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工业大学微生物学(同等学力加试)考研复试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B 淋巴细胞。
B 淋巴细胞即B 细胞, 【答案】是一种在细胞膜表面带有自己合成的免疫球蛋白的淋巴细胞。
2.
【答案】
生物的DNA 碱基因组成特征。
3. 内共生生物。
【答案】内共生生物是指生活在宿主细胞内的共生生物。
4. 转化子。
【答案】转化子是指转化后的受体菌。
5. 可变区(V 区)。
【答案】可变区是指是可变的。
分子中占重链或轻链长度的一段区域,该区域内的氨基酸序列值。 值简称为GC 比,是表示DNA 分子中鸟嘌呤(G )和胞嘧啶(C )表示各类所占的摩尔百分比值。在分类学上,用G+C占全部碱基的物质的量百分数
二、简答题
6. 如何利用营养缺陷突变株进行赖氨酸发酵工业化生产?
【答案】在微生物中,以天冬氨酸为原料,通过分支代谢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如图。为了解除正常的代谢调节以获得赖氨酸的高产菌株,
工业上选育了谷氨酸棒杆菌
的高丝氨酸缺陷型菌株作为赖氨酸的发酵菌种。这个菌种由于不能合
,故不能合成高丝氨酸,也就不能产生苏氨酸和甲硫氨酸。在添加适成高丝氨酸脱氢酶(HSDH )
量高丝氨酸(或苏氨酸和甲硫氨酸)的条件下,在含有较高糖和铵盐的培养基上,能产生大量的赖氨酸。
图 谷氨酸棒杆菌分支代谢合成赖氨酸、苏氨酸和甲硫氨酸
7. 试举五例说明在人类历史上因对致病微生物的无知而遭传染病大流行之害。
【答案】示例:
(1)黑死病;
(2)炭疽病;
(3)狂犬病;
(4)霍乱;
(5)天花。
8. 什么是补体结合实验? 其基本原理是什么? 试分析实验结果。
【答案】(1)补体接合试验是一种有补体参与,并以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是否发生溶血反应作为指示的一种高灵敏度的抗原与抗体结合反应。
(2)基本原理:补体可与任何抗原和抗体的复合物相结合;指示系统如遇还未被抗原和抗体复合物所结合的游离补体,就会出现肉眼易见的溶血反应。
(3)结果分析:若在试验系统中先加入含有抗体的试样,就会立即形成抗原与抗体结合后的复合物。这时如加入补体,则因补体可与任何抗原、抗体复合物相结合,故形成抗原、抗体与补体三者的复合物。这时,如再加入含有绵羊红细胞和溶血素的指示系统,因其中的红细胞已与溶血素发生特异结合,而这一新复合物由于得不到游离补体,因而红细胞不会发生溶血反应。因此,凡指示系统未发生溶血现象者,即为补体结合试验的阳性。
9. 为什么弱化作用只影响合成代谢,而阻遏作用既影响合成代谢途径也能影响分解代谢途径?
【答案】因为弱化作用是受氨酰-tRNA 的控制,是氨基酸合成代谢途径中的一种调控作用;而阻遏作用中,操纵子是受阻遏蛋白的控制,是调节基因的产物,在分解代谢(乳糖的分解)和合成代谢(色氨酸的合成)中均存在。
10.简述化能自养型微生物能量代谢的特点。
【答案】化能自养型微生物能量代谢的特点:
(1)无机底物的氧化直接与呼吸链发生联系,即由脱氢酶或氧化还原酶催化的无机底物脱氢或脱电子后,可直接进入呼吸链传递,这与异养微生物对葡萄糖等有机底物的氧化要经过多条途径逐级脱氢明显不同;
(2)呼吸链的组分更为多样化,氢或电子可以从任一组分直接进入呼吸链;
(3)产能效率即P/O比一般要低于化能异养型微生物。
11.试述核酸(DNA 和RNA )分析在细菌分类中应用的基本原理,应用范围和意义。
【答案】通过核酸分析鉴定细菌遗传型,每一种微生物都有自己特有的、稳定的DNA ,即基
因的成分和结构。不同种微生物间基因组序列的差异程度代表着它们之间亲缘关系的远近、疏密。
(1)DNA 碱基比例的测定。DNA 碱基比例是指(G+C)mol%值简称CG 比,它表示DNA 分子中鸟嘌呤G 和胞嘧啶C 所占的摩尔百分比值。
(2)核酸分子杂交法。按碱基的互补配对原理,用人工方法对两条不同来源单链核酸进行复性,以构建新的杂合双链核酸的技术,称为核酸杂交。
(3)rRNA 寡核苷酸编目。一种通过分析原核或真核细胞中最稳定的rRNA 寡核苷酸序列同
rRNA 甚至被称作细胞中的“活化石”,源性程度,以确定不同生物间的亲缘关系和进化谱系的方法。
用一种RNA 酶水解rRNA 后,可产生一系列寡核苷酸片断,如果两种或两株微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则所其产生的寡核苷酸片段序列也就越近。
(4)微生物全基因组序列的测定。对微生物的全基因组进行测序,是当前国际生命科学领域中掌握微生物全部遗传信息的最佳途径,当今所涉及的微生物种类仍以细菌为主,古生菌和真核微生物较少。
三、论述题
12.为什么说:“DNA 芯片将开辟生命科学研究和利用的新纪元,将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
【答案】“DNA芯片将开辟生命科学研究和利用的新纪元,将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大作用”,这是由于:
(1)生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其基因的多样性,因而可以制成种类繁多的DNA 芯片,储存空前规模的生命信息,可利用其快速、高效、同时也获取大量的生命信息,使其在生命科学领域,例如:在生物的基因鉴定、基因表达、基因组研究及新基因的发现等方面将得到广泛利用,可能成为今后生物学研究及应用中的具划时代意义的新技术方法,将会发挥重大作用。
(2)DNA 芯片也将在工、农、医各行各业推广应用,像20世纪微电子芯片进入千家万户那样,改变人类的经济、文化和生活,促进社会、经济的更大进步。
13.试述基因工程技术在发酵工业中应用的一实例,基因工程构建的重组菌株在发酵工业和其他领域的应用,有无风险?应特别注意些什么问题?
【答案】基因工程技术在发酵工业中的应用实例:苏云金芽孢杆菌的毒素基因克隆到荧光假单胞菌中构建的工程菌、构建假单胞菌高产铁载体的有益工程菌、头孢菌素C 工程菌、透明颤菌血红蛋白基因克隆到天蓝色链霉菌的工程菌等等,选一例说明其应用优点。
基因工程菌的应用是有风险的,关键是从构建工程菌的思路、设计方案、材料的选择、工程菌的实验、发酵的逐步扩大、后处理的实施、产品的包装和应用等,每个环节都要有风险意识,严格按法律规定和实验操作规定办事,将风险降到最低或完全消除。
14.在化能异养微生物的生物氧化过程中,其基质脱氢和产能途径主要有几条?试列表比较各途径的主要特点。
【答案】底物脱氢有四条主要途径即:EMP 途径又称糖酵解途径或己糖二磷酸途径、HMP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