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体育学院运动训练(体育硕士)346体育综合[专业硕士]之学校体育学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单项选择题
1. 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动(练习)负荷的安排应遵循( )。
A. 体育运动认知规律
B. 人体生理机能变化规律
C. 运动技能形成规律
D. 体验运动乐趣规律
【答案】B
【解析】体育课的运动负荷,是指学生进行练习时身体所承受的生理负荷和心理负荷。生理负荷是指学生在教学活动中身体机能所能承受的活动量和强度,及其对肌体引起的变化;心理负荷是指由教学活动所引起的心理机能变化。两种负荷的起伏引起学生身体形态、结构的变化和一系列生理、心理反应,使学生的体质水平逐渐提高。在体育课堂教学中运动负荷的安排应当遵循人体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变化规律,以达到充分提升学生体质的目的。
2. 日本在( )年颁布的《日本教育改革基本方针》中明确指出:终身教育和终身体育是今后日本学校教育和学校体育的基本方向: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入门期,是终身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一个阶段。
A.1985
B.1986
C.1987
D.1988
【答案】C
【解析】1987年,为了更好地推进教育发展和改革,日本颁布了《日本教育改革基本方针》,为当时的教育发展指出了方向。
3. 对方向、路线变化比较复杂的动作,可采用( )。
A. 正面示范
B. 侧面示范
C. 背面示范
D. 镜面示范
【答案】C
4. 西周“六艺”中与体育有关的内容是( )。
A. 礼乐
B. 书数
C. 诗易
D. 射御
【答案】D
5. 学校体育目标的特性之一是( )。
A. 不变性
B. 阶段性
C. 恒定性
D. 广泛性
【答案】B
6. 全面完成体育教学目标的入手点( )。
A. 提高学生的体育认识能力和养成良好的锻练习惯、锻炼身体、增强体质
B. 思想品德和意志品质的培养
C. 传授体育、卫生保健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
D. 在广泛学习、掌握运动技能的基础上、提高部分有运动才能的学生的运动技术水平
【答案】A
7. 为显示动作的左右距离可采用( )。
A. 背面示范
B. 侧面示范
C. 镜面示范
D. 正面示范
【答案】A
【解析】背面示范是指教师背向学生站立所进行的示范。背面示范有利于展示教师背面动作或左右移动的动作,以及方向、路线变化较为复杂的动作。背面示范利于教师的领做和学生的模仿。
8. 在布置场地、器材时,可动器材与固定器材之间应尽可能( )。
A. 分开
B. 靠拢
C. 保持一定距离
D. 保持较远距离
【答案】B
【解析】场地、器材的布局要合理:
全,必要时应划出清晰标记。
的地块。能够移动的器材,向固定器材靠拢。注意卫生和安对活动范围不大的运动项目,应尽量立于场地的边角和面积较小投掷场地的安排,应考虑到对其他练习的影响。
9. 我国对终身体育进行系统研究的时间是( )。
A.20世纪60年代
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
D.20世纪90年代
【答案】C
10.课外体育活动内容的性质是( )。
A. 可塑性
B. 多变性
C. 指定性
D. 多样性
【答案】D
二、简答题
11.在体育课堂教学过程中,如何控制运动负荷量度?
【答案】(1)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概念
体育课的运动负荷量度是指,学生在课中从事身体练习时所承担的运动的量与强度的总称,是身体练习对机体刺激程度的反映。
(2)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调控
体育课运动负荷量度的调控一般采用下列方法:
改变练习的某些基本要素,如速度、速率、幅度等。
改变练习的顺序和组合,调整间歇时间、练习与休息交替节奏。
改变练习内容的难度,如将原来的30米慢跑(加速跑)改为30米加速跑(慢跑)。
改变练习的重复次数,如改变练习的密度。
改变练习的限制条件,如活动范围、器材的重量、附加条件等。
改变课的组织教法与形式,如循环法、竞赛法或分组练习等。
调整课中各项活动的时间比例,如教师指导组织措施,学生观察与休息等。
12.运用队列、体操队形时有哪些基本要求?
【答案】(1)影响队列队形运用的因素
包括体育课的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场地情况等等。
(2)基本要求
简捷高效
队列队形的运用要力求科学合理,要做到在最短的时间内,用最简捷的队列队形变换,最有效地为教学服务。
利于课堂教学
在队形的设计与安排时,要力求做到有利于学生,有利于教师的指导与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