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房地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发展历来对国家宏观经济产生重大影响。近年来,我国房地产价格的持续上涨,在带动GDP增长的同时,也带来了不可忽视的金融风险。国家出台多项货币政策严防“房地产泡沫”,但效果一般,引发学术界对国家货币政策有效性,特别是选择货币供应量作为我国当前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的可行性的争论。本文基于我国近几年房地产业发展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实施情况,研究两者关系,以期提出利于我国房地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促进宏观经济稳步建康的发展。首先,笔者于文中介绍了本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简述论文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动态;然后通过对房地产理论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理论概述,对我国房地产业发展史和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演变历程的阐述,对我国近年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对房地产业影响的实践评述和定性分析,采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对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房地产业关系进行实证定量研究分析,最后回答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与房地产业的关系,给出相应的政策建议。本文得出的结论是:货币供给量是影响房地产价格、投资的主要原因之一。货币供应量作为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并未过时。利率短期不是影响房地产价格主要原因,长期却是影响房地产价格主要原因;利率是影响房地产投资的的主要原因。因此建议我国货币政策中介目标除了货币供应量外,还可以同时考虑利率作为辅助中介目标,货币供应量与利率并存和有机结合来,会加大对房地产业影响度,有利于货币政策的贯彻落实,提高宏观经济调控成效。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