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311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之教育心理学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 摘要
一、选择题
1. 对“圆的直径是它的半径的两倍”的学习属于( )。
A. 符合学习
B. 概念学习
C. 命题学习
D. 上位学习
【答案】C
2. 如果学生己有了“哺乳动物”的观念,然后再学习“鲸”这种动物。这种学习属于( )。
A. 概念学习
B. 上位学习
C. 下位学习
D. 并列结合学习
【答案】C
3. 华生认为初生儿突然屏息、呼吸加快、闭眼、双手紧握或乱动、放声大哭等大现了他的( )。
A. 爱
B. 惧
C. 怒
D. 恶
【答案】B
4. “知识就是力量”这一命题所表达的观念,在知识的分类体系中属于( )。
A. 陈述性知识
B. 程序性知识
C. 条件性知识
D. 策略性知识。
【考点】知识的分类。
【答案】A
【解析】陈述性知识是关于“是什么”的知识,是对事实、定义、规则和原理等的描述。程
序性知识则是关于“怎么做”的知识,如怎样进行推理、决策或者解决某类问题等。梅耶在安德森的基础上,将陈述性知识称为语义知识,并将程序性知识分为两类:用于具体情境的“程序性知识”和有关学习、记忆、问题解决的一般方法的条件性知识,后者用来确定何时为何要应用陈述性和程序性知识,解决的是“什么时候,为什么”的问题,例如,阅读时,条件性知识决定我们何时需要详细阅读某一段落或者跳过。条件性知识与陈述性、程序性知识密切相关。条件性知识是“有关……的知识”,属于程序性知识。“知识就是力量”是对“知识是什么”的描述,因而是陈述性知识。因此,答案选A 。几乎是一样的题目在2007年考试中也考到了。
5. 望梅止渴、画饼充饥、谈虎色变属于( )。
A. 经典性条件反射
B. 操作性条件反射
C. 试误的结果
D. 潜伏学习
【答案】A
6. 形式训练说的代表人物是( )。
A. 沃尔夫
B. 苛勒
C. 贾德
D. 桑代克
【答案】A
7. 有的心理学家把表现为破坏课堂秩序、 不遵守纪律和不道德等行为学生的行为称作( )。
A. 冲动型问题行为
B. 扰乱性的问题行为
C. 多动型问题行为
D. 自律障碍行为
【答案】B
8. ( )将学习定义为:“学习是人类倾向或能力的一种变化。这种变化要持续一段时间,而且,不能把这种变化简单地归之于成长的过程。”从而较好的解释了人类的学习。
A. 华生
B. 加涅
C. 梅耶
D. 奥苏伯尔
【答案】B
9. 把“辛丑条约”的内容记为“钱禁兵馆”主要是运用了一下哪一种记忆术( ).
A. 位置记忆法
B. 关键词法
C. 缩简法
D. 视觉想象
【答案】C
10.以特定的量表为工具,对个体的心理特征进行间接了解,并做出量化结论的研究方法称为( )。
A. 实验法
B. 测验法
C. 调查法
D. 观察法
【答案】B
11.深入研究迁移的实质,揭示了学习迁移的内部主观条件的理论是( )。
A. 共同要素说
B. 关系转换说
C. 认知结构说
D. 经验泛化说
【答案】C
12.强凋学习的主动性、社会性与情境性的理论是( )。
A. 格式塔的顿悟说
B. 认知发现理论
C. 认知同化理论
D. 认知建构理论
【答案】D
13.推动、引导和维持人们进行学习活动的内部力量或内部机制是( )。
A. 学习目的
B. 学习兴趣
C. 学习动机
D. 学习态度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