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浙江工业大学法学院896法学专业基础(VI)考研仿真模拟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商业低毁行为

【答案】商业诽谤行为,是指经营者采取捏造、散布虚伪事实等不正当手段,对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品声誉进行低毁、贬低,以削弱其竞争实力的行为。《反不正当竞争法》第14条规定了商业诽谤行为,商业诽谤行为表现为捏造、散布虚伪的事实。商业诽谤行为侵害的客休是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商业信誉,包括商品声誉,是对经营者的积极社会评价,是经营者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保证。这种信誉或声誉,在民法中属于法人的名誉权和荣誉权,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

2. 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答案】未注册商标,是指未经国家商标局核准注册而直接投放市场使用的商标。未注册商标没有商标专用权。我国商标法采取自愿注册的原则,允许使用人根据自己的需要来决定是否申请商标注册。

对未注册商标的使用管理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未注册商标不得冒充注册商标

冒充注册商标,是指将未经注册的商标当做注册商标加以使用的行为以及商标注册人将自己的注册商标使用在未核定使用的商品上,并标明注册标志或字样的行为。未注册商标冒充注册商标的,由地方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予以制止,限期改正,并可以予以通报或者处以罚款。

(2)未注册商标的构成小得违反商标法禁止性条款的规定

未注册商标可以使用,但其文字、图形或者组合不得违反《商标法》第10条的规定,有些标志不得作为商标使用。

(3)使用未注册商标的企业应保证其商品或服务的质量

《商标法》规定,使用未注册商标不得粗制滥造,以次充好,欺骗消费者。

(4)使用未注册商标必须标明企业名称和地址

使用未注册商标的,应当在商品和包装上标明企业名称和地址。商品上不便标明的,必须在包装上标明。违反者要从严查处,没收其违法所得。

3. 表演权

【答案】表演权,是指著作权人依法享有的对其作品公开表演的权利。表演既可以由著作权人自己行使,也可以许可他人进行,或将表演权转让给他人。按照《著作权法实施细则》,表演指演奏乐曲、上演剧本、朗诵诗词等直接或借助技术设备以声音、表情、动作公开表现作品的行为。

4. 著作权的原始主体

【答案】著作权的原始主体,即原始著作权人,又称第一著作权人,是指在作品创作完成时,

直接享有著作权,成为著作权主体的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以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成为著作权主体的权利基础为标准,可以将著作权主体分为原始主体和继受主体。而实际上,著作权原始主体就是根据法律规定或者合同约定,在作品创作完成时,即刻享有著作权的人。我国《著作权法》规定,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成为著作权原始主体的方式有三种:创作、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

5. 发明的创造性

【答案】我国《专利法》将创造性定义为:“同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专利法上的“现有技术”是指申请日以前在国内外为公众所知的技术。“实质性特点”是指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本质性的区别特征,且这种区别特征应当是技术性的。“进步”是指发明创造与现有技术的水平相比必须有所提高,而不能是一种倒退,如变劣发明或改恶发明是谈不上进步的。

6. TRIPS 协议

【答案】TRIPS 协议,是指《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是知识产权保护的国际标准。TRIPS 的宗旨是期望减少国际贸易中的扭曲和障碍,促进对知识产权充分,有效的保护同时保证知识产权的执法措施与程序不至于变成合法的障碍。

7. 商业秘密权和专利权

【答案】(1)商业秘密权是一种财产权,即商业秘密的合法控制人采取保密措施,依法对其经营信息和技术信息的专有使用权。专利权是专利法的核心内容,它是国家专利主管部门依据专利法授予发明创造人或合法申请人对某项发明创造在法定期间内所享有的一种独占权或专有权。未经专利权人许可,他人小得利用该专利技术。

二者都属无形财产权,权利人得基于其权利排除他人之干扰,其权利受法律保护。

(2)区别

①专利权的取得,具有国家授予的特点; 而商业秘密权的取得无须国家授权,只要其符合法律的规定,便可自动受到法律的保护。

②专利权往往有时间限制; 而商业秘密具有保密性,只要其不泄露出去,商业秘密就一直受到法律的保护。

③专利权在效力上具有较强的排他性,权利人可以排斥他人未经许可以营利为目的对同一知识产品的利用; 而商业秘密权只具有相对的排他性,权利人不能禁止他人对自己开发的商业秘密进行营利性使用。

④专利技术具有一定的创造性; 而在商业秘密中,技术秘密的创造性有高有低,商业信息通常无明显的创造性。

8. 外观设计

【答案】外观设计是指对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结合所作出的富有美感并且适于工

业上应用的新设计。外观设计是专利权的客体之一。授予外观设计专利权的条件除应适于工业应用外,还应具有新颖性,即应当同申请日前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或者国内外公开使用过的外观设计不相同或者不相近似。

外观设计应具有的具体特征有:

①必须与产品相结合,二者具有不可分性;

②以产品的形状、图案、色彩或者其组合为内容;

③富有美感;

④适于工业上应用的新设计。

二、简答题

9. 我国现行专利法规定的授予发明专利权和实用新型专利权的条件。

【答案】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授予条件有多力一面的规定,主要的构成要件是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即所谓的“三性”标准。

(1)新颖性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新颖性要求相同。新颖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不属于现有技术; 也没有任何单位或者个人就同样的发明或者实用新型在申请日以前向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提出过申请,并记载在申请日以后公布的专利申请文件或者公告的专利文件中。

公开的方式可划分下列四种情况:

①出版物公开。这是指那些在正式出版物上已经记载了同样发明创造的情况。出版物公开的地域标准是全世界范围内,属于“绝对新颖性,’o

②使用公开。使用公开的标准也是全世界范围,属于“绝对新颖性”

③其他方式公开。这种方式公开的地域标准限于我国国内。

④抵触申请。这主要是指他人在申请日以前已经以相同内容向专利局提出过申请,并在申请日之后公布的情况。出现抵触申请时,视先申请案为后申请案的现有技术,后一申请不具有新颖性。

(2)创造性

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主要区别就在于创造程度不同,所以专利法对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创造性作了分别规定:

①发明专利的创造性要求,依照专利法的相关规定,发明专利应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

②实用新型的创造性要求,对于实用新型专利,法律并不要求其具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而只需要具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即可。

(3)实用性

实用性,是指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一般具备下列条件即认为具有实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