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在科技日新月异的今天,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也更加迅猛,网络对社会生产和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和生存模式、思维模式等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尤其随着Web2.0时代的到来,各种新技术、新形式的出现和应用不仅带来了网络产业的升级,也给旧的信息传播观念、传播模式带来了巨大冲击。用户成为信息制造的中心,产生了更多点对点传递信息的渠道。网络个性化、社会化的传播特点日益凸显。一波新的互联网革命浪潮正扑面而来,它将要找回Internet的真正含义:平等、交互、去中心化。代表Web1.0的BBS论坛和代表Web2.0的Blog(博客)、Postcast(播客)是普通受众可以直接参与的网络新媒体的基本形式。
BBS论坛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普及于90年代,90年代中后期在中国得到了广泛使用;博客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初期,普及于90年代末,2003年-2005年在中国已广泛使用;播客随着博客的出现,普及于2005-2006年;维客(Wiki)同步进入网络受众的视野。
如此众多网络新媒体的不断出现,与受众的使用存在着什么样的关系?受众的使用对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有着怎样的影响?本文基于传播学、人类学、心理学和社会学理论,采用定量、定性和比较研究的方法,以调查问卷法和访谈法为基础,对网络新媒体在其发展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以及此类变化与网络受众之间的联系为出发点,阐述了网络新媒体的技术表现形态,探索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模式以及受众使用网络新媒体的行为特征两者之间的关系等问题。
第一章的绪论部分,笔者主要阐述了三个问题。研究网络新媒体的发展与使用问题的必要性和意义、目前国内的研究状况和笔者研究的创新之处。市场经济的发展和计算机技术的进步带领广大的网络受众进入了网络新媒体时代。网络新媒体以其个性化、平民化深受欢迎,发展迅速,已经成为人们学习、生活和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此研究可以更好的发现网络新媒体发展与网络受众使用之间的必然联系,引导其共同发展。
第二章主要阐述了网络新媒体的技术形态的发展变化及其特点。网络新媒体是基于网络媒体结合计算机软件技术,为网络受众提供的个性化、多功能的互动平台。它是一系列新的媒介技术在网络媒体中的表现形式,并非媒介形态的更替。同时,从技术形态为出发点,探索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模式,认为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可以分为以BBS论坛为代表的web1.0时代以博客、播客为代表的web2.0时代两个阶段,其特点各有不同。
第三章主要阐述了网络受众对网络新媒体的使用状况。基于“梅特卡福原则”,选择了网络受众群体并对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访谈,认为网络新媒体的发展总会经历三个阶段,即初步发展起、发展鼎盛期和平稳发展期,而且网络新媒体不同发展阶段所需的时间逐渐缩短。在网络新媒体的发展过程中,网络受众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各类网络新媒体所受的关注度总会产生一个高峰值,经历高峰值之后,关注度就会下降并进入平稳发展期,同时,关注度的高峰值在随着网络新媒体技术含量的提高而不断降低。
第四章阐述影响网络新媒体发展的三大因素,即环境因素、技术因素和受众因素。全球化背景下的网络新媒体环境充满着各种矛盾,这些矛盾的存在成为制约网络新媒体发展的瓶颈。技术因素也是影响网络新媒体发展的关键因素,网络新媒体技术含量的增加放缓了网络新媒体的普及。受众因素是影响网络新媒体发展的最关键因素,急功近利的网络新媒体忽略了网络受众期望值的不断提高,同时,也没有给予网络虚拟群体和网络虚拟认同这两个问题足够的重视。网络虚拟群体和认同的培养和形成决定了网络受众群体的稳定性,这关系着网络新媒体的生存和发展。
第五章提出了解决网络新媒体发展瓶颈的思路。笔者认为,网络新媒体在发展过程中所遇到的一系列问题对网络新媒体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产业的健康发展、国家的监督管理、网络受众的殷切期望、新媒体技术的普及都关系到网络新媒体的生存和发展。笔者认为,规范网络产业一体化发展、强化网络产业的监管力度、提高网络技术的实用性、引导网络受众的合理期望以及建立稳定的网络虚拟群体才能更好的解决网络新媒体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众多问题。
从web1.0到web2.0,网络新媒体在不断的追求个性、共享、互动和创新,但从目前出现的大量的“无效空间”可以看出网络新媒体的现状却是从内容到形式的同质化倾向,这完全违背了网络发展的初衷。易变的网络虚拟群体是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基础,其易变性决定了网络新媒体的发展必须时刻关注网络虚拟群体的变化,而不能仅仅跟随技术的改变。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