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重庆大学国际金融与贸易之国际贸易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比较优势

【答案】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的基础并不限于劳动生产率上的绝对差别。只要各国之间存在着劳动生产率上的相对差别,就会出现生产成本和产品价格的相对差别,从而使各国在不同的产品上具有比较优势,使国际分工和国际贸易成为可能。根据李嘉图的比较优势贸易理论,每个国家都应集中生产并出口其具有“比较优势”的产品,进口其具有“比较劣势”的产品。

2. 产业政策

【答案】产业政策由于研究的角度不同,在国际上尚没有统一的定义,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将之理解为是各种指向产业的特定政策,即政府有关产业的一切政策的总和。其二将其理解为是弥补市场缺陷的政策。即当市场调节发生障碍时,由政府采取的一系列补救的政策。其三是将之理解为产业赶超政策,即工业后发国家为赶超工业先进国家而米取的政策总和。

3. 改善贸易条件论

【答案】改善贸易条件论是一种发展中国家的贸易保护理论,该理论认为:用増加关税等贸易保护的手段限制进口、减少需求可以降低进口商品的价格。由于贸易条件是出口商品的国际价格与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的比率,进口商品的国际价格降低可以使贸易条件得到改善,即同样数量的出口商品可以换回更多的进口商品,从而使整个国家获利。以改善贸易条件为依据进行贸易保护的最终目的是想从中获利,而获利的手段则是迫使别国降价,从别人的口袋里捞出一部分钱来充为己有,这种做法被称为“以邻为壑”。

4. 提供曲线

【答案】提供曲线是由马歇尔和艾奇沃斯提出的,它其实是相互需求曲线,表明一个国家为了进口一定量的商品,必须向其他国家出口一定量的商品,因此提供曲线即对应某一进口量愿意提供的出口量的轨迹。两个国家的提供曲线的交汇点所决定的价格,就是国际商品交换价格(交换比率)。

5. 劳动生产率

【答案】劳动生产率就是劳动者的生产效率,即指在一定的时间内,一定的劳动力,生产商品的数量。

6. 反倾销

【答案】反倾销是指对外国商品在本国市场上的倾销所采取的抵制措施。一般是对倾销的外国商品除征收一般进口税外,再增收附加税,使其不能廉价出售,此种附加税称为“反倾销税”。如美国政府规定:外国商品刚到岸价低于出厂价格时被认为商品倾销,立即采取反倾销措施。

7. 配置所得

【答案】“配置所得

”从贸易中获得的社会福利分别来自于“交换所得”与“专业化生产和分工所得”两个部分。前者是产品在消费领域的重新配置所得,后者是资源在生产领域的更有效配置所得。在总体上,都可称为“配置所得”。

8. 不完全竞争

【答案】不完全竞争是指某些行业因具有经营规模越大,经济效益越好,边际成本不断下降,规模报酬递增的特点,而可能为少数企业所控制,从而产生垄断现象。它一般是指除完全竞争以外、有外在力量控制的市场情况。不完全竞争可以分为垄断竞争

垄断

和完全垄断寡头

三种。垄断竞争是指许多厂商生产和销售有差别的同类产品,市场中既有竞争因素又有垄断因素存在的市场结构。寡头垄断是指少数几个厂商控

制着整个市场中的生产和销售的市场结构。完全垄断是指整个行业中只有一个生产者的市场结构。

二、思考题

9. 画图说明加入关税同盟后一国福利水平反而下降了的情况。

【答案】假设世界上有A 、B 、C 三个国家,都生产某一相同产品,但三国的生产成本各不相同。现以A 国为讨论对象。如图所示,

B 、C 两国的生产成本是固定的,

本低于B 国。

表示A 国的供给曲线,表示A 国的需求曲线。假设两条直线分别表示B 、C 两国的生产成本,其中C 国成

在组成关税同盟之前,A 国对来自B 、C 两国的商品征收相同的关税假设A 国是一小国,征收关税之后,B 、C 两国的相同产品若在A 国销售,价格分别为

很显然,B 国的产品

价格要高于C 国,故A 国只会从C 国进口,而不会从B 国进口。假设A 国与B 国组成关税同盟,组成关税同盟后的共同对外关税假设仍为t , 即组成关税同盟后,A 国对来自B 国的进口产品不再征收关税,但对来自C 国的进口产品仍征收关税t 这样,B 国产品在A 国的销售价格现为

所以B 国取代C 国,成为A 国的供给者。

从图可知,加入关税同盟后,进口国A 国消费者剩余增加

国的净福利效应为:

其中,b+d贸易创造的福利效应,e 为贸易转移的福利效应。

若如图所示,则加入关税同盟后一国福利水平反而下降。

10.假设墨西哥是劳动力充裕的国家,美国是资本充裕的国家。北美自由贸易协定签订后,美国的资本大量到墨西哥投资。请用局部均衡的方法分析美国和墨西哥两国资本市场各方的利益变动。墨西哥是否从吸引美国资本中获得利益?美国呢?

【答案】由图可知,墨西哥的资本供应方损失a ,资本需求方获利为a+6,墨西哥总获利为b 。由美国流动到墨西哥的资本获利至少是d+e。假如把流动资本收益算入美国,则美国总收益至少为e 。

生产者剩余减少c 。另外,原来从C 国进口的关税收入《+6现在因为改从同盟国进口而丧失。综合起来,关税同盟对A 低于

从资本输出国角度看,美国到墨西哥投资,使得美国本国国内的资本变得相对稀缺,即资本

,资本收益增加。美国资本供应方获利为c ,资本需求方损失为c+d,美国总供给曲线左移(图)

损失为d 对美国(输出国)工人而言,本国资本的外流,会减少他们的工作机会,使本国劳动力的平均工资下降。从整体来看,资本的收益会大于劳动力是损失,整个社会从资本流动中获得净收益。

从资本输入国角度看,得益的是劳动者。资本和技术的流入使就业水平和劳动生产率的得到提高,劳动力收益增加。另一方面,外来资本的流入会使国内原有的资本收益率下降。如图,由于资本的流入,使得墨西哥国内资本供给増加,导致资本的收益降低。墨西哥的资本供应方损失,资本需求方获利为a+b, 墨西哥总获利为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