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同济大学会计学之管理会计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概念题

1. 战略管理会计

【答案】战略管理会计是与企业战略管理密切联系的,它运用灵活多样的方法收集、加工、整理与战略管理有关的各种信息,并据此协助企业管理层确立战略目标、进行战略规划、评价管理业绩。

2. 成本差异账户

【答案】成本差异账户,是指采用标准成本法时,针对各种成本差异,而另设置的反映各个成本差异的账户。包括:“材料价格差异”和“材料用量差异”账户;“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和“直接人工效率差异”账户;“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和“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账户;“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和“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等账户。各种成本差异类账户的借方核算发生的不利差异,贷方核算发生的有利差异。

3. 预计资产负债表

【答案】预计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预算期末各账户的预计余额,企业管理当局可以据此了解到企业未来期间的财务状况,以便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企业不良财务状况的出现。

4. 永续年金

【答案】永续年金,是无限期支付的年金,其特点是没有终值。

5. 滚动预算

【答案】滚动预算也叫“永续预算”或“连续预算”,它的预算期一般也是一年,但是每执行完一个月后,就要将这个月的经营成果与预算数相对比,从中找出差异及原因,并据此对剩余11个月的预算进行调整,同时自动增加一个月的预算,使新的预算期仍旧保持为一年。

二、简答题

6. 试述流动资金需要量预测的主要方法。

【答案】预测流动资金需要量的方法很多,最常见的方法有资金占用比例法、周转期预测法、因素测算法和余额测算法。

⑴资金占用比例法。资金占用比例法是指企业根据预测期确定的相关指标(如净产值、营业

,收入、营业成本费用、营业利润等指标)按基年流动资金实际平均占用额与相关指标的比例关系,

来预测流动资金需要总量的一种方法。

(2)周转期预测法。周转期预测法又称定额日数计算法,它是根据流动资金

,来完成一次循环所需要的日数(资金定额日数)和每日平均周转额(每日平均资金占用额)

计算流动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该种方法计算比较复杂,但结果比较精确,它是预测流动资金需要量的基本方法,通常用于品种少、用量大、价格高、占用多的资金项目预测。在工业企业,原材料、在产品、产成品等资金项目,通常都是采用该方法进行测算的。

(3)因素测算法。因素测算法又称分析调整法。它是以有关流动资金项目上年度的实际平均需要量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的生产经营任务和加速流动资金周转的要求,进行分析调整,来预测流动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该方法计算比较简单、易掌握,但预测结果不太精确,因此通常用于品种繁多、规格复杂、用量较小、价格较低的资金占用项目的预测。采用这种方法时,首先应在上年度流动资金平均占用额的基础上,剔除其中呆滞积压不合理部分,然后根据预测期的生产经营任务和加速流动资金周转的要求进行测算。

(4)余额测算法。佘额测算法是以上年结转余额为基础,根据预测年度发生数额、摊销数额来测算流动资金需要量的一种方法。该方法适用于流动资金占用数额比较稳定的项目,如待摊费用。

7. 试说明本一量一利分析“相关范围假设”的具体含义。

【答案】相关范围假设是本一量一利分析的基本假设之一,具体又包含了“期间”假设和“业务量”假设。

(1)期间假设。无论是固定成本还是变动成本,其固定性与变动性都是体现在特定的期间内,其金额的大小也是在特定的期间内加以计量而得到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固定成本的总额及其内容会发生变化,单位成本的数额及其内容也会发生变化。即使通过分析又计算出了固定成本的总额和单位成本的大小,那也是彼期间而非本期间的结果了。

(2)业务量假设。同样,对成本按性态进行划分而得到的固定成本和变动成本,是在一定业务量范围内分析和计算的结果,业务量发生变化特别是变化较大时,即使成本的性态不发生变化

,也需要重新加以计量。这当然就构成了新的业务量假设。 (成本性态是有可能变化的)

期间假设与业务量假设之间是一种相互依存的关系。这种依存性表现为在一定期间内业务量往往不变或变化不大,而一定的业务量又是从属于特定的期间。换句话说,不同期间的业务量往往会发生较大的变化,特别是不同期间相距较大时更是如此;而当业务量发生很大变化时,出于成本性态分析的需要,不同的期间也就由此划分了。

8. 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中你有哪些思考和想法?

【答案】对管理会计的定义从狭义的管理会计阶段发展到广义的管理会计阶段,这一过程是一个广泛引入和应用相邻学科的新的方法从而不断丰富学科本身内容的过程,是一个伴随着社会经济环境变化和经济管理理论等多学科理论的发展而发展的过程。

管理会计是适应企业管理发展的要求而产生和不断完善、发展的。新的管理理论的产生及推广运用总是源于企业实践的需要,并随着实践的发展而发展。相应地,管理会计的理论与技术方法也会随着管理理论的发展而发展,必然推动着管理会计定义不断丰富、清晰、完整,促进管理

会计基本理论框架的建立与完善。

所以,从管理会计定义的历史研究来看,结合管理会计各个阶段的变化和发展,我们觉得可以更好地预测未来管理会计工作的变动趋势和管理会计以后研究的演变,除了了解过往、以史为鉴,更重要的是寻找管理会计发展的动因和规律,并能够把握未来的发展方向。

9. 说明在投资决策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

【答案】科学的投资决策应考虑以下因素:货币时间价值;现金流量;资本成本。

所谓货币时间价值,指的是货币经过一定时间的投资与再投资后,所増加的价值。

现金流量指的是在投资活动过程中,由于引进一个项目而引起的现金支出或现金收入増加的数量。投资决策涉及现金流出量、现金流入量和净现金流量。

资本成本也称资金成本,指的是企业资本结构中各种长期资金使用代价的综合。

10.应设置哪些成本差异核算账户?

【答案】材料价格差异、材料用量差异、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直接人工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变动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开支差异、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固定制造费用能力差异。

11.请运用收入、费用、利得和损失的概念来分析当前报表中营业利润的计算方法。

【答案】(1)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真笨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包括销售商品收入、劳务收入、让渡资产使用权收入、利息收入、租金收入、股利收入等,但不包括为第三方或客户代收的款项。

费用,是指企业日常活动中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出。主要有包括直接费用、间接费用和期间费用。期间费用又包括销售费用、管理费用和财务费用。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

损失,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发生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减少的、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出。利得和损失分为两种:一种是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或损失;一种是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或损失。换言之,利得和损失会分别反映在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中。

(2)一般来说,收入与费用是企业的日常活动形成的,而利得和损失则是企业的非日常活动形成的。利润等于收入减去费用,在当前会计报表中,营业利润采用“营业收入-营业成本-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收益(-公允价值变动损失)+投资收益(-投资损失)”的计算方法。这就排除了计入所有者权益部分的利得和损失带来的营业利润的增减变化。

三、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