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北京林业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727心理学基础综合(自命题)之现代心理与教育统计学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概念题

1. 个体

【答案】个体(individual )亦称“单位”、“样品”,统计学术语指总体中的每一个单位、样品或成员。是统计调查、试验或观测的最基本对象,是构成样本、总体的最小单元。在心理学研宄中,个体根据研宄目的不同,可以是人,也可以是人在某种实验条件下的某个反应,或每个实验结果、每个数据。

2. 频率

【答案】频率(frequency )①亦称“相对频数”。某随机事件A , 在N 次试验中出现的次数n 与试验总次数N 的比值。亦称事件A 发生的频率。记为其值介于0〜1之间。事件的频率越大,说明它出现的可能性越大;反之则越小。一个事件的频率不是一个固定的数值,与总次数N 有关,且即使再重复N 次试验,次数n 也可能不同。但在大量重复试验中频率具有稳定性,即当试验次数N 无限增大时,频率F 会在某个固定值上下波动,而且偏差越来越小。②简谐振动基本物理量。物体每秒振动的次数。单位是赫兹(Hz )。在数学关系上频率是物体振动周期的倒数。

3. 检验的显著性水平

【答案】检验的显著性水平指在假设检验中,虚无假设正确时而拒绝虚无假设所犯错误的概率。在假设检验中有可能会犯错误,如果虚无假设正确却把它当成错误的加以拒绝,犯这类错误的概率用a 表示,a 就是假设检验中的显著性水平。通常选择α=0.05作为检验的显著性水平。也就是说每当实验结果发生的概率小于或等于0.05的时候,就拒绝虚无假设。

4. 次数

【答案】次数是指某一事件在某一类别中出现的数目,又称为频数(frequency ), 用f 表示。

5. 无偏估计

【答案】无偏估计是评价估计量的好坏的一个指标。设参数则它表明对 估计量进行多次观测,其正负偏差趋于抵消,而平均取值正好是待估参数,则称

的无偏估计量。如样本均值

第 2 页,共 37 页 的估计量为若满足,为参数是总体均值的无偏估计量。

6. 非参数检验

【答案】非参数检验指对总体分布形式所知甚少,需要对未知分布函数的形式及其他特征进行假设检验。常见的非参数检验有符号检验、秩和检验、中数检验等。其优点:(1)不需要对被检验的总体作出关于正态性或其他特定分布的假定;(2)容易理解、容易操作、应用范围广。缺点是功效较低,因为它常会丢失数据中的信息。经常属于大样本检验。

二、简答题

7. 试解释交互作用。

【答案】(1)下面是两个2×2的实验设计范式:

图1 2×2实验设计图示例

在实验甲中,A 因素从变化

还是时,无论

在还

是水平

与的差都

是说明A 因素的变化与或

称之为没有交互作用。

在实验乙中,在时时在时在时表明A 因素的变化与B 因即B 因素的变化与A 因素的不同水平有关;同样在无关。同样B 因素从变化为时,无论水平上,都等于3, 说明B 因素的变化与或无关。因此A ,B 两个因素彼此不影响,

素的水平也有关。在这种情况下,要考虑A ,B 两个因素的彼此影响,即“交互作用”,用AXB 表示。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不仅能检验出各个因素对因变量的影响,还可以检验出因素与因素相结合共同发生的影响,即这种交互作用。

如要直观分析两个因素间是否有交互作用,还可以将上述情况制作成交互作用图,如图2所示。用图来表示交互作用时,一个是比较折线位置的高低,一个是比较折线在不同折点上的变化。基本原则是观察折线之问的平行程度。一般在交互作用图中,如果A , B 二因素间没有交互作用,则两线平行,表示因素之间相互独立;两线越不平行,代表因素之间交互作用越明显。一般而言,显著的交互作用,在交互作用图上会出现交叉的折线。当然,这只是直观示意,交互作用是否显著,必须进行方差分析。

第 3 页,共 37 页

图2 交互作用图解

8. 简述非参数检验的意义和常用方法。

【答案】(1)非参数检验是针对那些总体分布不能用有限个实参数来刻画,而只能对其作一些诸如分布连续、有密度、具有某阶矩等一般性假定的统计问题。

非参数检验的意义在于非参数统计问题中对总体分布的假定要求的条件很宽,因而使得针对这种问题而构造的非参数统计方法,不致于因为对总体分布的假定不当而导致重大错误,所以它往往有较好的稳健性。但正是因为非参数统计方法需要照顾范围很广的分布,在某些情况下会导致其效率的降低。不过,近代理论证明:当一些重要的非参数统计方法,当与相应的参数方法比较时,即使在最有利于后者的情况下,其效率上的损失也很小。

(2)非参数检验的常用方法有:

用来检验样本随机性的非参数检验:单样本游程检验;

与参数检验中独立样本的t 检验相对应的秩和检验法;

与参数检验中两独立样本平均数之差的t 检验相对应的中数检验法;

与参数检验中配对样本差异显著性t 检验相对应的符号检验法以及符号等级检验法; 与参数方法中的完全随机方差分析相对应的克-瓦氏单方向方差分析;

与参数方法中的随机区组方差分析相对应的弗里德曼双向等级方差分析。

9. 在心理学研究中,以样本对总体判断的数理理论依据。

【答案】(1)在心理学研究中,以样本对总体判断必须以一定的统计理论为基础。推论统计的理论和原理包括抽样理论、估计理论和统计检验原理。

①抽样理论及其方法主要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可以从样本的特性推论出总体的特性。其中一个最重要的条件就是样本抽取的原则,只有抽样具有随机性,才能保证推论具有某种程度的准确性。

②估计理论主要是根据随机抽样的结果来估计总体分布的参数值,分为点估计和区间估计。

③统计检验主要是根据实际的抽样结果来推论有关总体特征的假设是否与具体的随机抽样所提供的信息相一致。

(2)当总体参数不清楚时,用一个特定值,一般就是样本统计量对总体参数进行估计。以样本对总体判断的数理理论依据是样本分布理论,即概率发生的机会。统计分析中一般认为,

第 4 页,共 3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