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安徽财经大学税务433税务专业基础[专业硕士]考研强化模拟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税负转嫁
【答案】税负转嫁亦称税收负担转嫁, 是指纳税人在缴纳税款后, 通过经济交易过程, 将所缴税款部分地或全部地转移给他人负担, 自己少负担或者不负担税收的一种经济现象。税负转嫁的基本方式有两种, 即前转和后转。
2. 税收的公平原则
【答案】税收公平原则是指税收负担公平地分配于各纳税人的原则, 即国家征税要使每个纳税
“公平”包括横向公人的负担与其经济状况相适当, 并使各纳税人之间的负担水平保持平衡的原则。
平和纵向公平两重含义。横向公平要求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相同的人应当缴纳相同数额的税收;纵向公平要求经济能力或纳税能力不同的人应缴纳数额不同的税收。关于以什么标准来衡量税收是否公平, 西方经济学界存在着两种主张:受益原则、支付能力原则。
3. 环境保护税
【答案】环境保护税是指国家基于保护生态环境、防止自然资源枯竭、促进资源再生、保持生态平衡的目标, 而对破坏生态环境、破坏自然资源的生产和消费行为征收相应数量的税收, 或运用其他税收手段筹集环境保护资金, 并调节纳税人相应行为的有关税收的总称。环境保护税实质上是通过税收的手段来实现环境与自然资源的保护和更为有效的利用。环保税的理论依据是外部的不经济, 或称“外部负效应”。
4. 税收政策
【答案】税收政策是财政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它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而确定的税收工作的指导方针及相应的税收措施。税收政策的实施过程是税收能动地作用于经济的一个过程, 是由政策目标、政策手段、政策主体、政策环境等内容组成的完整的调控体系。
5. 代扣代缴
【答案】代扣代缴是指按照税法规定, 负有代扣代缴税款义务的单位和个人, 在向纳税人支付款项时, 依法从支付款额中扣收纳税人应纳的税款并按照规定的期限和缴库办法申报解缴的一种方式。
6. 税收中性
【答案】税收中性是指税收应不干预经济、平等对待一切纳税人的原则。税收中性包含两种含义:①国家征税使社会所付出的代价以税款为限, 尽可能不给纳税人或社会带来其他的额外损失
或负担;②国家征税应避免对市场经济正常运行的干扰, 特别是不能使税收超越市场机制而成为资源配置的决定因素。
二、判断题
7. 税收的收入效应一般会导致经济的低效率或无效。( )
【答案】×
【解析】税收的收入效应是指, 税收导致纳税人可支配收入减少, 而对纳税人行为的影响的效应;税收的替代效应是指当某种税影响相对价格或相对效益时, 人们就选择某种消费或活动来代替另一种消费或活动的效应, 税收的替代效应一般会妨碍人们对消费或活动的自由选择, 进而导致经济的低效或无效。
8. 税收资本化是税收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 )
【答案】√
【解析】税收资本化是税负转嫁的一种特殊形式, 是指生产要素购买者以压低生产要素购买价格的方式将所购生产要素未来应纳税款从所购要素的资本价值中预先扣除, 向后转嫁给生产要素的提供者。这种情况大多发生在一些资本品的交易中。例如, 政府对土地征税, 土地购买者将预期要缴纳的土地税1万元折入到价格当中, 将税款转嫁给土地出售者负担, 从而引起地价下降。这是税负后转的一种特殊形式。
9. 造成纳税人与负税人不一致的原因是税负转嫁的存在。( )
【答案】√
【解析】在税负不能转嫁的条件下, 负税人也就是纳税人;在税负能够转嫁的条件下, 负税人并不是纳税人。凡是纳税人不能将税负转嫁给他人承担的, 或者说纳税人与负税人为同一人的税种
就是直接税;纳税人能够将税负转嫁给他人的, 即纳税人与负税人不是同一人的税种就是间接税。
10.我国印花税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分享比例是97%归中央政府, 3%归地方政府。( )
【答案】×
【解析】股票交易印花税收入的97%归中央政府, 其余3%和其他印花税收入归地方政府。
11.从价值构成看, 课税基础可以是国民生产总值的C+V+M, 国民收入型的V+M, 或社会纯收入型的M , 然而, 不管以什么为税基, 税收最终来源于国民收入V+M, 主要是V 。( )
【答案】×
【解析】从价值构成看:课税基础(税基)可以是国民生产总值型(C+V+M)、国民收入型(V+M)、社
会纯收入型(M ), 甚至是历年的货币财产积累。但是, 不管以什么为税基, 税收最终来源于国民收入(V+M), 主要是社会纯收入(M )。
12.税收负担可分为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 宏观税收负担是指一国中所有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总和, 也称总体税收负担, 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负担的整体状况。( )
【答案】√
【解析】税收负担可分为宏观税收负担和微观税收负担。宏观税收负担是指一国中所有纳税人税收负担的总和, 也称总体税收负担, 它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税收负担的整体状况;微观税负反映的是经济活动中各个微观主体具体承受税负的程度, 也是在微观主体间进行横向比较分析的重要依据, 具体是指纳税人个体如单个企业、居民个人的税收负担。
13.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 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可以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
【答案】×
【解析】企业在汇总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时, 其境外营业机构的亏损不得抵减境内营业机构的盈利。
14.纳税人对税务机关的征税行为不服的, 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
【答案】×
【解析】纳税人对征税行为不服的应当先向行政复议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对行政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15.从理论上讲, 税和费都属于财政范畴, 因此, 在本质上是相同的。( )
【答案】×
“税”是由税务机关、【解析】要严格区分“税”与“费”, 两者主要的不同点包括:①征收单位不同。
财政机关或者海关依照税法的规定征收的;“费”则是由国家某些行政部门或者事业单位收取的。②收税是无偿的, 而收费是有偿的。③款项的使用方法和用途不同。纳税人缴纳的各种税款, 由政府统一支配, 列入中央预算和地方预算统一安排、使用, 为国家各项行政事业提供资金;“费”则大多不列入国家预算, 不由政府统一支配, 而是由各收费的部门为了满足本部门的地方的业务费用支出的需要而自行安排。
16.财政原则是税收的最基本原则。它包含两层含义:一是经济效率原则, 二是弹性原则。 ( )
【答案】×
【解析】财政原则是税收的最基本原则。它包含两层含义:①财政收入要足额、稳定, ②财政收入要适度、合理。
三、简答题
17.简述实现总供求均衡的税收政策手段。
【答案】税收政策手段是为实现税收政策目标服务的, 税收政策的每一项目标均需要有相应的税收政策手段才能实现。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