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论文摘要

题目:自组织理论视野下的语文阅读教学

关键词:自组织 ; 阅读教学; 新课程; 教学过程

  摘要


阅读教育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新课标的顺利实施有着至关重要的决定作用 。自组织理论为我们进一步研究教学设计中的学习者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论,新课标的教学过程中强调创新教育,要创设开放的课堂气氛、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非逻辑思维能力等几方面入手,以促进语文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和主体性。自组织理论通过优化教学系统各要素,形成教学系统的开放性特质,通过促进师生间交互主体作用,产生自组织教学系统的演进动力。自组织理论应用于语文阅读教学,是老师教学方法的创新,也会有助于培养创新型的人才。本文阐述了自组织理论及其在教育中的意义,并详细地分析了基于自组织理论的教学设计.
导言分析了研究的意义、对国内外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对研究的思路和作了说明。
第一章传统语文阅读教学弊端及原因分析。作者认为,由于知识信息的生产呈几何状发展,外部环境给高中语文阅读课带来了巨大的外部压力,导致了语文阅读课受这些困扰而长期效果不佳。而传统语文教学由于目标面向全体学生,规定了理想的教学的最终状态,没有考虑学生的不同差异,是教师把知识和技能等照本宣科的传授给学生,学生采用死记硬背、头脑僵化、墨守成规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地位,这种教与学的方式忽视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第二章对自组织理论进行概述。所谓自组织,即指没有外界干预,仅仅只有控制参量变化,通过子系统间的合作,能够形成宏观有序结构的现象。可以看出,自组织理论是研究系统自组织过程的机制、规律和形式的科学,它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复杂自组织系统(生命系统、社会系统)的形成和发展机制问题,即在一定条件下,系统是如何自动地由无序走向有序,由低级有序走向高级有序的。自组织理论是研究自组织现象﹑规律的学说的一种集合,它还没有正式成为一种一个一体的统一理论,而是一个理论群,它包括:普里高津(I.Prigogine)等创立的“耗散结构” 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哈肯等创立的“协同学” 理论(Synergertios)﹑雷内托姆创立的“突变论”(Calastrophe Theory)和以洛伦兹为代表的科学家创立的“混沌理论” (Chaotic Theory)。这些新兴学科,它们研究的对象尽管不同,但是都就有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都是非线性的复杂系统,或非线性的复杂的自组织形成过程。
第三章讨论自组织教学观的建构背景及现实意义。首先,作者了解了一些自组织教学观的建构背景。包括赫尔巴特的 “形式阶段理论”,杜威的实用主义教育理论,布鲁纳的结构主义教育思想,以及皮亚杰的发生认识论。后来,作者根据已有理论,谈到了自组织教学观的现实意义。要求从知识型劳动者和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出发,教育要提高学生综合应用知识、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增强创造性学习的积极性,使教育方式朝着适应后现代的方向发展。
第四章紧贴教学现实,给出了当代语文阅读教学结合自组织理论的方法。具体步骤是:一、教师把握教材,提出问题 。 二、学生课前预习,切实感受课文。三、营造对话氛围,引导学生讨论。四、教师根据作答,参与对话.
 
 
 
关键词:   自组织 ;    阅读教学;  新课程; 教学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