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近几年来,国内从事杜连史研究的通知写了不少研究列宁新经济政策理论和实践的文章,对列宁这一重要思想和苏联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的这一重要阶段,发表了许多和有见地的看法,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这对于纠正过去那种仅仅按照《联共(布)当时简明教程》的教条理解苏联历史,对于实事求是地总结苏联的历史经验,都是一个大好的开端。 笔者从这些论文中得到了不少启发,同时也觉得,对这个问题的研究似乎还应在扩大视野,应把新经济政策同列宁在俄国这样一个小生产占优势的国家探索走向社会主义道路的整个发展过程联系起来去考察。 我们暂且不说托夫勒(《第三次浪潮》的作者)及奈斯比特(《大趋势》的作者)等人对未来世界的估计是否有道理,而今从他们所指出的人类社会曾有一个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一点而论,应该说是有一定的历史事实作根据的。 从十五、十六世纪起,人类历史就开始了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在欧美一些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这一过渡是同资本主义的建立同时完成的。俄国虽然从上一世纪就开始了近代工业化的进程,但直到十月革命前还未完成这一过渡,农民的土地问题还没得到彻底的解决,于是这一过渡就同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结合起来,这种特殊的结合给俄国的革命者提出了一个崭新的问题:怎样在一个小生产如汪洋的大海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将一个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引向大工业为基础的社会主义? 从某种意义上讲,列宁的一生就是在探索这一问题。 列宁对小生产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复杂的发展变化过程。本文试图以历史的考察方法来研究这一过程,是我们对所要研究的问题还可以理解得更深一步,同时也将列宁的思想理解得更准确。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