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沈阳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16会计学之财务会计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收入与利得
【答案】(1)收入的含义
收入是指企业在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分为狭义收入和广义收入:
狭义收入是指企业在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和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中形成的、会引起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出资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总流入。
广义收入是指会计期间内经济利益的总流入,其表现形式为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而引起的所有者权益增加,但不包括与所有者出资等有关的资产增加或负债减少。
(2)利得的含义
利得是指由企业非日常活动所形成的、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的、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经济利益的流入,具体分为:
①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
②直接计入当期利润的利得。
(3)收入与利得的关系
收入与利得都会导致所有者权益增加,都是与所有者投入资本无关的积极利益的流入。收入与利得的区别在于产生收益的业务性质,前者产生于企业的日常活动,比如主营业务、兼营业务等,后者产生于企业的非日常活动,比如处置固定资产、捐赠等。
2. 辞退福利
【答案】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3. 应付票据
【答案】应付票据是指企业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延期付款购入货物应付的票据款。在我国,商业汇票的付款期限最长为6个月,因而应付票据即短期应付票据。
4. 坏账
【答案】企业无法收回的应收款项称为坏账。一般,符合下列条件之一即可认为发生了坏账: (1)债务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撤销,其剩余则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款项;
(2)债务人死亡或依法被宣告死亡、失踪,其财产或遗产确实不足清偿的应收款项;
(3)债务人遭受重大自然灾害或意外事故,损失巨大,以其财产(包括赔偿)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款项;
(4)债务人逾期未履行偿债义务,经法院裁决,确实无法清偿的应收款项;
(5)超过法定年限以上(一般为3年)仍未收回的应收款项;
(6)法定机构批准可核销的应收款项。
5. 最低租赁付款额
【答案】最低租赁付款额是指在租赁期内,承租人应支付或可能被要求支付的各种款项(不包括或有租金和履约成本),加上由承和人或与其有关的第三方担保的资产余值。但是,如果承和人有购买租赁资产的选择权,并且所订立的购买价格预计将远低于行使选择权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因而在租赁开始日就可以合理确定承租人将会行使这种选择权,则购买价格也应包括在内。资产余值是指租赁开始日估计的租赁期届满时租赁资产的公允价值。
二、简答题
6. 新会计准则对自行研究开发项目支出是如何进行分类的? 各自有何特点? 其会计处理有何不同?
【答案】(1)研究开发支出的分类
新会计准则规定企业内部研究开发项目的支出,应当区分研究阶段支出与开发阶段支出。企业自行研究开发项目时,应当将资产的形成过程分为研究阶段与开发阶段两部分以评价内部产生的无形资产是否满足确认标准; 开发过程中发生的费用,符合一定条件的情况,才能确认为一项无形资产。
(2)研究与开发的特点
研究阶段是指为获取并理解新的科学或技术知识而进行的独创性的有计划调查。其特点在于: ①计划性。研究阶段建立在有计划的调查基础上,即研发项目已经经董事会或者相关管理层的批准,并着手收集相关资料、进行市场调查等。
②探索性。研究阶段大体上是探索性的,为进一步的开发活动进行资料及相关方面的准备,在这一阶段不会形成阶段性成果。
开发阶段是指在进行商业性生产或使用前,将研究成果或其他知识应用于某项计划或设计,以生产出新的或具有实质性改进的材料、装置、产品等。其特点有:
①针对性。开发阶段是建立在研究阶段基础上,因而,对项目的开发具有针对性;
②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进入开发阶段的研发项目往往形成成果的可能性较大。
(3)研究阶段的会计处理为:企业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应予以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企
业应根据自行研究开发项目在研究阶段发生的支出,借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期末应根据发生的全部研究支出,借记“管理费用”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费用化支出”科目。
开发阶段的会计处理为:企业开发阶段的支出符合条件的资本化,不符合资本化条件的计入当期损益(管理费用)。企业开发阶段发生的资本化支出,应借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贷记有关科目; 在确认无形资产时,应根据发生的全部开发支出,借记“无形资产”科目,贷记“研发支出——资本化支出”科目。企业开发阶段发生的费用化支出,其核算方法与研究阶段发生支出的核算方法相同。
如果确实无法区分研究阶段的支出和开发阶段的支出,应将其所发生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计入当期损益。
7. 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有哪几种模式?
【答案】投资性房地产的后续计量模式有成本模式和公允价值两种模式。一个企业的投资性房地产只能采用一种计量模式,计量模式一经确定,不得随意变更。
(1)投资性房地产采用成本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采用成本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比照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对己出租的建筑物或土地使用权进行计量,并计提折旧或摊销; 投资性房地产的累计折旧和累计摊销,可以设置“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进行核算。企业计提已出租的建筑物折旧或摊销已出租土地使用权时,应借记“其他业务成本”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累计折旧(摊销)”科目。如果投资性房地产存在减值迹象,应当进行减值测试,计提相应的减值准备,借记“资产减值损失”科目,贷记“投资性房地产减值准备”科目。
(2)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进行后续计量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应当同时满足以下条件:
①投资性房地产所在地有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投资性房地产可以在房地产交易市场中直接交易;
②企业能够从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或类似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从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做出科学合理的估计。
采用公允价值模式计量的投资性房地产,不计提折旧或摊销。资产负债表日,应以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为基础,对其账面价值进行调整,差额计入当期损益,借记或贷记“投资性房地产——公允价值变动”科目,贷记或借记“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
8. 如何进行固定资产改扩建的核算?
【答案】固定资产的改扩建是指对原有固定资产进行的改良和扩充。其核算分析如下:
(1)改扩建之前的核算:由于企业在固定资产进行改扩建的期间,由于停止使用,工期又比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