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山东师范大学心理学院347心理学专业综合[专业学位]之心理测量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测验法的优点和缺点
【答案】心理测量是指根据一定的心理学理论,使用一定的操作程序,给人的行为定出一种数量化的价值。
(1)测验法的优点
①迅速。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迅速了解个人或群体的心理素质、潜在能力或各方面的指标,方便对大规模群体的资料搜集。
②比较科学。通过心理测验能够比较公平地进行人才选拔,使人们能够按照自身优势进行合理的职业规划,对个人的职业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③测验法的量表编制十分严谨,效果准确可靠。其编制过程一般经过标准化程序,因而量表的结构更合理,结果更有效。
④测验法是一种定量化程度很高的方法、施测容易控制,处理结果方便,大大提高研究效率。
(2)测验法的缺点
①由于目前的心理测验还不完善、信效度存在一定的不足,若使用不当,可能会给测试者造成一定的心理伤害。
②测验法难以揭示变量之间的因果关系,使用灵活性差。
③测验法对研究者有较高的要求,研究者需具备一定的专业知识,了解测验的相关情况,熟悉相关的测验技能。
④测验法难以排除一些人为因素的干扰。被试的文化程度、练习测验或经验、身体或情绪状态都会影响测验结果。
2. 请简要介绍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MMPI )。
【答案】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问卷介绍如下:
(1)量表简介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问卷(MMPI )是美国明尼苏达大学教授哈萨威和迈金利于20世纪40年代编制的,它是采用经验标准法编制自陈量表的典范。MMPI 的主要功能是测查个体的人格特点,判别精神病患者和正常者。MMPI 共包括566个自我报告的题目,实际上为550个,其中16个为重复题目。这些题目的内容涉及很广,包括身体体验、精神状态及对家庭、社会、婚姻、宗教、政治、法律的态度等26类问题,MMPI 题目要求被试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作出“是”“否”及“不作回答”三类反应。
(2)量表构成
MMPI 所有的题目组成了14个量表(10个临床量表和4个效度量表)。10个临床量表分别为疑病症、抑郁症、癔病、精神病态、男子气一女子气、妄想狂、精神衰弱、精神分裂、轻躁狂、社会内向。4个效度量表为说谎量表(L )、诈病量表(F )、校正量表(K )和疑问分数(Q )。效度量表是MMPI 的主要特色,它不是测验的效度指标,而是通过量表去识别不同的反应偏向和态度。
(3)量表使用
①施测方法
测验必须由受过专业训练的主试承担。主试须注意自己的态度,详细记录施测的过程,告诉被试个性无好坏之分,应诚实回答,且以目前的情况为准进行反应。MMPI 的测验无时间限制,正常成年人一般在45分钟左右可以完成。如果受测者在测验过程中出现焦躁不安的情绪以及表现出不耐烦,可以将问卷分几次做完。
MMPI 适用于16岁以上的成人,被试须具备小学以上的文化水平且没有影响测验结果的生理缺陷。
②计分方法
记分方法有两种。一种为机器记分,将答题卡放入光电阅读器内,自动计算出结果来,这种方法需要指定硬度的铅笔及固定型号的作答纸。另一种方法是模板记分,需借助14张模板(每个量表一章,Mf 量表男女各一张),每张模板上均有一定数量的与题号相应的记分圆洞。
③测量结果的解释
MMPI 对分数的解释通常有两种方法:
a. 简单的分量表分析
如某个分量表的T 分数大于70, 则表明该被试存在某种心理问题。然而,这种方法并不十分可靠。需要注意的是,MMPI 说明书中列举的人格特点只是一类人的共同的典型特点,而在具体解释某个人的分数时则需要持谨慎灵活的态度。这一原则也适用于其他人格量表。
b. 编码系统
编码系统来源于哈萨威和迈金利所提出的对MMPI 剖析图作完形分析的思想。现在通行的是采用简单的两点编码。这是源于临床上的发现,即患者的MMPI 剖析图往往会出现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高峰。两点编码即将出现最高分的两个量表的数字符号连结起来,分数稍高的写在前面。如12组合表示1量表得分高于2量表,而21组合则与之相反。两点编码具有可对换性,如上句提到的两个组合具有同一性的特征,1、2均为高峰。目前已经具备了较为完备的编码集,列举了编码的解释。这一方式也称为“双峰原则”。
(4)对MMPI 的评价
①优点
MMPI 是目前应用最广泛的人格测验之一,对临床确实有效。采用经验标准编制测验、使用效度量表以及分数解释的编码法等都给以后的测验编制提供了思路,从MMPI 的大量题目中还发
展了许多新的人格量表。
②不足
a. 常模由700名明尼苏达的正常成人得到,代表性差;
b.MMPI 过多使用病理名词,对正常人使用难免会带来不便;
c.MMPI 的题量过大,施测比较费时。
3. 解释受测者的心理测验分数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答案】测验分数的解释涉及两个问题:第一,如何看待测验分数的意义;第二,如何将测验分数的意义告知给受测试者。
在解释测验分数的意义时,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主试应充分了解测验的性质和功能,测验使用者必须具备心理测验的基本知识与概念。
(2)对导致测验结果原因的解释应慎重,谨防片面极端。为了能对分数作出有意义的解释,必须将个人在测验前的经历或背景因素考虑在内。
(3)必须充分估计测验的常模和效度的局限性,一定要依据从最相近的团体、最相匹配的情境中获得资料。
(4)解释分数应参考其他有关资料。测验分数不是了解学生的唯一资料,为正确了解其心理特质尚需参考其他有关资料。
(5)对测验分数的解释应以“一段分数”来解释,而不应以“特定的数值”来解释。倘若使用确切的分数,应说明这些分数不是精确的指标,而是我们对某人真实分数的大体估计。
对来自不同测验的分数不能直接加以比较。如需加以比较,必须将二者放在统一的尺度上。
4. 试比较各种导出分数的优缺点。
【答案】导出分数就是在原始分数转换的基础上,按照一定的规则,经过统计处理后获得的具有一定参照点和单位,且可以相互比较的分数。这种按某种规则将原始分数转化为导出分数的过程称作分数的转换。常用的导出分数有百分等级、标准分数、T 分数等。
(1)百分等级的优缺点
百分等级是应用最广的导出分数。一个原始分数的百分等级是指在一个群体的测验分数中,得分低于这个分数的人数的百分比。其优缺点为:
①优点:
a. 是一种相对位置量数,具有可比性,且具有易于计算、解释方便等优点,对一般教师、学生和家长而言,均能了解百分等级的意义,所以它较适用于不同的对象和性质不同的测验。
b. 百分等级不受原始分数分布状态的影响,即使分数分配不是正态的,也不会改变百分等级常模的解释能力。
②缺点:
a. 单位不等,尤其在分配的两个极端。
b. 百分等级只具有顺序性,而无法用它来说明不同被试之间分数差异的数量。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