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804管理学基础之管理学-原理与方法考研强化模拟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请解释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及其特点,以及在知识经济条件下,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答案】(1)工业社会中企业文化的功能与特点

①企业文化是作为企业经营的一种副产品而出现的

企业文化不是企业刻意追求的结果,而是企业经营者,甚至是几代经营者在企业实践中通过自己的领导风格与行为方式对企业员工的行为产生了潜移默化,从而促成了一种价值观念和行为准则被企业员工广泛认同的结果。

②企业文化基本上反映了企业组织的记忆

文化是一个历史的概念,是在企业经营的过程中,经过岁月流逝逐渐积累而成的。用企业文化来引导员工的行为,实际上是用过去的经验来指导员工今天的行动。

③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辅助手段而发挥作用的

企业文化是作为一种补充,主要在制度结构和层级结构小能触及的地方发挥作用。

④企业文化是一元的

在历史上形成的企业文化倡导一种被共同认可的价值观以及由这种价值观所决定的行为准则,具有异种价值观的员工是难以融入企业文化氛围的,其行为通常难以被企业的其他员工所接受。

(2)知识经济与企业文化创新

知识经济将改变工业社会企业文化的基础,将对企业文化带来以下四个方一面的调整:

①企业文化将成为知识经济条件下企业管理的重要的,甚至是主要的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用被企业员工广泛认同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去影响各工作单元在不同时空的行为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就变得至关重要。文化将成为保证和促进网络化层级结构条件下企业组织活动一体化的豁合剂。

②企业文化将是人们自觉创造的结果,而不是企业生产经营中的一种副产品

在网络化的层级结构中,当管理中枢无需直接利用权力去分配和协调下属单位的活动后,其重要的工作内容就不仅是组织信息的收集、处理与传播,而是要通过基本政策的制订,借助各种沟通渠道,去倡导某种适合企业特点的文化,大张旗鼓地宣传这种文化,总结和介绍这种文化影响下成功工作单元的事例,以促进这种文化所包含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被各工作单元迅速普遍地接受,并使之成为影响他们行为选择的基本规范。

③作为人们自觉行为结果的企、II%文化主要不是记忆型的,而是学习型的

网络化层级结构中各工作单元与外界的广泛接触将会使组织不断习得新的知识。而组织内纵横交错的沟通网络则会使得各单元习得的知识与经验在组织内迅速传播。知识的迅速习得与经验的迅速交流将促进网络化层级组织不断创新并推广新的行为准则和行为方式。

④企业文化将在强调主导价值观与行为准则的同时,允许异质价值观和行为准则的存在

一定时期的主导价值观主要体现了组织的记忆。如果没有对不断出现的异质价值观的容忍,就不可能有企业文化的创新。

2. 简述计划经济时期中国传统企业管理的一般特征。

【答案】建立在计划经济体制基础上的中国企业传统管理模式具有以下特征:

(1)企业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

企业不是独立的经济主体,而是政府机构的附属物,对卜级主管部门行政依附,既没有经营自主权,也不自负盈亏,缺乏作为经济主体的积极参与竞争、不断完善经营机制的内在动力和自觉性。

(2)轻视物质利益

企业长期忽视人们物质利益的满足,提倡不计时间、不计报酬的劳动,广泛推行收入分配的平均主义“大锅饭”。员工所获得的工资、奖金等报酬与其工作绩效不相关,导致干好干坏一个样、干多干少一个样、干与不干一个样的格局,致使干得好的员工不再努力,干得差的员工不思进取,企业经营效率低下,经济运行乏力。

(3)决策权高度集中

实行高度集中的决策机制。一方面,决策正确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决策者的知识水平、业务素质、判断能力等因素; 另一方面,员工参与度低,难以集思广益。这种机制下作出的决策不一定是最令人满意的,特别是在决策执行过程中,可能会因为缺乏员工的高度认可而受到抵制,或不能按照预定的计划行事,结果导致决策效果降低。

(4)“情”重于“理”、“法,,

“情”即人情、关系、面子,管理中“情”重于“理”、“法”,致使正常的规章制度不能得到很好的贯彻执行,一些原则性问题碍于J 清面难以依法(制度)解决; 员工晋升时掺杂进盘根错节的“裙带关系”; 当企业内部发生矛盾和冲突时,更多的情况下是通过妥协、让步、给“面子”达到调和。“人情”、“面子”等观念甚至模糊了人们对是非曲直的准确判断力,形成了重关系、轻是非的取向。

(5)企业办社会

企业承担着广泛的社会职能,不但创办学校(附属小学、附属中学)负责员工的子女教育,设法安排员工家属就业,而且为员工提供无租或低租住房以及公费医疗和“劳保”,沉重的包袱使得企业难以轻松、灵活地运转。

3. 试述决策对各项管理职能的影响。

【答案】(1)决策指组织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对未来一定时期内有关活动的方向、内容及方式的选择或调整过程,决策是管理的核心。

(2)决策是重要的管理职能。管理的职能比较多,其中最为重要的就是决策。因为决策是组织行动前必不可少的管理活动,决策的正确与否,关系到组织行动的成败。决策的实质是对未来行动方向、路线、措施等的选择。正确的决策,能够指导组织沿着正确的方向,合理的路线前进,克

服所遇到的困难和解决遇到的问题等; 错误的决策,就会使组织走上错误的道路,使组织正常发展受到影响,降低组织的发展速度,严重的甚至可能会使组织遭到毁灭性的打击而消亡。因此有人说,决策正确,行动就成功了一半。现代企业管理学就认为,企业管理的重点是在经营,而经营的中心又是决策。

(3)决策贯穿于管理的全过程和各个方面。管理实际上是一个不断地做出决策和实施决策的过程。没有决策,就没有了管理。首先,一切管理职能中都渗透着决策职能,无论是计划、控制、组织,还是人事、沟通、激励,都离不开决策这一个职能,每一个管理者都必须掌握决策职能和运用决策职能。其次,决策贯穿在管理过程的始终。在一次管理循环中,计划是开端,实施决策过程中的控制是终点。在这个循环中,自始至终都是离不开决策。再次,一切管理人员都是决策者,都必须在自己的职责范围内做出决策,实施决策。决策是一切管理者都要承担的基本任务。公司的总经理、董事长是决策者,车间的班组长、工段长也是决策者,不同的只是决策内容的差别而己。

4. 过分集权有何弊端?

【答案】过分集权的弊端主要包括:

(1)降低决策的质量。大规模组织的主管远离基层,基层发生的问题经过层层请示汇报后再作决策,则不仅影响决策的正确性,而且影响决策的及时性。

(2)降低组织的适应能力。过度集权的组织,可能使各个部门失去自适应和自调整的能力,从而削弱组织整体的应变能力。

(3)降低组织成员的工作热情。权力的高度集中,组织中的大部分决策均由最高主管或高层管理人员制定,基层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的主要任务,甚至唯一任务在于被动地、机械地执行命令。长此以往,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会被逐渐磨灭,工作热情消失,劳动效率下降,从而使组织的发展失去基础。

二、计算题

5. 某企业为生产某新产品,有两方案,甲力一案投资400万元购进新设备安装一条全新的生产线,乙力一案投资150万元对原有设备进行技术改造。两方案均使用10年,预计该产品未来各年中1 }- 7月的销路较好,8-12月的销路较差。该产品单价为10元。销路好时,甲方案每年可卖产品60万件,乙方案可卖50万件。销路差时,甲方案每年可卖产品5万件,乙方案可卖15万件。 试从甲乙两方案中作出抉择。

【答案】绘制该企业的决策树,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