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西财经大学产业经济学801经济学之政治经济学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解释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各自的平衡关系如何才能成立。
【答案】(1)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
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是社会再生产的两种类型。所谓简单再生产是指剩余价值被资本家全部消费掉,使再生产在原有规模上重复进行; 而扩大再生产是指资本家将从工人身上剥削来的剩余价值,不是全部消费掉,而将其中一部分作为新资本追加投入生产过程使生产在扩大了的规模上重复进行。
社会总产品的实现是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要使社会再生产能够顺利进行,社会生产两大部类之间及其内部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要具体分析社会再生产的实现问题,必须分别从简单再生产和扩大再生产两方面来考虑。
(2)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的平衡关系
①基本实现条件:I (v+m)=IIc。即:第I 部类的可变资本加剩余价值,应等于第II 部类的不变资本。
该公式体现了两大部类之间的内在联系。要使简单再生产能够正常进行,第一部类为第二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二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二部类消费资料的生产和第一部类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适当的比例关系。
②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I (c+v+m)=Ic+IIc,即第I 部类所生产的生产资料价值的总和,应该等于两个部类不变资本价值的总和。
这一公式表明生产资料的生产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需要之间的关系。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I 部类的生产资料供给应该同两大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要相等。
③第二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II (c+v+m)=I(v+m)+II(v+m),即第II 部类每年生产的消费资料总价值,等于两大部类可变资本和剩余价值的总和。
该公式表明消费资料产品的实现与两大部类工人和资本家个人消费之间的关系。在简单再生产条件下,第II 部类生产的消费资料,在价值上应该同全社会工人取得的工资与资本家的剩余价值之和相等,在实物上,应该同工人和资本家所需要的消费资料相适应。
(3)扩大再生产的实现条件及两大部类产出的平衡关系
扩大再生产的基本实现条件:
对消费资料的需求之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
①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要能顺利进行,第I 部类新增加的
,第I 部类为第II 部类提供的生产资料同第II 部类对生产资料的需求之间,以及第且部类提供给第I 部类的消费资料同第I 部类
生产资料必须和第II 部类需要补偿的生产资料以及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之和相等:
式中, 表示追加的不变资本,其实物形态是追加的生产资料。即: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生产资料和第I 部类所提供的生产资料相等。
②第一部类产出的实现条件:扩大再生产要能顺利进行,第II 部类用于补偿不变资本的消费资料及其所提供的追加消费资料必须和第I 部类的资本家和工人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以及两大部类需要追加的消费资料相等:
式中,表示追加的可变资本,其实物形态是追加的消费资料。
扩大再生产条件下两大部类之间的产出交换仍包括三个基本的方面:一是在第一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实现,二是在第二部类内部通过交换而实现,三是两大部类之间的交换,使第一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的消费需求得到解决,使第二部类在扩大再生产情况下所增加了的生产资料和生产服务也得到满足。在上述条件得到满足后,社会扩大再生产得以顺利进行。
2. 简述对外开放条件下如何维护我国的经济安全?
【答案】国家经济安全,就是指一国根本的经济利益免遭侵害的一种经济状态。其主要内容包括:一国经济主权独立、基础稳固、运行健康、增长稳定、发展持续; 在国际经济生活中具有自主性、抗风险和竞争力; 不至于因为局部问题的演变而使整个经济受到冲击和遭受过多损失; 能够避免或化解可能发生的局部性或全局性的危机。
经济全球化是一柄“双刃剑”:它既会推进国际资源的优化配置,又会对国家经济安全产生负面影响。为保证国民经济全面协调持续发展,在对外开放中,要什分注意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1)在对外开放的同时,要强化自主创新,发展民族产业。
(2)要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和市场调控,要正确运用金融工具调控市场,加强金融监管,维护生产秩序,避免金融风险和经济风险,确保国家经济利益。
(3)建立国家经济安全预警机制。要防止和化解经济全球化给中国经济安全带来的威胁,增强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的迅速反应能力和临界处理能力; 构建国家经济安全的防御体系,根据我国的资源占有和需求情况,建立国家经济资源战略储备和保障体系,从而为国家经济安全奠定坚实的物质基础; 形成比较完善的组织体制和应对机制,建立完善的维护经济安全和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法律体系、信息收集与传导体系、预警和化解体系、应急管理体系等; 导入新的引资战略,在招商引资过程中,有效防止引进依赖陷阱。
(4)维护国家经济资源和信息技术免遭侵害。我国应使用国家所掌握的一切力量和手段,保障资源安全。发展现代化远距离通信技术,保护国家经济信息资源,未经批准不得获取经济、金融、证券、科学技术和政府的经济信息,防止利用经济信息操纵公众意识; 在经贸往来中,在保护环境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使居民健康免受伤害,在进行任何经济和军事活动时都要考虑到生态因素。
(5)积极与国际社会合作构建国际经济安全体系。提倡和推行“全球共同安全、同时安全和可持续安全”,拓展国家经济安全的国际空间,构建最广泛的国际经济安全体系; 同时,明确我国在经济领域最主要的国家利益,只有在稳定发展经济的基础上才能综合解决与实现与我国国家经济利益有关的问题。如防止发生地区经济、金融危机和化解经济纠纷,打击国际经济犯罪,在解决包括周边经济安全和国际经济安全等尖锐的全球性生态问题方面利益一致。
3. 怎样认识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
【答案】社会资本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出的实现。
研究社会再生产,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包括社会总产品和服务)的各个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实现价值补偿的问题; 另一方面要考察社会总产出的各个部分在转化为货币形式之后,又如何再转化为所需要的物质产品和服务,即实现物质补偿的问题。社会总产出的实现过程是在市场中实现的,因此市场实现问题是研究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之所以说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市场实现问题,其原因在于:
(1)社会资本再生产反映了资本的现实运动,而资本从商品形态向货币形态的转化,是资本运动之“惊险的跳跃”,它表明既有生产过程是否能顺利完成,也同时表明下一个生产过程能否正常开始。如果社会总产出能够通过交换,实现其价值,就意味着社会生产所耗费的资本能够在价值上得到相应的补偿,也意味着社会资本的周转又回到了原来的出发点,从而可以重新购买生产要素,开始新一轮的再生产。否则,如果社会总产出不能或部分不能顺利销售,所耗费的资本就不能得到或不能充分得到价值补偿,社会再生产就不能正常进行。
(2)社会再生产的进行,不仅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而且要求资本价值所反映的实际生产过程所耗费的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得到实物的替换。就是说,社会资本所获得的价值总量要足以用于重新购买所需补偿和替换的生产要素,从市场上得到的使用价值必须符合再生产继续进行的需要。
所以,社会总产出的实现包括了价值补偿和使用价值替换,也包括了总量补偿和结构性的补偿。所有这些补偿和替换过程就是社会总产出在价值和使用价值形态上都得到实现的过程。
4. 为什么说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
【答案】(1)剩余价值规律
在一个社会经济形态的经济规律体系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规律,就是基本经济规律。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就是剩余价值规律,它的内容是:资本主义的生产目的和动机是追求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达到这一目的的手段是不断扩大和加强对雇佣劳动的剥削。
(2)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经济规律
剩余价值规律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基本经济规律的原因是:
①剩余价值规律决定着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资本主义生产的实质就是增殖资本的价值或者说生产剩余价值。资本家从事一切生产经营活动的决定性动机,就是为了获取尽可能多的剩余价值。在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中,只有生产剩余价值的劳动才是生产劳动。劳动者只是生产剩余价值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