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民族民间音乐研究所632中外音乐史之中国古代音乐史稿考研题库

  摘要

一、选择题

1. 《弦索备考》的作者是( )。

A. 徐祺

B. 允禄

C. 叶堂

D. 荣斋

【答案】D

【解析】《弦索备考》是中国器乐合奏曲谱集。清代蒙古族文人荣斋编。

2. 魏长生是乾隆年间杰出的_____花旦演员。

A. 昆腔

B. 梆子腔

C. 海盐腔

D. 弋阳腔

【答案】B

3. 乐律学家蔡元定为以下哪个朝代的人物( )。

A. 北宋

B. 南宋

C. 元代

D. 明代

【答案】B

【解析】蔡元定,字季通,世称西山先生,建宁府建阳县(今属福建)人,蔡发之子。南宋著名理学家、律吕学家、堪舆学家,朱熹理学的主要创建者之一,被誉为“朱门领袖”、“闽学干城”。

4. 元人记录当代作家作品的唯一著作是( )。

A. 《南词引证》

B. 《闲情偶寄》

C. 《录鬼簿》

D. 《南词叙录》

【答案】C

【解析】《录鬼簿》,元钟嗣成著。《录鬼簿》大约成书于元至顺元年,记录了自金代末年到元朝中

期的杂剧、散曲艺人等80余人。有生平简录、作品目录,甚至带有自己思想痕迹的简评,如把关汉卿列在首位,对郑德辉颇有微辞:“惜乎所作,贪于徘谐,未免多于斧凿。”后来作过两次修订,扩充为2卷,所录152人,作品名目400多种,书中人物分为七类。

5. “三分损益法”最早记载于以下哪部著作中( )。

A. 《国语》

B. 《论语》

C. 《管子》

D. 《吕氏春秋》

【答案】C

【解析】三分损益法的记载最早见于《管子·地员篇》,只算到5个音,到《吕氏春秋·音律篇》时,用此法已经算全了十二律的长度规范。

6. 元杂剧的演出形式由“曲”、“宾白”和( )三部分组成。

A. 科

B. 唱

C. 念

D. 做

【答案】A

【解析】杂剧的舞台演出由唱、白、科三部分组成。唱是杂剧的主要部分。白,即宾白,是剧中人的说白。剧本还规定了主要动作、表情和舞台效果,叫作“科”。

7. 以表现蔡文姬悲苦命运为内容的琴曲是( )。

A. 《酒狂》

B. 《坐愁》

C. 《幽兰》

D. 《胡笳十八拍》

【答案】D

【解析】汉末大乱,连年烽火,蔡文姬在逃难中被匈奴所掳,流落塞外,后来与左贤王结成夫妻,生了两个儿女。在塞外她度过了十二个春秋,但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故乡。曹操平定了中原,与匈奴修好,派使节用重金赎回文姬,于是她写下了著名长诗《胡笳十八拍》,叙述了自己一生不幸的遭遇。琴曲中有《人胡笳》、《小胡笳》、《胡笳十八拍》琴歌等版本。曲调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反映了蔡文姬思念故乡而又不忍骨肉分离的极端矛盾的痛苦心情。音乐委婉悲伤,撕裂肝肠。

8. “七部乐”设立于以下哪个朝代( )。

A. 隋代

B. 唐代

C. 宋代

D. 元代

【答案】A

【解析】隋文帝极重视音乐,文帝开皇初(约581~585)制七部乐:(1)《国伎》、(2)《清商伎》、

(3)《高丽伎》、(4)《天竺伎》、(5)《安国伎》、(6)《龟兹伎》、(7)《文康伎》(即(礼毕))。大业七年,隋炀帝在七部乐之上扩设《九部乐》。

9. 西安鼓乐所使用的乐谱属于以下哪种谱式( )。

A. 燕乐半字谱

B. 工尺谱

C. 简谱

D. 宋代俗字谱

【答案】D

【解析】现存清乾隆二十八年西安鼓乐手抄谱珍藏本的谱字与宋代姜夔十七首自度曲所用的谱字基本相同. 由此证明这一珍藏本历史久远,是明清以来已渐在全国失传的俗字乐谱。

10.我国第一部较系统地总结了“儒家音乐思想”的论著是( )。

A. 《乐记》

B. 《乐论》

C. 《声无哀乐论》

D. 《梦溪笔谈》

【答案】A

【解析】《乐记》继承与发展了孔子以来儒家关于音乐的特征、乐教的功用以及内容与形式、美与善、礼和乐等关系的思想,是中国古代最重要、最系统的音乐教育思想的论著,至今仍未失去其灿烂的光辉。

二、简答题

11.什么叫“八音”? 每类举出两种乐器。

【答案】“八音”是我国周代按制造材料的性质创设的乐器分类方法。这是我国音乐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八音”为金、石、土、革,丝、木、匏、竹。金类乐器:钟、饶; 石类乐器:磬、鸣球; 土类乐器:埙、缶;革类乐器:鼓、建鼓;丝类乐器:琴、瑟;木类乐器:木鱼、梆子:匏类乐器:笙、竽;竹类乐器:箫、笛。

12.明清时期器乐的发展情况怎样? 与历代相比有什么特点?

【答案】明清时期,古琴音乐得到更进一步的发展。各地琴人因受民间音乐、地方语言诸因素的影响,形成了各自的风格,产生了不同的流派。各流派有自己的曲目、刊本,有各自的审美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