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复旦大学新闻学院894媒介经营管理实务之公共关系学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概念题

1. 柬帖

【答案】柬帖是指在组织的日常交往中,当需要举办或参加某些如纪念、喜庆、奠基仪式等礼仪性的社交活动时,用来告知主办者或受邀请者的特定形式的通知。柬帖的文字要求是简单清晰,但又必须在简要的文字中表达出组织的色彩较浓的感情和意向。

2. 新闻发布

【答案】新闻发布是指组织由新闻发言人或相关人员用口语形式向新闻媒体报告或发布组织自身希望社会各界公众了解知晓的信息,它最常见的形式就是新闻发布会,又叫记者招待会。新闻发布会是组织传播各类信息的最好形式之一。通过出席新闻发布会的各新闻媒体记者,有关信息将会经大众传播媒体迅速地扩散和放大到全社会。与任何公共关系专题活动一样,开好新闻发布会必须做好事先的准各工作和各种应变措施。

3. 危机管理办公室

【答案】危机管理办公室是指危机管理三级组织三级管理的第二级,也是常务执行机构,由一定的专职人员组成,作为常设机构平时可由公关部或办公室承担。它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危机管理各项工作的贯彻和落实,收集信息,监控市场,做好兼职人员的培训工作,负责处理一般性的危机事件,定期向危机管理委员会汇报工作。

4. 公共关系

【答案】公共关系是一个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在一定职业伦理规范的指引下,为谋取有关公众的理解和合作而从事的一种交流、沟通、劝说活动。包含四个组成部分:①公共关系活动的主体是一个社会组织或公众人物; ②公共关系活动的客体是公众; ③公共关系活动是一种交流、沟通、劝说过程; ④公共关系的交流、沟通、劝说活动必须在“职业伦理规范的指引”下进行。

5. 关系人文主义

【答案】关系人文主义是指人只有从相互关系中才能获得自身的社会角色,获得人性和人的独特性,人是互相依赖的这一本质决定了人必须通过拥抱彼此和紧密合作,才能实现互利和公益的目的。哲学上讲,人性并不存在于孤立的“我”,它只能在“我”与“他”或“她”相联一起时才能获得。当我们意识到“我们自己”时,“他们”同时地出现了。可以说,关系人文主义是各种人文主义中最为基本、最为本质的一种人文主义。

6. 公共关系策划

【答案】公共关系策划是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第二步,是公共关系工作中一个极其重要的环节。公共关系策划是指策划理论在公共关系活动中的具体运用。公共关系策划是策划人员为了达到组织目标,在充分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对总体公共关系战略、专门公共关系活动和具体公共关系操作进行谋略计划和设计的工作。它是“公共关系四步工作法”的灵魂与核心。

7. 瞬时印象

【答案】瞬时印象是指人们在不经意或偶尔接触到某个客体对象时,在刹那间所感受到的心理刺激。从技术角度上看,瞬时印象既包含了心理因素,又是一个美学概念。“瞬时印象”的调动手段很多,有色彩对比、艺术造型、空问排列、格调和意境的层次等。从这个角度说,橱窗陈列需要有相当的美工基础的制作技术。

8. 网络礼仪

【答案】网络礼仪是指针对在互联网上发布信息的礼节规范,尤其是在新闻组里。网络礼仪不仅要求在讨论中行为要文明,而且还特别根据网络论坛电子信息的特点订立一些指导原则。例如,网络礼仪建议人们使用简单的文本格式,因为复杂花哨的格式并非都能在每个读者的电脑上显示出来。通常情况下,如果你违反了某条网络礼仪,其他网络用户会强烈地提出抗议,以此来要求人人都遵守网络礼仪。对于普通网民来说,遵循网络礼仪是一个网络社会成员的基本行为准则,专业公关人员更应该做遵守网络礼仪的表率。

二、简答题

9. 简述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在全员公关中要牢记的原则。

【答案】公共关系专业人员在指导全员公关的过程中,要把不断满足人的各种需求渗透落实到组织运行的每个环节、每个阶段、每个细节中去。公共关系人员要牢记以下几大原则:

(1)规范化原则

公共关系从业人员要根据组织的特点制订出一套待人接物的标准程序,包括有问必答、上门有人接待、办事注重效率等,不管谁是客人,不管谁来接待,无一例外。只有这样,才能为各种关系的正常建立和发展提供某种保证。组织行为规范化实际上是组织根据公共关系的要求,每个员工为满足公众中每个个人的需要而建立的一种制度。必须指出的是,这种制度首先关照的组织自己的员工,首先要问一问他们的个人需要是否得到满足了。只有自己员工的需求首先得到满足了,公众中每个个人的需求才能得到满足。努力求得人的需求的双向满足,应该成为公共关系工作人员指导全员公关的最高原则。也只有这样,组织日常行为的“规范化”才能真正“化”起来。

(2)礼貌化原则

在人际交往中,以礼待人是对对方尊重的表现,这就是说要满足人的被尊重的需要。礼让是获得人与人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前提。因此,要使人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光有规范化的标准程序还不够,还必须辅之以礼待人的要求。这是常识,但就是因为是常识,才常常被人忽视。要指

出的是,这里说的以礼待人,不仅对公众中的每个个人而言,并且包含了组织员工自身。只有组织内部领导与被领导之间、员工与员工之间养成了礼貌待人的风气,组织才能自觉做到对公众中每个个人的以礼相待。这就是说,只有有了组织内部的礼貌化,才能有组织对外的礼貌化。

(3)烙守谅解原则

组织在运行过程中要同形形色色的公众发生关系,公众中有的个人通情达理,有些个人则可能蛮不讲理。尽管关系状态小一,关系双方角色地位不同,但从满足人的需要考虑,我们应该把日常发生的小摩擦看成生活的佐料和有趣成分,以谅解的态度来看待和解决各种各样的摩擦。在这方面,各种组织都有许多有益的经验,近年来国内外也出现了“员工第一、顾客第二”之类的看待顾客服务的新视野。事实上,说要待顾客为“上帝”,说顾客就是蛮缠无礼,组织的员工也要耐着性子,表示“谅解”,这几乎是不可能的,除非员工也被看作绝顶重要、也被组织的领导和同事常常谅解的。要做到全员公关,只谈“顾客第一”而没有“员工第一”,那只能是乌托邦式的一厢情愿。

10.简述职业公共关系的两种类型。

【答案】职业公共关系一般说来都是为组织服务的,但也有为特定的组织服务的以及没有固定的服务对象的。按服务对象的确定和不确定,可把职业公关分为两类:

(1)具有确定服务对象的职业公关

这类公共关系职业主要是指在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专门机构中的专业人员所从事的职业。这类职业公关服务于内、外两类公众:①对内,它协助组织领导决策层协调和处理员工、部门关系等。

②对外,它要协调和处理消费者关系、媒介关系、政府关系、同行关系等。同时,它还能起到为组织领导决策层做参谋的作用。由于其服务对象是确定的,所以它的一切工作都是围绕服务对象的需求而展开的。

(2)不具确定服务对象的职业公关

这类职业公关主要是指独立于组织之外的公共关系专门机构所从事的专业工作,如独立经营的广告职业、咨询服务等。这类职业公关是一种服务性工作,具有“第三产业”的各种特点。有些组织内部的公共关系机构有时也对外服务业务。

11.简单介绍公共关系的主体一一社会组织。

【答案】社会组织是人们为实现特定目标而建立的共同活动的群体,在社会学里常称为次级社会群体。

(1)社会组织的基本特征

①每个组织都有自己的若干特定目标,这些特定目标集中体现了一个组织的存在理由。

②每个组织都有一定数量的固定成员,最小的组织系统也至少由两人或两个以上的人组成。 ③组织结构的制度化。组织是通过自己构建的权力结构体系,来协调上上下下及各个职能部门或个人之问的活动的。

④组织成员行为的规范化。组织通过自己建立的奖惩制度,制约组织成员的活动,维护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