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当代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选择题

1. 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 )。

A. 教学成效

B. 学生成绩

C. 教学目标

D. 教师绩效

【答案】A

【解析】教学测量是借助于一定的心理量表及其操作,对学生的学习成绩(简称学绩)进行探察,并以一定的数量来表示的考核办法。教学测量的目的在于考核教学成效,也就是考察教学目标的完成情况,即学生内在的能力与品格等的形成状况。因此,答案为A 。

2. 小李原来认为“教学心理”就是研究知识掌握和技能形成的,后来要让他认识到“认知策略”的学习也是教学心理研究的内容之一,这是( )。

A. 并列结合学习

B. 类属学习

C. 归纳学习

D. 上位学习

【答案】B

3. 技能是( )。

A. 对经验的概括

B. 对操作方式的概括和熟练

C. 思维活动的概括

D. 对陈述性知识的概括

【答案】B

4. 班杜拉认为斗殴分子可能更易于模仿电视剧中的攻击行为,这是因为( )会影响观察学习的注意过程

A. 观察者的特征

B. 榜样的特征

C. 观察者与榜样的关系

D. 态度和强化经验

【答案】C

5. 皮亚杰认为,若儿童在游戏中总是自己玩自己的,按照自己的想象去执行规则的话,儿童就处于( )阶段

A. 可逆性

B. 权威

C. 公证

D. 自我中心

【答案】D

6. 教育心理学就学科性质而言是( )。

A. 应用学科

B. 纯理论学科

C. 主要是理论,次要是应用

D. 是理论与应用相结合的独立学科

【答案】D

7. 根据技能的性质和表现形式可分为( )技能和动作技能。

A. 学习

B. 记忆

C. 运算

D. 认知

【答案】D

8. 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的知识属于( )。

A. 描述性知识

B. 陈述性知识

C. 程序性知识

D. 条件性知识。

【考点】知识的分类。

【答案】C

【解析】本题是对知识的类别的考查。根据知识的表述内容,知识分为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陈述性知识主要说明事物是什么、为什么和怎么样,一般可通过言语来进行清楚的描述,也称描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则是说明做什么和怎么做,反映活动的具体过程和操作步骤。梅耶

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条件性知识,后者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应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的问题,例如,阅读时,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何时需要详细阅读某一段落或者跳过。条件性知识与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条件性知识实质是“有关……的知识”,同时属于在程序性知识当中。

9. 经典条件反射是指( )。

A. 将不诱发反应的中性刺激与一个能诱发反应的刺激相匹配,致使中性刺激最终能诱发同类反应的过程

B. 某种情境与某种反应之间建立了联结

C. 个体的自发反应与某一刺激间建立了联系

D. 某种刺激与某种情境之间建立了联系

【答案】A

10.在学习与原有知识十分相似而又不同的新知识时,有经验的教师常采用一些可以区分的变式,帮助学生进行比较,这样做的目的是( )。

A. 增强己有知识的概括化程度

B. 增强己有知识的可辨性

C. 增强己有知识的稳定性

D. 提高学生的智力水平

【答案】B

11.下列关于反馈在动作技能形成中的作用的认识,不正确的是( )

A. 一般来说,有反馈动作技能进步快,没有反馈进步慢

B. 虽然任务性质不同,及时的或延后的信息反馈的效果却基本相同

C. 当技能己经熟练掌握后,反馈就不一定必要

D. 研究表明,对于连续的任务,及时反馈是重要的,对于不连续的任务,延后的反馈仍然有效

【答案】B

12.划分特殊迁移与普遍迁移的依据是( )。

A. 根据迁移的效果

B. 根据迁移的方向

C. 根据迁移的内容

D. 根据迁移的性质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