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830教育管理学考研冲刺密押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你认为应该如何提高教育督导评估的科学性?

【答案】在教育督导实践中,应该充分利用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改进教育督导工作,为改善教育管理,实施教育改革提供依据。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应符合以下要求:

(1)应强调“整体性”、综合性

从影响教育活动及其效果的因素上看,总是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作用的结果。学校中进行评价活动,除了把教师的教学、学生的成绩作为评价的中心外,还应对教学领导组织、教师组织、学生集体、资料设备、学校文化、家庭和学校与所在地区的关系等情境因素进行评价。另外,学校教育质量如何,并不是某位教师教学才能的产物,而是全体教师、职工、领导等整体作用的结果。因此应以全体教职工领导的合作程度作为教育评价的主要标准。以上就是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所强调的“整体性”、综合性的内容所在。

(2)需建立有效的评价标准

评价需要建立有效的评价标准,确定评价标准是进行评价活动的前提。而评价标准科学与否,有效性如何,直接影响评价结果的客观性、准确性、可信度。有效的评价标准是:

①和教育目标相符合,即必须体现教育工作的社会主义方向和教育方针、培养目标的要求。反映评价对象的目标、任务应达到的水准。

②能反映教育工作的客观规律,以体现它的客观性和科学性。

③要切实可行,即标准要定的适当,不宜过高或过低。

④明确具体,各项评价指标要有准确的科学含义。

(3)既要重视终结性评价功能,更要重视形成性评价功能

终结性教育评价是针对教育结果对其价值作出判断,是活动后的评价,重在评价对象的工作结果。教育评价在一定意义上讲就是要衡量目标达到的程度,所以必须重视终结性教育评价。教育活动结果是在教育工作过程中形成的,工作过程如何,决定了工作的结果,所以科学有效的教育评价更应突出强调形成性教育评价,这是当前世界教育评价活动的发展趋势。

(4)应采用合作的方式

这是从参加教育评价活动卞体而谈的。由于教育评价项目一般都是综合性的,另外,为了增加评价的民卞程度,应该由评价对象、督导人员、同行、有关专家及社会有关人士共同参与。这不仅关系到评价的技术问题,而且涉及到被评价者与评价者的感情交流问题。

(5)应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教育是一项非常复杂的活动,就目前的状况来讲,尚米充分揭示教育活动中各种因素的关系及其相互间的数量关系,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片面的追求定量分析,而应把定量与定性分析结合起来,也就是把客观的统计测量处理方法与带有主观因素的描述分析方法结合起来。

2. 有哪几种基木的组织理论,其内容要点是什么?

【答案】(1)古典组织理论

古典组织理论又称经典组织理论,它产生于资本主义工业化初期。这一理论体系最初的理论表述出现在经济学家亚当·斯密的《国民财富的性质和原因的研究》这一论著里。后来马克斯·韦伯在研究商业、政治和宗教组织的基础上,写出《社会组织与经济组织理论》一书,提出了完全按照理性建立起来的理想化的、高效率的组织模式,这种组织模式的基本特点包括:

①建立专业分工,把组织的全部活动划分为若干基本作业,作为公务分给组织成员。专业化的分工可以使工作规范化,提高效率。

②形成等级化的指挥系统。各种公职和职务都按照职权组织起来,每一职位有明文规定的权利和义务。

③理性地进行人事行政,人员的任用完全根据职务的要求,规定每一职位从业人员必须具备的能力范围,根据个人所具备的技术资格进行任命,通过考试来进行,所任用的人员要进行专业训练。

④组织中的人际关系非人格化,以埋性为准则,决策只受规章左右,不受个人情感影响。 ⑤建立稳定、详尽的规章制度和办事程序,这些组织纪律任何人都不能违犯,这是组织活动及其成果稳定、连续、可预测的基础。

⑥管理人员有固定的薪金和明文规定的升迁制度。

⑦建立文牍制度。对所有正式决定都要作记录,这样使工作正规化,可以核查,从而避免决策个人化、随意化。

(2)人际关系组织理论

人际关系的组织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梅奥于20世纪20年代末期在西方电器公司的霍桑工厂进行实验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后来经过西蒙等管理学家充实发展而成为行为科学的组织理论。这一学派先后提出的主要组织观点有:

①人是组织的主导因素,人控制着组织活动各种要素的运作。人是社会的人,在生产效率的决定因素中,逻辑的因素远不如感情因索重要。

②组织建设和工作任务分派要考虑人的需要和特点。

③建立新的权威概念和领导能力概念,以上下级的协作态度和协作制度为基础建设起新的组织秩序,用信息沟通代替指挥监督,领导者以与下级平等的身份来协调工作,使被领导者心悦诚服地协助工作,完成任务。

④重视和推动非正式组织发挥积极作用。正式组织与非正式组织是互相依存的,非正式组织对组织目标的实现有很大影响。

(3)社会系统理论

社会系统学派是管理学的一个重要流派,其代表人物巴纳德将科学管理理论和行为科学流派理论联系到一起。在对组织进行分析的方法上,这一流派不像前面两个流派那样宏观、简单,而是分析组织中起作用的力量的种类和性质,以及它们互相作用的方式,因而更深刻、更具有实践性。这一学派的主要观点包括:

①将组织看作活动的协作系统,认为社会就是一个巨大的协作系统,任何组织都是这个系统中的一个部分,而不是由有限成员组成的孤立系统,人与人、组织与组织只有在协作中才能发挥作用,一个协作系统的效率尺度就是它满足其成员需要,从而使他们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奋斗的能力。

②协作系统具有三个基本要素:使个人行为非个人化的协作意愿、所有成员共识的一致目标和有效的信息联系。

③十分重视非正式组织的作用,认为它与正式组织之间相互创造条件,在某些方面对正式组织产生积极影响。

(4)现代权变的组织理论

现代权变的组织理论是建立在系统理论基础之上的组织理论。古典组织理论对组织进行分析的一个前提是将组织看作封闭的、机械的、决定论的系统,而从系统理论看,组织是开放的、有机的、权变的系统,它与环境之间存在着交换关系,要适应并在一定程度上改造环境。这一理论的主要观点包括:

①对不同的组织来说,环境是千差万别的; 即使对同一组织,环境也在不断变化。组织总在具体的环境下运行,没有一种适用于一切的组织结构模式,只有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与之相适应的组织结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②美国管理学家马奇认为,有七种基本因素对组织结构起着作用,即共有的价值观念、制度、领导作风、人员素质、工作技术特征、发展战略、外部环境,这些因素的复杂关系共同影响着组织的建设。

③美国管理专家卡斯特和罗森茨威格列举了运用权变法对组织进行分析的一些结论:当下列条件成立时,适用稳定的、集中性强的、等级关系严格的机械组织:目标规定详尽并持久; 技术连贯而稳定; 环境相对稳定; 决策有计划; 活动是例行公事,生产效率是主要目标。

在下列条件下,分权决策、低度正规化、重视横向协调的有机组织更合适:目标多样且不断变化; 技术复杂且在发展; 环境不稳定; 活动创新性较大; 决策中的灵活性和创造性较大。

3. 为什么西蒙教授说:“管理就是决策”?

【答案】西蒙是美国著名的经济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他提出管理就是决策的原因在于:

(1)管理的对象无论是改造一个旧系统或者建设一个新系统,它都表现为管理者依据一定的原理和方法,在特定的环境下,引导他人去行动,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合理的配置,以实现预定目标的行为。

(2)决策就是管理者或决策人为了实现预定目标,在客观条件的约束下,从两个以上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