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南京农业大学农村发展学院437社会工作实务[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基础五套测试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沟通理论

【答案】沟通理论是以社会心理学、人类学和社会语言学中有关人际沟通的一些理论为基础而形成的一种社会工作理论。这种理论强调人际沟通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它认为许多的行为问题都出在人际沟通方面。不能很好地给予或接受信息反馈等。社会工作的一个基本任务,就是帮助人们消除这些沟通中的障碍,使人们的相互沟通得以顺利完成。

2. 社会文化理论

【答案】社会文化理论的代表人物是本尼迪克特,该理论重视社会文化对青少年的影响,认为个体的发展是社会组织的产物,社会就是由社会角色构成的。她对“文化继承”的概念下了定义,其文化制约连续性的特点可以提醒青少年工作者小要人为扩大成人与青少年的差异性,而要缩小他们之间的距离。

3. 效率评估

【答案】效率评估是比较服务的投入和产出,进而发现资源利用率的评估方式。它关心的是资源利用效率而不是服务的一般效果。这种评估一般用于同服务资助者的交代。

4. 社会支持网络

【答案】社会支持网络是指在社会网络(以个体为中心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中起支持作用的关系的集合。社会支持,包括情感支持和实际支持。情感支持主要有提供咨询、讨论个人问题等; 实际支持主要指通过实物或服务提供物质的、确定的支持。

社会支持网络,可以分为以志愿者为本的支持网络、以妇女自助互助为本的支持网络和社区紧急支援网络等不同类型。以志愿者为本的支持网络,是围绕服务对象的需要,组织若干名志愿者与服务对象建立联系,以便提供及时的帮助。以妇女自助互助为本的支持网络,是帮助有类似问题或需要的服务对象建立互助小组,使她们能以自助助人的方式互相支持。社区紧急支援网络,是以协助个人或家庭预防突发事件或危机为主的支持网络。家庭纠纷、家庭暴力或个人的某种困难,常常因无法得到及时调解或处理而恶化,甚至酿成悲剧。

5. 家庭沟通

【答案】沟通是彼此传递信息与分享信息的过程。沟通可以看作是两个人之间的互动,它涉及对方、自我及两方讨论的话题。沟通并非只用语言,表情、动作、声调都是信息的发送方式,

因为它们都在表达信息传递者的意思。家庭沟通是指家庭成员之间的信息传递与分享。家庭沟通与家庭角色相关。家庭角色即与个人在家庭中的身份相关的被规定了的行为规范。一个人在家庭中因与他人建立不同的联系方式而形成了不同的角色。家庭中的沟通无处不在。家庭因被认定为私领域,其沟通也常常表现出最真实的一面。有的家庭成员认为家庭是自己的,可以随心所欲而不关注沟通对象的感受。如果无节制地在家庭中宣泄不良清绪或做出不当行为,会使家庭成为有害物的垃圾站,致使家庭无法承载如此巨大的负面压力而出现冲突和危机,甚至造成家庭成员身心的伤害。

二、简答题

6. 简述督导员的素质与条件。

【答案】督导员的选择对实习教学的成效影响甚大,理想的督导员应具备如下条件:

(1)丰富的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

督导员要协助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理论于实务工作中,将社会工作的态度与技巧在实际服务中表现出来,所以督导员本身应是一位既有理论又有丰富经验的资深工作者,而且具有乐于吸收新知识、不断自我更新的素质,以便去提升学生的学习。

(2)有教导学生的意愿

如果没有教导学生的意愿,则很容易在机构工作压力下感到不堪负担,就会放弃对学生的督导。而在应付了事的情形下,学生则很难学到东西,双方关系也会出现问题。因而即使具备了督导条件的人还必须愿意教导学生才能作为督导员的候选人。

(3)有基本的教授他人的能力与态度

一位好的实习督导员要能够启发引导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教学关系并有促进学生进步的意愿。这些督导技巧需要经过培训,建议学校在实习开始前,为实习督导员提供督导训练以提高实习成效。

(4)有学习与成长之意愿

要能够督导学生的专业成长,实习督导员本身应是一位愿意改变、愿意接受和吸收新知识的工作者。同时督导员要能经常自我探索、评估自己的价值观、实务技巧与教学方法,即不断自我成长。

(5)要有时间督导学生

假使有一位具有丰富理论与实践经验,又愿意教授帮助学生的工作者,但他不能在学生需要时给予指导,不能保证固定的督导时间,那么学生会感到不被重视,得不到支持,因而会降低学习的意愿,整个教学效果也不会好。所以,保证督导时间也是一项很重要的条件。

7. 简述帕森斯社会现代化模式变项理论。

【答案】帕森斯社会现代化模式变项理论的主要内容为:

(1)帕森斯提出的关于人的行为价值取向的“模式变项”理论反映了“传统社会”和“现代

社会”的相互对立的结构特性,成为当代现代化理论中关于“传统社会”与“现代社会”两极对立的基本模型。这些模式变项共有五对:

①普遍性与特殊性。普遍性依据普遍认同的统一标准待人处事,特殊性则对不同的人和事运用不同的标准。

②专一性与广泛性。这一抉择涉及互动双方权利义务关系的宽窄和清晰程度。如果相互之间的义务是狭窄的并被明确限定,就意味着选择了专一性,其特征是提出要求的一方有证明这项要求的义务。相反,如果双方全部人格投入到互动关系之中,相互给予或取得的满足是广泛的和不受限定的,那么这类互动选择了扩散性一端,其特征是被要求一方有义务解释这一要求无法满足的理由,朋友关系和雇佣关系可以作为扩散性与专一性的例子。

③自致性与先赋性。前者是以角色执行者的实际表现成就来评价,后者是根据角色执行者的先赋条件如家庭背景、关系来评价。

④情感中立性与情感性。前者指角色行为不受情感影响,后者指角色行为常受情感影响。 ⑤私利性与公益性。这一抉择涉及互动中优先考虑的是哪一方的利益。私利性意味着将自身利益置于优先地位,而公益性则是将对方或整个集体的利益放在优先地位。例如,商业关系主要受私利性支配,而公众福利事业则要优先考虑他人或集体利益。

(2)在帕森斯看来,普遍性、专一性、自致性、情感中立性、个人倾向是现代社会人们行为的价值取向,特殊性、广泛性、先赋性、情感性、集体倾向是传统社会人们行为的价值所向。帕森斯建立的理想模式分析把现代化的过程过分简化,尤其将现代化进程截然划分为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化,因而不可避免地存在着缺陷。但他建立的理想模式变项却可以给人们提供直观形象的参考框架,为现代化研究提供了便利。

8. 社会工作实习在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中的地位是怎样的?

【答案】社会工作实习在社会工作专业训练中的地位体现为:

(1)社会工作实习是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训练中的重要的一环

社会工作是一门应用性的学科,是实务性、操作性取向的专业。它不止于“纸上谈兵”,而要通过努力实十,达到人人共享社会福利、实现社会福利的理想目标。这样,社会工作的实践就既有宏观的政策研究与制订,又有在中观与微观层面对社区、团体及个人的直接服务。

因此,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与训练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就是提供机会,使学生亲身实践课堂上所学习的专业知识与理论原则,使学生能将在课堂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实际工作中的“行动”,把它“做”出来。也就是要进行社会工作实习。

(2)社会工作实习是整个社会工作专业教育中的有机部分,在专业训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是实现专业养成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结构化的教学过程,是为着专业养成所必需的教育训练过程,学习是它的基本特性。

①社会工作实习是一个持续的学习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