电化势,在A TP 酶的催化下,进行A TP 的合成,为菌体储备能量。
13.平板菌落计数法有何优缺点?试对浇注平板法和涂布平板法作一比较。
【答案】(1)优缺点:平板菌落计数法作活菌计数适用于各种好氧菌和厌氧菌。
(2)方法比较:
①浇注平板法,适合于对兼性厌氧菌或一般细菌进行计数;
②涂布平板法,适合对好氧菌或放线菌进行计数。
14.20世纪60年代初,在单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发明前,学者们是如何研究的一级结构的?
【答案】在正常的人体和动物血清中,由于免疫球蛋白的极度不均一性或异质性,因此很难进行深入的结构研究。50年代以后,由于蛋白质分离纯化技术的进步,尤其是发现在多发性骨髓瘤和巨球蛋白血症患者的血液和尿中存在着大量的占血清免疫球蛋白的左右的与正常抗体结
一级1962年,Porter 构相似的均一的免疫球蛋白,终于为免疫球蛋白的结构研究提供了理想的实验材料。和Edelman 首先提出了的四链结构模型,1969年,Edelman 等首次完成了抗体分子
结构的测定。
15.什么是效价?其测定方法有几种?试简述测定噬菌体效价的双层平板法。
【答案】(1)噬菌体的效价是指每毫升试样中所含有的具侵染性的噬菌体粒子数。
(2)效价的测定方法有双层平板法、单层平板法、玻片快速法、斑点实验法、液体稀释法等。
(3)效价的测定一般采用双层平板法。其主要操作步骤为:预先分别配制含2%和1%琼脂的底层培养基和上层培养基。先用底层培养基在培养皿上浇一层平板,待凝固后,再把预先融化并冷却到45°C以下,加有浓的敏感宿主和一定体积待测噬菌体样品的上层培养基,在试管中摇匀
后,立即倒在底层培养基上铺平待凝,然后在37°C下保温。一般经10余h 后即可对噬菌斑计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