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大学音乐学院629综合考试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选择题

1. 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朱权编印的( )。

A. 《弦索备考》

B. 《神奇秘谱》

C. 《乐府传声》

D. 《溪山琴况》

【答案】B

【解析】我国最早刊印的古琴曲集是朱权编印的《神奇秘谱》,这部曲集中收录了《广陵散》等多首传世之作。

2. 工尺谱系用七个汉字及变体来标记音高的记谱方法,其中“六”字代表的音名是( )。

A.3

B.4

C.5

D.6

【答案】C

【解析】近代常见的工尺谱,一般用合、四、一、上、尺、工、凡、六、五、乙等字样作为表示音高(同时也是唱名)的基本符号,可相当于sol 、la 、si 、do 、re 、mi 、fa (或升Fa )、sol 、la 、si 。同音名高八度,则可将谱字末笔向上挑,或加偏旁亻,如上字的高八度写作上或仩。反之,同音名低八度,则可将谱字的末笔向下撇,如凡、工等。若高两个八度则末笔双挑或加偏旁彳,如上。若低两个八度则末笔双撇,如上。

3. 以下论著为段安节所著的为( )。

A. 《乐书要录》

B. 《教坊记》

C. 《羯鼓录》

D. 《乐府杂录》

【答案】D

【解析】段安节是唐初名将段志玄的后裔。段志玄仕隋为太原司法书佐,其三世孙段文昌即段安节的祖父,唐穆宗时官至宰相。他撰作《乐府杂录》的宗旨在于“吁天降神”,“移风易俗”“重翻曲调”,说他自己“以幼少即好音律,故得生少宫商,亦似闻见数多,稍能记忆”。尝见《教坊记》,亦未周详,以耳目所接,编成《乐府杂录》一卷。

4. 《白石道人歌曲》中收录有两首古曲,一首为《霓裳中序第一》,另外一首的名称是( )。

A. 《醉吟商小品》

B. 《古怨》

C. 《越九歌》

D. 《玉梅令》

【答案】A

【解析】《白石道人歌曲》一称《白石词》,是中国宋代姜夔(人称白石道人)所作的汉族词曲谱集。词调17首中,《醉吟商小品》和《霓裳中序第一》是传统大曲的摘篇,《玉梅令》是范成大的作品,其余皆是白石自度曲。

5. “八佾舞于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是孔子针对下列哪位的行为而发出的感慨( )。

A. 季桓子

B. 王子朝

C. 魏文侯

D. 齐景公

【答案】A

【解析】《论语·八佾》:孔子谓季氏,“八佾舞龄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

6. 我国第一部较系统地总结了“儒家音乐思想”的论著是( )。

A. 《乐记》

B. 《乐论》

C. 《声无哀乐论》

D. 《梦溪笔谈》

【答案】A

【解析】《乐记》继承与发展了孔子以来儒家关于音乐的特征、乐教的功用以及内容与形式、美与善、礼和乐等关系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系统的音乐教育思想的论著,至今仍未失去其灿烂的光辉。

7. 以下论著为阮籍所著的是( )。

A. 《乐记》

B. 《乐论》

C. 《琴赋》

D. 《声无哀乐论》

【答案】B

【解析】阮籍音乐理论著作有《乐论》。主要观点是“律吕协则阴阳和,音声适而万物类”,强调圣人作乐为的是“自然之道”,这便是“乾坤易简,故雅乐不烦。道德平澹,故五声无味。不烦则

阴阳自通,无味则百物自乐”,具有老庄思想。

8. 《声无哀乐论》的作者是( )。

A. 阮籍

B. 嵇康

C. 阮成

D. 蔡琰

【答案】B

【解析】嵇康的《声无哀乐论》不仅仅讨论了音乐有无哀乐、音乐能否移风易俗,还涉及音乐美学上的一系列重大问题,即音乐的本体与本质问题,音乐鉴赏中的声、情关系问题,音乐的功能问题等,提出了“声无哀乐”的观点,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音响,哀乐是人们的精神被触动后产生的感情,两者并无因果关系,“心之与声,明为二物”。

9. 中国古代歌曲《满江红》是歌颂( )的歌曲。

A. 屈原

B. 岳飞

C. 李自成

D. 林则徐

【答案】B

【解析】满江红,著名的词牌名之一。《满江红·怒发冲冠》是南宋抗金大英雄岳飞创作的一首词。此词是脍炙人口的名篇。它表现了作者抗击金兵、收复故土、统一祖国的强烈的爱国精神,流传很广,深受人民的喜爱。

10.《霓裳羽衣舞》是我国( )代著名舞蹈作品。

A. 汉

B. 唐

C. 宋

D. 元

【答案】B

【解析】《霓裳羽衣舞》相传为唐玄宗作曲,安史之乱后失传,是唐朝大曲中的精品,唐歌舞的集大成之作,无愧于音乐舞蹈史上的一颗璀璨的明珠。

二、简答题

11.简述诗经。

【答案】《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是春秋末年产生的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现存305篇,简称“诗三百”,收集了从西周初期到春秋末期共500多年间的各类诗歌作品。这些作品都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