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654公共管理基础理论考研冲刺密押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胡德对新公共管理的看法。
【答案】新公共管理是指以自利人(self-interest )为假设,基于公共选择代理人理论及其交易成本理论,以传统的管理主义和新泰罗主义为基点而发展起来的,其核心点在于:强调经济价值的优先性、强调市场机能、强调大规模使用企业管理的哲学与技术、强调顾客导向的行政风格。
著名的公共管理专家胡德(C.Hood )归纳了新公共管理的七个要点:
(1)即时的专业管理(hands on professional management)。这意味着让公共管理者管理并承担责任。
(2)标准明确与绩效衡量(explicit standards and measures of performance)。管理的目标必须明确,绩效目标能被确立并加以衡量。
(3)强调产出控制。用项目与绩效预算取代传统的预算,重视实际成果甚于重视程序。
(4)转向部门分权。打破公部门的本位主义,破除单位与单位之间的藩篱,建构网络型组织。
(5)转向竞争机制。引进市场竞争机制,降低成本及提高服务品质。
(6)强调运用私营部门的管理风格、方法和实践。
(7)强调资源的有效利用。
2. 权力与权威的区别。
【答案】近代以来,西方思想家对权力下了诸多定义,其主要角度或者从权力作为力量和能力的原有含义确定其含义,如霍布斯认为行动者的权力和有效的动因是一回事。罗素认为权力可以定义为有意努力的产物; 马克思韦伯把权力定义为在社会交往中一个行为者可以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在其他行为者之上的可能性。
权威产生于人们组织起来进行联合活动的客观需要,它是社会生活不可缺少的条件。马克思说:“许多个人进行协作的劳动,过程的联系和统一都必然要表现在一个指挥的意志上,表现在各
,这个“指种与局部劳动无关而与下厂全部活动有关的职能上,就像一个乐队要有一个指挥一样”
挥的意志”就是权威。简单来说,权威就是对权力的一种自愿的服从和支持。人们对权力安排的服从可能有被迫的成分,但是对权威的安排的服从则属于认同。反对者可能不得不服从权力作做出的安排,但是服从不等于认同。权威就被认为是一种正当的权力。
权力与权威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权力的基础是与权力相联系的职位以及其相应的对于人、财、物的控制力,权力的大小往往取决于职位的高低; 权力的主要特性在于其具有强制性,是必须被服从;
(2)权威的基础是领导者的个人知识水平、能力、道德修养等各方面的素质,甚至其人格魅力:权威的形成没有强制性,对权威的服从是出自被领导者的自愿;
(3)权力与权威的联系
有权力未必有权威,有权威也未必掌握权力:优秀的掌权者,应当注重自身权威的树立。
3. 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是什么?
【答案】公共部门绩效管理面临的主要困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绩效管理的一个重要前提就是必须将所有绩效都以量化的方式呈现,再据此进行绩效衡量。但公共部门则面临着如何将公共服务量化的问题。要精确算出“投入/产出比”并不容易,这样便无法衡量“效率”这项绩效。
(2)功能相同的公共组织有地区性的差异,其规模大小亦不一,以同样的绩效指标来衡量组织之间的绩效,并不公平。另外,分散于各个分支机构的绩效,能台总结起来当作中央机构的绩效,不仅在技术上有其困难,在实践上也令人怀疑。
(3)如何订定与品质绩效有关的指标仍是绩效衡量的主要限制。政府服务不仅要关注效率、效果,也要关注服务的品质。问题是大多数公共服务的品质好坏很难用客观具体的数据来衡量。
(4)绩效管理或衡量制度的成效,其主因之一既取决于绩效指标的制定是否周延、是否合理、是否客观,是否能涵盖该组织的重要绩效。而负责订定绩效指标的人是否拥有这样的能力,就变得非常重要。许多组织推行绩效管理之所以失败,便是缺乏熟悉这方面的专家所致。
(5)绩效管理做的好不好、是否正确,有赖可靠的信息,如果所收集的信息错误,不够全面,就无法真正反映机关的实际绩效。基于这样的原因,在制定绩效指标时,上下级机关难免会在指标的数量、范围、权重等方面发生争议。
4. 简述提高政府绩效的预算原则。
【答案】基于预算的经济稳定、资源配置及行政管理等功能,现代的预算原则不应再局限于民主政治与监督控制而己,政府行政责任与行政职能的加强更为重要,美国前预算局局长史密斯所倡议的新预算原则有下列八项:
(1)计划原则。即政府所有预算皆应按照计划来编制,预算反映政府计划,两者具有密切关系。
(2)责任原则。行政首长对于预算的责任是使行政机关的计划符合立法部门所反映的民意,并以最低廉的成本来执行计划。
(3)根据报告原则。预算的编制、立法与执行,均应根据政府各机关的财务及业务报告,而非盲目地任意决定预算。
(4)具备适当权力原则。行政机关为有效执行预算,必须具备执行预算的权限及执行职权的必要人员。
(5)多元预算手续原则。政府预算的手续,可依行政活动、工作计划的不同而有差异,无需强求一致。
(6)自由裁量原则。对于政府各支出项目及内容,不宜过分详订并限制留用,在不违反施政方针或目标的前提下,可授予各机关自由裁量的空间,傅更有效率地使用资源。
(7)预算时间弹性原则。为充分发挥预算的经济稳定功能,政府施政计划的实施及经费支出时期,可随总体经济状况作必要而有弹性的调整,例如多年期大规模公共建设的资本性支出,即有其时间弹性的必要。
(8)预算机关关联原则。中央预算机关与各机关执掌预算及计划的部门,应相互保持充分联系、协调与合作的关系。
5. 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经济职能。
【答案】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一般的或基本的角色或职能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提供经济发展的基础结构
政府为市场经济的运作提供基本必需的制度、规则以及框架。包括:界定和产权保护、契约的执行、公司法、金融制度、专利保护、著作版权、法律和秩序的维持。现代的经济社会也是一个政治的体系,没有游戏的规则和经济生活的框架,经济体系的运转是不可能的。实践证明:市场交易的前提是受保护的财产权,得到维护的交易秩序和对纠纷的有效解决,而政府提供了安全、秩序和公正的、具有规模经济的制度安排。
(2)组织各种各样公共物品和服务的供给
公共物品和服务的最大特点在于其具有共享性以及非排它性,即公共物品是任何人不付出代价均可使用,而其使用并不损害他人的效用。这两种特性使公共产品的享用很难禁止他人不付费而坐享其成,导致“搭便车”或占便宜。这使得私人部门很少有诱因去生产公共产品,最终导致公共物品和服务供给的不足,因此,必须由政府介入并提供。典型的公共物品包括:国防、基础研究、道路与桥梁、导航设施、灾害控制、交通管制系统以及其他基础结构。但是政府干预并不意味着全部由政府直接提供,对一些公共物品或准公共物品政府可以组织私部门提供。
(3)共有资源和自然资源的保护
在社会中,存在着许多共有的资源,如清洁的空气和水、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以及许多野生动植物等,这些共有资源与人们的生活,甚至于生命息息相关。共有资源与公共物品一样没有排它性,但有竞争性(一个人使用共有资源就减少了其他人的使用),共有资源不可避免地导致共有的悲剧,即私人决策者过分使用共有资源。因此也无法依赖市场去保护自然资源,使自然环境免于遭受损害,并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利益考虑。这就需要政府通常通过管制措施保护共有资源和环境,或者实行收费,以减轻过度使用问题。
(4)社会冲突的调整和解决
政府存在的一个基本理由在于解决或消饵社会中的各种冲突,以维持正义、秩序和稳定。在一个社会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社会冲突,其出现的原因也可能是多样的,政府的职责在于促使冲突的解决。此外,在一个社会中,总会出现强势集团,也会出现弱势群体,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