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南京农业大学人文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强化五套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老年小组工作
【答案】老年小组工作是指社会工作者将老人组织到某种活动小组中,通过成员间的交流互动以及社会工作者的协助和指导,帮助老年人在小组中学习他人的经验、改变自身的行为,使老年人摆脱孤独、客服困境,并获得愉悦的心情和充实的晚年生活。
根据小组工作的功能或目的不同,可以将老年小组分成互助群体、治疗群体、社交群体、服务群体以及照顾者群体等五种形式。
2. 伦理守则
【答案】伦理守则是指社会工作者的行为规范,是社会工作者专业关系方面的行为标准。伦理守则包含总则、职业道德、专业修养及工作规范四个方面的内容。
它共涉及六大方面的内容,包括:
(1)社会工作者对案主的伦理责任;
(2)社会工作者对同事的伦理责任;
(3)社会工作者在实务机构的伦理责任;
(4)社会工作者作为专业人员的伦理责任;
(5)社会工作者对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责任;
(6)社会工作者对社会的伦理责任。
3. 纵贯研究
【答案】纵贯研究是指在不同时点或较长的时期内观察和研究社会现象。纵贯研究包括三种类型:
(1)趋势研究是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进行研究。例如,每隔一年或半年就调查一次人们对政治改革的态度。
(2)同期群研究是对同一时期同一类型的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3)追踪研究是对同一批研究对象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变化的研究。
纵贯研究的特点在于,它能了解现象的发展过程,能比较不同时期的变化,此外,由于各种变量的时间顺序清楚,因此容易作出逻辑上的因果判断。但纵贯研究的调查范围较小,难以进行不同类型的比较。
4. 社区
【答案】社区是进行一定的社会活动、具有某种互动关系和共同文化维系力的人类群体及其活动区域。包括以下四层含义:
①社区占有一定的地域,其社区形态都存在于一定的地理空间中。社区之“区”并不是纯粹的自然地理区域。从社会学的角度看,这个“区”乃指一个人文区位,是社会空间与地理空间的结合。
②社区的存在离不开一定的人群。人口的数量、集散疏密程度以及人口素质等,都是考察社区人群的重要方面。
③社区中共同生活的人们由于某些共同的利益,面临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结合起来进行生产和其他活动。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某些共同的行为规范、生活方式及社区意识,构成了社区人群的文化维系力。
④社区的核心内容是社区中人们的各种社会活动及其互动关系。
5. 小组工作
【答案】小组工作主要包括以下方面的定义:
(1)以小组工作的功能和目标下定义
1949年美国小组工作者协会指出:小组工作者在各种小组中,通过小组互动与方案活动达到个人的成长与社会目标的完成。
小组工作者的目的在于根据个人能力与需求而促进个人成长,使个人与他人、团体与社会之间达到适应,促使个人有社会改良的动机,同时让每个人认识到自己的权利、能力与独特性。
小组工作者参与团体的目的是为了使团体中的决策不是来自团体内或团体外的优势影响,而是来自知识、理念与经验的分享与整合。
(2)以小组工作对人的发展下定义
科伊尔(Grace Coyle)认为社会小组工作是一种教育的过程,它通常由各种志愿结合的团体,在小组工作员的协助下,于闲暇时间内实施。其目的是在团体中通过个人人格的互动,促进个人成长; 以及为了达成共同的目的而促成团体成员间互助合作,以创造团体。
(3)以小组工作对人的治疗下定义
美国社会工作教育委员会于1959年指出:社会小组工作是社会工作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有目的的团体经验,协助个人增进其社会功能,以更有效地处理个人、团体或社区的问题。
6. 方案评估
【答案】方案评估是指对机构服务方案的评估,这类评估所要解决的问题是指出某一服务方案是否合理、是否可行、技术是否适当、方案的实施是否有较大把握以及该方案是否属较优方案等。
二、简答题
7. 简述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
【答案】社会工作者是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运用社会工作专业方法从事职业性社会服务的人员。他们是有一定专业知识并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
社会工作者的一般特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认同并遵循社会工作的价值准则。在我国,表现为有全心全意为受助者服务的思想,不以助人过程牟取私利。
(2)他们是从事社会福利服务的人员,而不是行政官员。他们从事的社会服务工作是其职业或社会生活的相当重要的组成部分,而不是偶尔为之。
(3)他们掌握一定的社会工作专业方法,这些专业方法可能是由国际通则所确定的,也可能是根据本地经验发展出来的。
8. 什么是正常化理论? 它对残疾人社会工作有什么意义?
【答案】(1)正常化理论是与帮助某些特殊的社会群体(特别是精神病患者及其他伤残人十)相关的理论。
(2)正常化理论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意义是:
①当代著名的法国学者福柯曾分析某些精神病院对“患者”治疗中的权力因素,指出精神病医生对患者的治疗(使其“正常化”)是一个强加权力的过程,从而对某些精神病的治疗提出质疑。也就是说该理论是对残疾人社会工作的一种反思。
②在社会工作领域,以工作对象为本的价值理念认为,以往把某些工作对象(如残疾人)的行为视为异常并用某些所谓“正常”的方法去治疗的行为实际上是有偏颇的,因为被社会工作者视为不正常的行为在工作对象群体看来是完全正常的,因此问题在社会工作者的标定(加标签)上。
③另一种对正常化的理解,关注为受助者提供与平常人相似的生活环境,包括使他们回归平常社会,在常人社会中生活。英国的社区照顾就包含了这种意义。因此,正常化理论是多元的,其共同点在于它们都认为应该从工作对象本人(本群体)的角度看待和处理面对的问题。
9. 如何理解个人与问题的分离?
【答案】(1)在社会工作视角中,个人与问题的分离有助于帮助社会工作者更好的服务案主。
(2)个人与问题的分离,使得社会工作者在对案主进行服务时,能避免因案主遇到的问题而对案主个人的能力产生怀疑。在服务过程中,社会工作者坚信个人是有潜力的,案主对世界的认知和解释与世界对案主所展示出的荒唐行为或不良行为的反应之间的互动,是由社会过程所确立或放大的。这些观点解释案主的行为和问题而不谴责作为这些社会过程受害人的案主的有益方式。
(3)增权取向的社会工作秉持的核心的理念就是将个人与问题分离,始终把案主看作是具有多种能力和潜力的个人、家庭、群体和社区,而无论他们可能或者事实上多么弱势、无能力、被贬低或自我毁灭。因此,社会工作者和案主的工作关系是以案主的特殊能力、资源和需求为前提,并支持案主或案主群,使日常生活更加有报酬性和在与他人的伙伴关系中施加共享的权力。这种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