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央财经大学国际贸易学(中国经济与管理研究院)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劳动充裕

【答案】劳动充裕是指在一国所有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中,人口所占的比例最大。这里的“充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资本/劳动的比率即人均资本或者土地/劳动即人均土地来衡量。比如美国的人均资本高于中国,美国就是资本充裕国,中国为劳动充裕国。但如果中国与柬埔寨相比,中国就是一个资本充裕国。因此在判断一个国家是什么要素充裕的国家时,必须有一个参照国进行比较。

2. 贸易条件

【答案】

贸易条件

际市场价格的比率,用公式表示为:

如果的比率上升,意味着每单位出口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称之为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为贸易条件恶化。为了衡量贸易条件的变化,世界银行建立了贸易条件指数,用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与进口商品的价格指数的比来衡量。如果出口商品的价格指数上升得比进口商品价格指数要快,贸易条件指数就上升,贸易条件改善,反之则恶化。

3. 复关谈判

【答案】复关谈判是指中国为重新加入关税与贸易总协定(世贸组织的前身)而进行的一场长久的谈判。

中国复关和入世谈判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从20世纪80年代初到1986年7月,主要是酝酿和准备复关事宜;②从1987年2月到1992年10月,主要是审议中国经贸体制;③从992年10月到2001年9月,复关/入世议定书内容的实质性谈判,即双边市场准入谈判;④从2001年9月到2001年11月,中国入世法律文件的起草、审议和批准。

4. 出口关税

【答案】出口关税是对本国出口货物在运出国境时征收的一种关税。由于征收出口关税会增加出口货物的成本,不利于本国货物在国际市场的竞争,目前西方发达国家都取消了出口税。还在征收的主要是发展中国家,目的是取得财政收入与调节市场供求关系。我国目前对少数货物还征收出口税。

5. 贸易转移

【答案】贸易转移是指建立关税同盟之后成员国之间的相互贸易代替了原来成员国与非成员

第 2 页,共 17 页 是指一国出口商品的国际市场价格与该国进口商品的国

国之问的贸易,从而造成贸易方向的转移。

6. 诸边协定

【答案】诸边协议是的法律文件的第三个种类。它包括《政府采购协议》、《民用航空器贸易协议》等。第一类是多边总协议,包括《关税与贸易总协定1994》、《服务贸易总协定》和《与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定》。第二类是具体部门协议,包括货物贸易中的《农业协议》、《实施卫生与植物卫生措施协议》、《纺织品与服装协议》、《技术性贸易壁垒协议》、《与贸易有关的投资措施协议》、《反倾销协议》、《海关估价协议》、《装运前检验协议》、《原产地规则协议》、《进口许可程序协议》、《补贴与反补贴措施协议》、《保障措施协议》和服务贸易中的《金融服务协议》、《基础电信协议》、《自然人流动协议》等。

7. 政府收入

【答案】政府收入是指政府为履行其职能而筹集的一切资金的总和。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收入是国家通过一定的形式和渠道集中起来的以货币表现的一定量的社会产品价值,其中主要是剩余产品的价值,它是政府从事一切活动的物质前提。

8. 非关税壁垒

【答案】

非关税壁垒是指除关税以外的各种限制进口的措施。非关税壁垒可以分为直接的和间接的两大类。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也称直接的数量限制,是由进口国直接对进口商品的数量或金额加以限制,或迫使出口国直接限制商品的出口。这类措施有:进口配额制、许可证制、“自动”出口限制等。间接的非关税壁垒措施是对进口商品制定严格的条例或规定,间接地限制商品进口,如进口押金制、最低进口限价、苛刻复杂的技术标准等。

二、思考题

9. “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本是强权理论。对于弱国来说,自由贸易的结果只能是变得更穷”,请评论上述观点。

【答案】贸易中的“双赢理论”是指自由贸易对贸易双方都有利,贸易双方的福利都能够因为参与了贸易得到提高。这本是个可证实的经济理论,决非强权理论。

只要按照比较优势进行贸易和专业化生产,穷国可以通过贸易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获得利益,同时进口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将本国用于生产比较劣势产品的资源转移到有优势的产品中,充分有效地利用资源。这样穷国也可以从贸易中得到好处,使其福利得到提高,经济得到发展。

以上观点从萨克斯(Sachs )和沃纳(Warner )对78个发展中国家贸易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研究中得到证实。萨克斯和沃纳的研究结果还发现,在所研究的78个发展中国家里,开放经济比封闭经济的增长速度平均高出三个多百分点,按照这样计算的话,两个人均GDP 相同的国家,可能会由于开放与封闭的不同选择,35年以后,一国(开放经济)的人均GDP 会是另一国(封闭经

第 3 页,共 17 页

济)的一倍。另外,单从中国改革开放的实践也可以成为有力的证明。

由此可见,自由贸易不仅仅是国际间商品交换,而且在经济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因

此,通过自由贸易,弱国不会“变得更穷”,相反,还会使其经济得到发展,国家福利得以增加。

10.证明:两个计算有效保护率的公式

【答案】

因为自由贸易下

式,有:

所以,两个计算有效保护率的公式是相等的。

11.在特定要素模型中,劳动L 是公共要素,资本K 是生产汽车的特定要素,石油N 是生产汽油的特定要素。已知汽车的生产函数为:

产函数为

:国内需求函数为

:国内需求函数为:汽油的生和征收关税后相等。 按照原来的公该经济三种投入要素的禀赋分别为:劳动200单位,资本4单位,石油16单位。国际市场上汽车的价格为8, 汽油的价格为4。

(1)求封闭经济情况下的均衡工资水平,以及汽车与汽油的产量、价格。

(2)求开放后的均衡工资以及两部门的产量、贸易量(假设小国情形)。

(3)现在该国发现了新的大油田使石油禀赋从16骤升至784, 求开放后均衡工资以及两部门的产量,并联系“荷兰病”说明新石油储量的发现对经济的影响。

【答案】(1)封闭经济情况下,均衡工资水平为1; 汽车产量为28, 价格为14; 汽油产量为8, 价格为1。计算如下:

同理由

综合上面两式可得:

产量40, 国内需求仅为2, 所以可以出口38。计算如下:

由可得:

(3)石油要素禀赋急剧上升,此时开放后的均衡工资为4; 汽车国内产量为4, 而国内需求49, 需要进口45; 汽油国内产量392, 国内需求仅为2,所以可以出口390。

第 4 页,共 17 页 则有: (2)在小国情形下,开放后,汽车国内产量为20,而国内需求49,需要进口29; 汽油国内即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