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西华师范大学语言学概论(同等学力加试)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语音

【答案】语音是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有意义的声音。是有意义内容的语言成分的外部形式,或者说,是语言的物质外壳。语音同其他声音一样,产生于物体的颤动,具有物理属性; 语音是由人的发音器官发出的,还具有生理属性; 更重要的是,语音要表达一定的意义,于什么样的语音形式表达什么样的意义,必须是使用该语言的全体社会成员约定俗成的,所以语音又具有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语音的本质属性。

2. 音质

【答案】音质是指声音的特色,又称为音色。音色的差别主要决定于物体颤动所形成的音波波纹的曲折形式不同。的波形不同,所以音色也不同。造成不同音色的条件包括发音体不同、发音方法不同、发音时共鸣器的形状不同。一个音素代表一种音质,不同的音素代表不同的音质。了解音质的详细情况和它在语言中的作用,这是语音研究的首要任务。

二、简答题

3. 请举例说明近几年来网络词语的特点。

【答案】随着网络的发展,近几年来,网络词汇以其独有的特点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特点主要体现在:

(1)创新性

创新性是网络词语最大的特点。同传统的书面语言相比较,网络语言由于减少了外来的束缚,发挥了作者的自由性,往往在构思上更为巧妙,往往语出惊人、令人膛目,从而最大限度地反映出每个人在语言上的创造力。这种创造性体现在词汇上就是对己有词语的变异使用及新词新语的创造。如“灌水”,原指向容器中注水,在网络中则表示在网上发表长篇大论而又内容空洞、、“水分”含量高的文章; “恐龙”原指外形奇特的史前动物,网络语言中则指相貌丑陋的女性网民。

(2)形象性

在网络中,网民们还充分利用键盘上的符号,象形创制了许多极为生动形象且风趣幽默的表情和动作的图形,用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来模拟现实交际。网络语言的形象性还表现在一些形象的网络词语上。如把网民称为“网虫”,于是初级网民是“爬虫”,高级网民是“飞虫”。

(3)诙谐性

诙谐性是网络语言更为吸引人主动使用并进行传播的又一特点。网络常为有闲情人士所光顾,网民的相对年轻化更使网络语言充满活力,他们苦心构思出许多生动有趣的网络语言、营造出轻

松幽默的阅读氛围。如“菌男”、“霉女”是指相貌丑陋的男女。这两个词一方面与“俊男”、“美女”谐音,反其义而用之; 另一方面“菌”“霉”能立刻使人想到过期、变质的食物,都具有很强的反讽效果。

(4)经济性

由于网络交际所依赖的手段的特殊性,网络语言还具有明显的经济性特征。网络语言除用字节俭外,还尽量突破原有书写符号的局限、改变现有语言中某些词语形音义方面的约定俗成,创制了新的形音义的结合体,如字母词、数字词、图形符号等,其丰富性远远超过了传统的语言模式,并且靠这些简单的符号传达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内涵。

(5)粗俗化

在网络语言不断追求个性、不断创新的滚滚洪流中,还哨然涌动着一股小小的浊流:语言的粗俗化。如今的网络可以说充斥着粗俗、轻桃的语言,如“TMD (他妈的)、WBD (王八蛋)”等随处可见。

4. 语言间的相互影响主要有哪些表现? 它们在语言的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答案】(1)表现:语言间相互影响的范围非常广泛,包括语言间语言成分的吸收、结构规则的模仿、在另一种语言的影响下产生一些新的语言成分以及某一个或几个民族放弃自己的语言而选用另一民族的语言,等等。语言间的相互影响在同时运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语言的地区特别容易发生。

(2)作用:语言成分的相互吸收是语言间相互影响中的一种普遍现象。一般的情形,每一种语言都包含有一定数量的外来成分,其中包括外来的词、外来的音位、音节、构词词素和句子结构的规则等等。这些外来的东西一经吸收之后就逐渐成为本语言中自己的东西。这是丰富语言的一条途径。

5. 什么是“内部言语”? 它舆“外部言语”有什么关系?

【答案】(1)含义:言语有说出声来的言语和只有发音动作而不说出声来的言语的区别,前一种言语称作外部言语,后一种言语称作做内部言语。

(2)关系:无论是内部言语还是外部言语都是对某种语言的运用,所以内部言语与外部言语在本质上是一致的。但二者也有各自的恃点。内部言语往往不那么完整、连贯,而比外部言语粗糙、简略。从内部言语到外部言语还有一段距离。内部言语转化为外部言语的过程同时也就是一种整理思想的过程。

6. 简单说明来源于闪美特人字母的几种重要字母的情况。

【答案】公元前一千年左右,北方闪美特人的字母分成了三支。其中迎南字母和希腊字母向西传播,阿拉马字母向东流传。

(1)迈南字母:采用这支字母的文字现在大多成了无人使用的古文字。

(2)希腊字母:希腊人接受了闪美特人的字母以后,经过了一番创造性的改革,制成了在文

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希腊字母。

(3)阿拉马字母:阿拉马字母大约形成于公元前八世纪。它的“后裔”很多,现在的分歧也相当大,其中最重要的是阿拉伯字母。

7. 分析上面的句子的句法结构:“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 ”“走共同富裕的道路。”

【答案】(1)“世界人民大团结万岁”是主谓结构,由主谓纤构“世界人民大团结”充当主语,“万岁”充当谓语。而主语“世界人民大团结”由主谓结构“世界人民”和“大团结”构成。

(2)“走共同富裕的道路”是支配结构,由支配成分“走”和受支配成分“共同富裕的道路”构成,其中“共同富裕的道路”是限定结构。

8. 人类为什么要创造文字?

【答案】(1)文字起源于人类社会相当发达的时代,文字的出现,是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复杂的交际所提出来的要求

(2)社会不断地发展,随着较大的氏族公社和部落公社的形成,社会生活渐渐复杂起来。人们(特别是氏族或部落的领袖和长老们)需要记住本氏族或本部落的户口、财产、对外战争的情况、和其它氏族或部落订立的条约以及自己内部发生的大事,并且让后代子孙也知道自己祖先的历史; 同时人们还要把命令或是某些事情告诉远方的人。这样,只靠口说和心记就不行了,人们需要有一种方法把某些事情记下来(只是极简单、极粗略地记下来),帮助记忆,辅助口说的语言完成交际任务。

(3)古代人(或是现代落后的民族)经过长期的摸索,终于找到了记事的方法一一用实物记事和用图画记事。再后来,由于社会再进一步的发展,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更加丰富,社会交际的更加复杂,记事的实物和图画不再能满足人们的需要了,人们需要能代表语言、因而能把客观事物和思想精确而详细地记载下来的工具,也就是说需要真正的文字了。

9. 谈谈如何区分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

【答案】音质音位和非音质音位是两个相对的概念,二者的差别主要是其材料基础不同:

(1)音质音位

音质音位是以语素为材料,从音质的角度来分析的音位。音质音位分为元音音位、辅音音位。它们都是通过音质的不同起区别作用的。元音音质音位可以根据舌位的高低、前后和圆展来区分。例如/i/和/y/这两个音位,发音时由舌一位前后、高低、圆展与否决定,就是音质音位。辅音音位则可以根据发音部位和发音方法来区别。如/k/和/kh /是根据发音方法的不同来判断的。

(2)非音质音位

非音质音位是指具有区别词的语音形式的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以区别于山音素构成的音质音位。在语音中,音高、音强、音长也能区别语言单位的语音形式,从而起区别意义的作用,因此也能构成音位。这些非音质音位总是附着在语流中的某一音段(包括音节、音素等)上面,在语音线性序列中不占有一个时段,所以也称为超音段音位。非音质音位包括调位、重位和时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