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中山大学S1405015产业经济与组织之国际贸易理论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土地充裕

【答案】土地充裕是指在一国所有生产要素的储备比例中,土地要素所占的比例最大。这里的“充裕”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用土地/劳动的比率即人均土地或资本/土地比例来衡量。

2. 民族自尊论

【答案】民族自尊论是一种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该理论的主张是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振兴民族工业、实现民族自尊。该理论认为:进口商品并不仅仅是一种与国内产品无差别的消费品,进口商品的品种、质量常常反映了别国的文化和经济发展水平。而且进口的商品上都带有“某某国制造”的标签,以示与本国商品的区别。一般来说,进口货总是比国产的要“物美”一,尤其是发展中国家所进口的先进工业商品,些,比同质产品又“价廉”一些(否则也不会进口)

许多是本国不能制造的。在消费者“崇洋赞洋”的时候,政府往往会觉得有损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为了增加民族自豪感,政府一方面从政治上把使用国货作为爱国主义来宣传,一方面企图通过贸易保护政策来减少外来冲击,发展本国工业。这种做法往往是不成功的,其结果可能是使国家更落后,离现代科技发展更远,民族也就更没有资本来自尊自主了。

3. 经济同盟

【答案】经济同盟

是指一个有机的经济实体,在这个经济实体内部,各成员

国实现了商品、生产要素的自由流动,建立了共同对外关税,并且制定和执行统一对外的某些共同的经济政策和社会政策,逐步废除政策方面的差异,使一体化的程度从商品交换扩展到生产、分配乃至整个国民经济。

4. 局部均衡分析

【答案】局部均衡分析是主要分析一种商品或一种要素市场上供求变动或政府政策对本产品价格、产量以及直接涉及到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影响的一种均衡分析。

5. 特定要素模型

【答案】特定要素模型是保罗•萨缪尔森和罗纳德•琼斯创建发展的。该模型涉及三种要素两种产品,它假定某些要素是特定用以某些行业的,这些要素是不可在行业之间流动的。一个国家生产两种产品,比如棉布和粮食;然后这个国家有三种生产要素:劳动力、资本和土地。生产棉布,只需要投入资本和劳动力;生产粮食,只需要投入土地和劳动力。这意味着资本和土地都是特定要素,只能用于一种产品的生产,而劳动力是流动要素,每个部门都需要使用劳动力。

6. 从量税

【答案】从量税是按照商品的重量、数量、容量、长度和面积等计量单位为标准计征的关税。计算公式为:从量税额=商品数量X 每单位从量税。

7. 外汇管理

【答案】外汇管理

的含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1)广义的外汇管理。广义的外汇管理是指一国政府授权国家的货币金融当局或其他机构,对外汇的收支、买卖、借贷、转移以及国际间结算、外汇汇率和外汇市场等实行的控制和管制行为。

(2)狭义的外汇管理。狭义的外汇管理是指对本国货币与外国货币的兑换实行一定的限制。

8. 制造品贸易

【答案】制造品贸易是指对原材料进行生产或加工,使其价值增值,最后将产品用于买卖的一种贸易方式。

二、思考题

9. 假定中国总劳动为600小时,生产每单位钢铁F 需要4小时,而生产每单位大米X 需要2小时,中国的福利函数为

(1)求封闭经济中国的福利水平。

(2)假设开放后大米的相对价格为1,求开放后中国的福利总水平。 (3)求开放的分工所得和交换所得。 【答案】中国的生产可能性曲线为

大米的机会成本为1/2单位的钢铁,根据福利

函数可知每一条效用曲线上大米对钢铁的边际替代率为

(1)封闭经济中的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的边际替代率与机会成本相等处,即代入生产可能性曲线得:

的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即:

(2)开放经济中国完全分工,全部生产大米,交换曲线为

代入交换曲线得

福利最大化必在大米

(3)交换所得:假设中国没有完全专业生产大米,仍然像封闭经济那样生产100单位大米和100单位钢铁,但大米以1:1的比例交换钢铁,新的交换曲线为边际替代率与贸易条件相等处,

交换所得为

福利最大化仍在大米的处。代入交换曲线

分工所得

10.—个小国和一个大国发生贸易,哪一个国家的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画图说明。

【答案】一般来说,小国福利水平提高的幅度更大一些。

以大国向小国进口为例。由于小国面临的价格需求弹性比较大,大国的价格需求弹性相对小,因此小国的需求曲线比较陡哨,大国的需求曲线相对平缓。如图所示,由图可以看出虽然贸易后的价格均为小国福利提尚平为

但是由于需求弹性的不同,大国价格变动幅度小于小国,所以大国福利仅提尚,而

大国原来福利水平为OMEN ,福利提尚幅度为福利提尚幅度为

而小国福利原来水

显然小国的福利水平提高幅度要比大国大。

11.假设越南(V 国)和马来西亚(M 国)两国大米市场的需求曲线分别为:

供给曲线分别为:

请计算:

(1)两国自给自足时大米市场的均衡产量和价格;

(2)自由贸易时国际市场大米的价格和各国的进口量或出口量;

(3)自由贸易带来的消费者和生产者的福利收益或损失,以及两国的净福利收益或损失。 【答案】(1)自给自足情形下,两国大米市场达到均衡必须使得市场供需相等。分别联立V 国和M 国的需求和供给方程:0.7, M 国大米价格为1.4, 产量为0.4。

(2)自由贸易下,两国总需求为:

两国总供给为:

令V 国:

消费者剩余变化为:

可解得自给自足时V 国大米价格为0.8, 产量为

得,所以V 国出口量也等于M 国的进口量。

(3)如图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