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山东科技大学经济管理学院827会计学之财务会计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流动负债

【答案】流动负债是指企业在1年或超过1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需要以流动资产或增加其他负债来抵偿的债务,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应交税费和其他应付款等。确认流动负债的目的,主要是将其与流动资产进行比较,反映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2. 货币内部控制制度

【答案】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重要的内部管理制度,指处理各种业务活动时,依照分工负责的原则在有关人员之间建立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管理体系。其中,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是企业最重要的内部控制制度。其主要特征是:要求货币资金收支与记录的岗位分离,收支凭证经过有效复核或核准,收支及时入账且收支分开处理,建立严密的清查和核对制度、做到账实相符,制定严格的现金管理及检查制度等。

企业建立的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制度的具体内容因企业的规模大小和货币资金收支量多少而有所示同,但一般应包括以下五项主要内容:

(1)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全过程分工完成、各负其责;

(2)货币资金收支业务的会计处理程序制度化;

(3)货币资金收支业务与会计记账分开处理;

(4)货币资金收入与货币资金支出分开处理;

(5)内部稽核人员对货币资金实施制度化的检查。

3. 可变现净值

【答案】可变现净值是指在企业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下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其实质上是指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环境下可获得的未来净现金流入,而不是存货的售价(市价或者合同价)。

存货可变现净值的确定应有可靠的证据,一方面要以取得的确凿证据为基础,另一方面要考虑持有存货的目的、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影响等因素。实务中,企业应对直接销售的存货和用于生产的存货分别确定可变现净值。其中:

(1)产成品、商品和用于出售的材料等直接用于出售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2)用于生产的材料、在产品或自制半成品等需要经过加工的存货,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应当以所生产的产成品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3)为执行销售合同或者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通常应当以合同价格作为其可变现净值的计量基础,以合同售价减去估计的销售费用和相关税费,或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后的金额确定其可变现净值。

4. 所有者权益

【答案】所有者权益是指企业所有者对企业净资产的要求权。资产一负债一所有者权益。所有者权益是所有者对企业资产的剩余索取权,反映的是企业资产中扣除债权人权益之后应由所有者享有的部分。所有者权益既可反映所有者投入资本的保值增值情况,又体现了保护债权人权益的理念。

5. 辞退福利

【答案】辞退福利是指企业在职工劳动合同到期之前解除与职工的劳动关系,或者为鼓励职工自愿接受裁减而给予职工的补偿。

6. 法定盈余公积金和任意盈余公积金

【答案】(1)法定盈余公积是指按照《公司法》的规定,根据企业净利润和法定比例计提的盈余公积。法定盈余公积主要用于企业扩大再生产,也可以用于弥补企业亏损或转增资本。按照规定,法定盈余公积累计额己达注册资本的50%时,可以不再提取。

(2)任意盈余公积是公司出于实际需要或采取审慎经营策略,从税后利润中提取的一部分留存利润。如果公司有优先股,必须在支付了优先股股利之后,才可提取任意盈余公积。由于仟意盈余公积是企业自愿拨定的留存收益,其数额也视实际情况而定。

二、简答题

7. 利润是如何确定的? 你认为利润表数据能否评价企业和管理层的业绩? 为什么?

【答案】(1)在目前的会计模式下,利润表中净利润的确定,其基本形式仍然基于传统的关系模式,即广义收入=广义费用-利润,即日常单独确认各项广义收入和广义费用,期末通过广义收入与广义费用之间的比较来确定特定期间的净利润。

(2)从理论上讲,传统的利润表是用来反映企业在特定期间的经营成果的,利润表数据应当

具有评价企业和管理层经营业绩的功能。但实际上,企业净利润的确定过程中,实际交易的影响有所减弱,期末计价性调整的影响则逐渐增强。在现代企业净利润的确定已经是交易影响与计价影响的综合,而且后者的影响有逐渐扩大的趋势。由于基于现行会计准则所编制的利润表,较多地包含了期末资产和负债的计价性调整,主要是资产减值损失和公允价值变动收益(或损失),这此计价性调整金额可能难以反映企业和管理层的经营业绩,而且比较容易受到管理层的人为调控。因此,期末资产和负债的计价性调整金额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损害利润表数据在评价企业和管理层的经营业绩方面的功能。

8. 一般纳税人支付的哪些增值税进项税额不能抵扣?

【答案】增值税进项税额是指一般纳税人购进货物或接受应税劳务支付价款中所含的增值税额。企业支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能否在销项税额中抵扣,应视具体情况而定。

按我国税法规定,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支付下列项目的进项税额不得从销项税额中抵扣:

(1)用于非增值税应税项目、免征增值税项目、集体福利或者个人消费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2)非正常损失的购进货物及相关的应税劳务;

(3)非正常损失的在产品、产成品所耗用的购进货物或者应税劳务;

(4)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纳税人自用消费品;

(5)上述购进货物和销售免税货物的运输费用。

(6)购入应征消费税的小汽车的增值税进项税额也不得抵扣。

9. 现金和银行存款清查方法及清查结果的处理方法有什么不同?

【答案】(1)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及清查结果的处理方法

库存现金的清查方法为账实核对法,包括两部分内容:

①出纳人员每日营业终了进行账款核对;

②清查小组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盘点和核对。

清查结果的处理方法:库存现金清查中发现的长款或短款,应根据现金盘点报告表进行处理,以确保账实相符,并对长短款做出处理。现金长款、短款一般通过“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理

流动资产损溢”科目进行核算,待查明原因后,再根据不同原因及处理结果,将其转入有关科目。

(2)银行存款清查方法及清查结果的处理方法

银行存款清查方法是将银行存款日记账与银行对账单核对,以检查银行存款收付及结存情况。

清查结果的处理方法:银行存款日记账余额与银行对账单余额不符,必须查明原因。在会计实务中,银行存款调节后余额平衡关系是做出这一判断的主要依据。如果调节后余额一致,表明账户内结存额计算无误。如果调节后余额仍不一致,表明账户内结存额计算一定有误,应立即查明错误所在。属于银行方面的原因,应及时通知银行更正; 属于本单位原因,应按错账更正办法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