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6年北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综合(理论)之新编艺术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摘要

目录

2016年北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综合(理论)之新编艺术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一) . 2 2016年北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综合(理论)之新编艺术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二) 12 2016年北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综合(理论)之新编艺术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三) 21 2016年北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综合(理论)之新编艺术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四) 28 2016年北华大学美术学院专业综合(理论)之新编艺术概论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五) 36

一、名词解释

1. 浪漫主义音乐

【答案】浪漫主义音乐是萌芽于18世纪末,形成于19世纪初的音乐创作思潮。这期间的欧洲是政治风云变幻频繁的时代,反映在艺术领域里,便产生了一种幻想式的、乌托邦性质的浪漫主义学派。在音乐上,它的艺术主旨是表现个人情感和幻想,尤其强调个人的主观体验。浪漫主义音乐家热衷于反映内心最强烈的爱情主题,倾心于带有自传性质的忧郁和孤独精神:在描绘自然景色及现实形象时,更强调主观色彩的表现。

2. 数字艺术

【答案】数字艺术,又称“数字化的艺术”,是以数字技术为载体,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的艺术,其作品一般在创作过程中全面或者部分使用数字技术手段。数字艺术包括:①交互媒体设计,是指以互动媒体为载体的设计。例如以万维网为载体的网页设计、网络游戏设计,以手机为载体的彩信设计、WAP 设计、手机游戏设计等; ②数字影像艺术,包括数字动画、DV 电影、数字影视广告和片头等; ③虚拟现实设计,是指数字博物馆、数字商城这一类虚拟空间设计:④新媒体艺术,是以数字技术为手段和材料的纯艺术形式,它与传统美术、雕塑相对应。

3. 意在笔先

【答案】意在笔先是指艺术家在下笔前须先有充分的审美思维活动和立意,意在笔先又称“意在笔前”、“意存笔前”。传言王维所作《画学秘诀》:“凡画山水,意在笔先”; 清代画家方薰将“意”与风格相联系,认为“意”具有奇、高、深、远等特点,因此作品应具有相应的风格。

4. 自然主义

【答案】自然主义是19世纪后半期的一种文艺创作思潮。自然主义以孔德的实证主义哲学和泰纳的实证主义美学为理论基础,其本质在于表面地描绘现实的个别现象,轻视艺术的概括,拒绝对所描绘的事物作社会的、政治的、道德的和美学的评价。作为创作方法,自然主义追求绝对的客观性,崇尚单纯地描摹自然,着重对现实生活的表面现象作记录式的写照,并企图以自然规律特别是生物学规律解释人和人类社会。在文学艺术上,以“按照事物本来的样子去摹仿”作为出发点的自然主义创作倾向,同现实主义创作倾向一样源远流长。

5. 艺术史

【答案】艺术史是指艺术发展的历史。艺术的发展是有规律的,探讨艺术发展的规律是艺术理论的重要任务。艺术发展的规律包括:①艺术发展的模式,是指揭示艺术发展的客观过程,阐释

艺术发展的昨天、今天与明天之间的联系;②艺术发展的动力,是指探究艺术发展的原因,阐释艺术作品与社会发展原因的关系。

6. 绘画

【答案】绘画是以线条、色彩、块面等造型艺术手段,塑造具有一定内涵和意味的平面视觉形象的艺术样式。它在美术门类中应用最为广泛,并且居于基础地位。绘画可以由创作主体根据自己的经验,描绘出取材于社会和自然的一切可视形象。在照相术发明以前的漫长岁月里,绘画是用直观形象记录和反映现实的主要手段。绘画是造型艺术中最为自由的一种类型,题材极为广泛。因使用的物质材料和技法不同,分为许多品种,其中主要的是油画、水墨画、版画等。

7. 材美工巧

【答案】“材美工巧”出自中国古代工艺设计的典籍《考工记》:“天有时,地有气,材有美,工有巧。合此四者,然后可以为良。”这里指明了设计和制作工艺精品的四个条件。其中“材美”是指制作工艺品的材料要优良精美,“工巧”是指制作工艺要精湛巧妙,只有这样才能制作出精良的工艺品。

8. 崇高

【答案】崇高是指人与社会、人与自然在矛盾冲突中克服矛盾所呈现的自由,美处于主客体的矛盾激化中。它具有一种压倒一切的强大力量,是一种不可阻遏的强劲的气势。在形式上往往表现为一种粗犷、激荡、刚健、雄伟的特征,给人以惊心动魄的审美感受。

二、简答题

9. 如何理解结构性特征对于文学作品的重要意义。

【答案】结构是对文学作品中各个组成部分的整体安排,它是文学作品的内部联系和构成的方式。对于文学作品来讲,结构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甚至直接关系到整个作品的成败得失。

(1)结构之于戏剧影视文学作品

由于人物众多、情节复杂,再加上演出时间的限制,因而对剧情结构具有很高的要求。传统话剧一般要求具有开端、发展、高潮、结尾四个阶段,有的还要求剧作在时间、地点、情节三个方面保持完整一致。电影剧作的结构方式更是多种多样,除了传统的戏剧式结构外,还出现了纪实性结构、情绪结构等多种新的剧情结构类型。对于长篇小说来说,结构的重要性也显得非常突出。

(2)结构之于小说文学作品

在小说中,人物、情节、环境这三个基本要素怎样才能被有机地组织在一起,完全取决于结构方式:作品中各个人物的命运遭遇,各条情节线索或插曲的安排,以及各种环境场面的布置等,都有赖于结构来进行处理。中、短篇小说和诗歌、散文等,也同样需要以结构为重要手段使作品形成有机整体。

(3)结构之于诗歌作品

以诗歌为例,无论是中国还是西方的格律诗,在音韵、句式、行数、字数上都有严格的规定。如五绝、七绝都是四句,但分别是五字和七字; 而五律、七律则都是八句,每句分别是五字和七字。欧洲的十四行诗也是一种格律严谨的抒情诗体,以十四行为一首诗的单位,在韵脚格式上也有具体的规定。

总之,无论是戏剧文学、影视文学、小说还是诗歌,任何文学作品都离不开结构,结构是构成文学作品有机整体的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

10.结合第一章的有关内容,试论艺术美。

【答案】(1)艺术美的根源

①艺术美是现实美在艺术家头脑中反映的产物

就艺术美与现实美的关系而言,现实美是第一性的,艺术美是第二性的。现实美是人类社会生活中现实事物的美,是不以人的主观意识为转移的客观存在。艺术美是现实美的反映、深化和升华,是人的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的审美创造。

②现实生活是艺术作品艺术美的源泉

现实生活是人类社会多种生活(政治生活、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精神生活、情感生活等等)的相互渗透、相互联系的现实整体。从价值上来说,它既包含着真善美,也有假恶丑。从时间上来说,就是它的当代性,即包含着过去和未来时间维度的当代性。每个时代都有其自身的当代性。现实生活的当代性是它有着自己历史时期的根本问题、主要趋势和特殊矛盾。

③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来自自然界的美

印象派美术作品中的光与色,中国山水画中意境的特定美感都是艺术家们研究自然,“外师造化”,“行万里路”的结果。所以,艺术作品中的艺术美从根本上说,来源于人类的现实生活,来自对大自然的深切感受,是艺术家对社会生活和自然界的审美体验和审美认识的物化形态。

(2)艺术美的条件

①艺术内容与艺术形式的完美统一是艺术作品艺术美的必要条件

美的艺术作品必须是完整的,其内容与形式必须是和谐的、统一的。内容与形式的任何不协调、不适应以至相分裂,都会破坏艺术作品的完整,当然更谈不上艺术作品的艺术美。

②作品的意蕴、意境、风格与格调

一件艺术作品若能创造出一种意境,也就是能够描绘出现实的活生生的情景,做到情景交融,就会有一定吸引人的力量; 而若能创造出一种风格,也就是能够表现出与独特的意境相应的气派,就能加深欣赏者的印象和感动,这样的作品就具备了艺术美的条件。

③艺术作品的艺术美是真、善、美三位一体的

真是艺术美的基础,善是艺术美的前提。一切创造了艺术美的作品,都必定以其鲜明生动的艺术形象充分地表现出社会生活的真理,同时又都突出地体现出艺术家真挚的思想感情和个性的善。

(3)艺术美的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