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河北大学政法学院647公共管理学考研仿真模拟五套题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回归分析

【答案】回归分析法是在掌握大量观察数据的基础上,利用数理统计方法建立因变量与自变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函数表达式。这是一种从事物因果关系出发进行顶测的方法。在操作中,根据统计资料求得因果关系的相关系数,相关系数越大,因果关系越密切。通过相关系数就可确定回归方程,预测今后事物发展的趋势。

2. 社会问题

【答案】社会问题是指在政治、经济和文化等各个领域,当两个以上或很多人的期望与实际状态出现差距时,问题就超出了个人的界限,呈现出团体性或社会性,涉及到具有组织共享性的团体利益和具有社会分享性的社会利益,就需要通过团体协商、公共选择等机制来加以解决的问题。

3. 政治社会化

【答案】政治社会化是指人们在特定的政治关系中,通过社会政治生活和政治实践活动,逐步获得政治知识和能力,形成和改变自己的政治心理和政治思想的能动过程。政治社会化具有以下特征:①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从事政治实践的过程; ②政治社会化是人们成长为政治人的过程; ③政治社会化是人们认识政治和政治文化的传习过程的统一; ④政治社会化是人们主客观相互作用和不同政治社会化阶段相互作用的过程; ⑤具有手段性的特点。政治社会化,是社会生活和政治权力通过特定的方式和途径养成社会成员权威人格和权利人格,从而形成思想文化的政治认同和道德权利的途径。政治社会化是特定社会政治关系的心理和精神的反映。

4. 效用分析

【答案】效用分析是风险型决策的基本方法之一,是指利用效用价值的理论和方法,对风险和收益进行比较,从而进行决策的方法。在一般的决策问题中,决策者对方一案的选择通常是比较不同方案的期望货币收益值的大小,然后选择其中的较大者为最佳方案。但在许多场合,情况井不是这样,最佳方案的选择往往因决策者的价值判断不同而异。在不同风险的情况下,对同等收益,决策可能不同; 在同等风险的情况下,不同的人对待风险的态度也不同,其决策也将不同。

5. 政策评估

【答案】政策评估是依据一定的标准和程序,对政策的效益、效率及价值进行判断的一种政治行为,目的在于取得有关这些方面的信息,作为决定政策变化,政策改进和制定政策的依据。

政策评估是政策过程的一个重要环节。只有通过政策评估,人们才能够判断一项政策是否收到了预期效果,从而决定这项政策是应该继续、调整还是终结,同时通过政策评估,还可以总结政策执行的经验教训。

6. 系统决策模型

【答案】系统决策模型是由美国政治学家D. 伊斯顿提出来的一个决策分析模型。他针对传统政治学单纯从制度的静态分析进行研究所存在的问题,提出动态的、研究政府运行过程的政治系统论。伊斯顿认为:

(1)政治系统是指相对关联的结构与过程所形成的团体,其功能在于为某一个社会提供权威性的价值分配。作为一个系统,它为了适应外在环境所产生的环境压力,必须随时采取对应措施,作出必要的决策。

(2)环境中所产生的影响政治系统稳定的压力为投入; 环境则是指被界定为政治系统的界线之外的任何条件或情境。

(3)政治系统的产出是系统的权威性价值分配,以及这些分配所构成的公共政策。系统决策模型视公共政策为政治系统的一种产出。系统概念的内涵,为社会中一套可认明的制度与活动,其功能在于将需求转换成权威的决定,这个决定需要获取全社会的支持。同时系统的要素是相互关联的,可以不断地反应环境的压力,因为系统为了生存不得不适应环境的各种变迁。

总之,伊斯顿的系统分析模型从一个动态的视角,生动地描述了涉及政治决策过程的各种因素,即系统、环境、需求与支持的投入、转换过程、产出的政策以及反馈等,并且描述了这些因素在整个政治运行过程的位置,为科学地认识政治过程提供了一套有效的概念工具。

二、简答题

7. 全面的公共危机管理战略应包含哪些主要内容?

【答案】全面的危机管理战略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方面:

①把危机管理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之中。在此基础上。制定国家危机管理的战略、政策和规划

a. 将危机管理同经济的发展结合起来;

h 把危机管理同资源和环境保护结合起来;

c. 把危机管理和文化发展结合起来;

d. 把危机管理同以人为中心的发展结合起来;

e. 把危机管理同政治和法制的发展结合起来;

f. 把危机管理同社会基础设施的发展结合起来。要把危机管理的策略有机地整合到国家方方面面的可持续发展的战略之中。国家应考虑制定危机管理的战略和政策,以阐明国家危机管理的目标和基本的政策选择。危机管理的政策要涉及危机的评价、危机的预防、危机的准备、危机的回应、危机后的恢复和重建等各个方面。

②建立和完善政府危机管理的组织体系和机构

把危机管理的职能整合到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的职能体系之中,整合到各级政府和各个政府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中并建立统一领导、分工协调的危机管理体制是十分必要的。我国在中央政府建立高层次的危机管理的领导、指挥和协凋机构。这‘机构的职能有:

a. 制定危机管理的战略、政策和规划;

b. 进行危机信息管理;

c. 进行危机风险的评估;

d. 在非危机时期,负责危机的预防和预警工作;

e. 在危机发生期间,负责领导与协调工作;

f. 负责危机管理的监督管理工作;

g. 对政府管理者和社会公众进行危机管理的教育和培训等。

③制定井完善国家危机管理的法律、法规和规章体系

我国的法律法规体系尚小完整,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我国宪法没有关于危机状态或者紧急状态的规定; 我国尚没有一部完整的危机或者紧急状态管理法。加快法制建设应:

a. 要在宪法中对紧急状态、紧急状态的确认、紧急状态的实施、政府紧急管理权等做出规定; b. 制定统一的“紧急状态管理法”,统一的紧急状态管理法应该就下列主要问题做出明确的规定:紧急状态的确认和宣布;

c. 政府的紧急管理权; 政府在紧急状态下的回应措施; 紧急状态下的法律责任等;

d. 最后,制定、完善管理和应对各种各样的危机或者紧急突发事件的专门法律、法规。

④为政府的危机管理提供充分的物质和财政资源支持

a. 各级人民政府要把危机管理的预算纳入政府的预算体系之中;

b. 政府有必要设立必要的专项基金,用于应对各种突发事件和危机,并且建立监督的制度和程序以保证基金的合法、合理及有效的使用。政府有必要建立完善各种战略性资源的储备制度;

c. 建立资源目录,以便在关键时期有效地调动资源;

d. 对危机状态下资源的征用问题加以立法。

⑤建立政府危机管理的信息系统和决策支持系统

政府的危机管理,必须建立在准确、全面、适时的信息基础之上; 政府危机管理的政策制定、危机决策离不开决策支持系统的支持。因此,完善的信息管理对于危机管理能力的提高至关重要。危机管理信息和决策支持系统包括:资料库、知识系统、规范模型、危机的预警系统、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平台等。要把现代信息技术运用于政府的危机管理之中,透过科技的力量,提高政府危机管理的能力。

⑥建立有效的危机管理的沟通机制

a. 明智地、及时地进行信息沟通,即使不能防止危机的发生,也可以控制危机及其影响; b. 良好的信息沟通,可以加强反危机的协调工作;

c. 良好的沟通可以防止信息的误传和谣言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