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国际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以邻为壑的政策
【答案】以邻为壑的政策是指以牺牲别国的利益来提高本国福利的政策,即当一个国家采取某种政策或行动的时候,事实上其得到的好处来自于另一个国家的损失,一个国家所得到的,最终会是另一个国家所失去的。从货币角度来说,本国货币扩张会引起汇率贬值,净出口增加,从而增加产出与就业,但是本国增加净出口对应着国外贸易余额的恶化。本国货币贬值使需求从国外商品转移到本国商品上,国外的产出与就业会因此下降。正是由于这个原因,由贬值引起的贸易余额的变动就是以邻为壑的政策,它是输出失业,或以损害其他国家来创造本国就业的一种方式。本国福利的提高是以牺牲别国利益为代价的,因此这一政策很容易引起别国的报复和贸易战的爆发,最终损害各方的利益。
从国际贸易角度来说,战略性贸易政策就是一种以邻为壑的政策。战略性贸易政策通过鼓励国内特定产品的出口和限制国外特定产品的进口,来保持本国在世界市场上的竞争优势,虽然使本国受益,但使外国受到了损失,本国也面临着受到外国报复的问题。反之,如果外国的净出口增加,相当于本国消费者购买了很多外国的商品。这样,对本国该产业的产品需求的下降就是对本国的该产业的一个冲击。这种冲击会阻碍对其进行的投资和经营,从而使得这个产业的状况变坏,进而影响本国经济。总之,以邻为壑的政策将引发贸易战从而使得各方均受到损害。
2. 升值
【答案】升值是指单位货币所含有的价值或所代表的价值的上升,又称“货币增值”、“通货升值”,是“货币贬值”的对称。货币升值可以从不同角度来理答:从国内角度看,货币升值在金属货币制度下是指增加本国货币的法定含金属量,提高其对金属的比价,以提高本国货币价值的措施,而在现代纸币制度下它是指当流通中的纸币数量低于所需要的货币需要量即通货紧缩时,纸币价值上升。从国际角度看,货币价值表示为与外国货币的兑换能力,具体表现为汇率的变动。这时货币升值就是指一单位本国货币兑换外国货币能力的提高,即本国货币对外汇价的提高。
3. 风险
【答案】风险是指事物未来变化的不确定性,它可能使决策者得到的收益低于期望收益甚至遭受损失。证券或资产投资活动中的风险是指投资的预期收益不能实现,甚至发生亏损的可能性。在对投资活动进行风险分析时,要用到“确定性等值”的概念。确定性等值是指投资者在一定时点所获得的无风险的确定收益与在同一时点预期得到的有风险的收益具有相同的效用或满意程度。根据确定性等值,投资者对待风险的态度可以分为三类:①如果投资者的确定性等值小于其投资收益期望值,称为“风险厌恶”或“风险规避”;②如果投资者的确定性等值大于其投资收
益期望值,称为“风险偏爱”;③如果投资者的确定性等值等于其投资收益期望值,称为“风险中性”。在风险厌恶的情况下,确定性等值与投资收益期望值之间的差额称为“风险溢价”或“风险升水”,它是对投资者所承担风险的一种额外补偿。在投资组合中,风险分系统风险和非系统风险。
4. 金本位制
【答案】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货币制度。广义的金本位制是指以黄金为一般等价物的货币制度,包括金币本位制、金块本位制和金汇兑本位制。狭义的金本位制仅指金币本位制。
在金本位制下,各国官方国际储备主要采取黄金的形式。金本位制的规则要求每个国家都允许黄金不受任何阻碍地自由进出口。通过这种安排,金本位制就像储备货币本位制一样,也形成了各种货币之间的固定汇率。在储备货币本位制下保持交叉汇率固定的套汇机制同样能够维护金本位制下的固定汇率。
在金本位制下国际货币调整具有一定的对称性。当一国失去其储备并导致货币供给收缩时,其他国家将相应获得储备并且货币供给扩张。相反,储备货币本位制下的货币调整是极不对称的。各国储备的增减可能对储备发行国的货币供给毫无影响,而储备货币发行国却有能力影响本国和世界的货币供给。
5.
物价一硬币一流动机制
【答案】金本位制下存在一些可以自动调节各国国际收支平衡的有力机制,其中最重要的是休谟的物价一硬币一流动机制理论。假设本国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的盈余大于金融项目中的非储备性资本的赤字。那么,由于外国从本国的净进口不能被本国所欠的贷款来平衡,故这种余额必须靠国际储备的流动来填补。也就是说,黄金将流入本国。黄金流动会自动地减少外国货币的供给,同时使国内的货币供给增加,因而造成了外国价格水平的下降和本国价格水平的上升。国内价格水平的上升与外国价格水平的下降,即固定汇率制下本币的实际升值,在减少外国对国内商品与劳务的需求的同时,会増加国内对外国商品和劳务的需求。需求的这种变化会减少国内经常项目的盈余和外国经常项目的赤字。最终,储备流动停止,两个国家都达到了国际收支平衡。对于相反的情况,即国内存在赤字而外国存在盈余,这个过程也同样适用。
6. 内部价格
【答案】内部价格是“外部价格”的对称,是指在国际贸易中相对于国际市场价格的产品的国内市场价格。在各国的贸易活动中,政府经常借助于各种关税或补贴等政策措施来实现有利于本国经济的目标。这些贸易政策会导致同种产品在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上具有不同的价格,其中产品在国内市场上的价格称为“内部价格”,而相对于国内市场价格的国际市场价格称为“外部价格”。
7. 支出一变动政策
从而实现内外均衡的政策。
8. 梅茨勒悖论 【答案】支出一变动政策是指政府通过财政政策来改变经济中对商品和劳务的总需求水平,
【答案】梅茨勒悖论是指在极端条件下,进口关税和出口补贴造成贸易条件的强烈改变,反而使进口品国内价格下降的现象。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当一国对其进口产品实施关税时,将使得该产品的国内价格上升,这将导致进口产品中密集使用的要素即该国稀缺要素的价格加速上升,且进口产品的国内生产因受到鼓励而増加,达到保护效果。而梅茨勒悖论是上述情形的一个例外。
图
如图所示,X 为外国的出口供给曲线,M 为自由贸易下的本国进口需求曲线,
本国进口需求曲线,M 和
内消费者需要支付的价格为口产品的国内价格为,而征税之后的贸易均衡点在点,为了购买更多的在本图中为含税后的之间的差距即为关税,自由贸易均衡在E 点,决定了自由贸易下的进数量的进口产品,国
即征税后的国内价格要低于自由贸易价格,根据斯托尔珀-萨缪尔森定理,在梅茨勒悖论情形下征税反而会使本国稀缺要素价格加倍下降,国内进口品的生产受到阻碍,造成负保护的效果。产生梅茨勒悖论的关键在于外国的出口供给曲线向后弯曲,而自由贸易均衡与含税均衡均位于其向后弯曲的缺乏弹性阶段上。如果出口供给曲线X 是向上倾斜的正常形状,就不会发生这一悖论。
二、综合分析题
9. 当美国银行接受它的一个国外分行的存款或接受它自己的国际银行业务机构的存款时,这种存款就必须按美联储的要求交纳准备金。同样,当美国居民从美国银行的国外分行中获得贷款或者任何分行从它的美国总行购买资产时,也适用于准备金规定。请解释这种管制的理由。
【答案】储备金要求对于保障银行的偿付能力而言是至关重要的。保持充足的储备金才能使银行保持一定的偿付能力。甚至在提款数量相对很大(相对于储蓄)时,拥有充足储备金的银行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