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河南大学国际经济学之国际经济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次优理论
【答案】次优理论是指,如果一般均衡体系中存在着某些情况,使得帕累托最优的某个条件遭到破坏,那么即使其他所有的帕累托最优条件都得到满足,结果也未必是令人满意的。通俗而言,次优理论的含义是,假设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需要满足十个假设条件,如果这些条件中至少有一个不能得到满足,即被破坏掉了,那么,满足全部剩下来的九个条件而得到次优状态,未必比满足剩下来的九个条件中一部分(如满足四个或五个)而得到的次优状态更加接近于十个条件都得到满足的帕累托最优状态。次优理论的政策含义是:①否定了完全竞争模型作为微观经济政策的基础;②当经济中出现市场失灵时,并不应当尽量满足帕累托最优要求的条件,而是应该依照某些福利目标来设计适宜的政策。
2. 一般均衡分析
【答案】一般均衡又称“瓦尔拉斯均衡”,是指在一种价格体系下,整个经济中所有相关市场上的供给和需求同时达到均衡的状态。研究一般均衡的理论与方法,称为“一般均衡分析”。一般均衡分析给定所有生产者的生产函数、所有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并假设生产者追求利润最大化、消费者追求效用最大化,假设市场是完全竞争市场,即产品价格等于边际成本、要素实际价格等于生产要素的边际生产率。在此情况下,能够求解出产品价格、要素价格以及所使用的要素数量和生产的产品量,这些产品和要素的价格能使商品市场和要素市场上的供求同时达到均衡。一般均衡分析作为一种经济分析的基础,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
3. 币值上调
【答案】一国金融当局决定或国际会议决定增加该国货币的含金量,提高对外币的汇率。一国货币的币值上调一般是在一国经济形势出现根本性变化时才有可能采取的手段。
4. 货币总需求
【答案】货币总需求是指社会各部门在既定的收入或财富状况下愿意并且能够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在现代高度货币化的经济社会里,社会各部门需要持有一定的货币用作媒介交换、支付费用、偿还债务、从事投资或保存价值,因此便产生了对货币的需求。货币总需求通常表现为一国在既定时间上社会各部门所持有的货币量。
(1)货币总需求是一个存量的概念而非流量概念。它考察的是在某个时点和空间内,社会各部门在其拥有的全部资产中愿意以货币形式持有的数量或份额。
(2)货币需求量是有条件限制的,是一种能力与愿望的统一。它以收入或财富的存在为前提,在具备获得或持有货币的能力范围之内愿意持有的货币量。
(3)现实中的货币总需求不仅包括对现金的需求,而且包括对存款货币的需求。
(4)在通货膨胀或物价变动的条件下,货币总需求细分为名义货币需求和实际货币需求。名义货币需求是社会各经济部门所持有的货币单位的数量,通常以表示;实际货币需求是名义货
币数量在扣除了通货膨胀因素之后的实际货币购买力,等于名义货币需求除以物价水平,即
5. 币值下调
国货币的币值下调一般是在一国经济形势出现根本性变化时才有可能采取的手段。
6. 资本流入
【答案】资本流入是“资本流出”的对称,是指国际收支平衡表中一国对外资产的减少或对外负债的增加,反映为资本和金融账户的贷方记录。如果本国出售国外资产、増加国外贷款或减少国外存款等,就会产生资本流入现象。资本流入分为长期资本流入和短期资本流入。前者指偿还期在一年以上的资本流入,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以及各种跨越国界的中长期贷款等资本流入;后者指偿还期在一年以内的资本流入,包括国际贸易的短期资金融通和清算、各国银行间的短期资金调拨和拆借,以及各种短期金融资产投机所引起的资本流入等。
7. 出口补贴
【答案】出口补贴指国家为了降低出口商品的价格,提高其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能力,对出口商品给予的现金补贴或财政上的优惠待遇。出口补贴有直接补贴和间接补贴两种方式。直接补贴即商品出口时,政府直接向出口商提供现金补贴;间接补贴即政府对某些出口商品给予财政上的优惠,包括退还或减免出口商品缴纳的国内税、暂时免税进口、退还进口税、免征出口税等。
8. 货币政策
【答案】货币政策是指政府通过中央银行变动货币供给量,影响利率和国民收入的政策措施。货币政策分为扩张性的和紧缩性的两种。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提高货币供应増长速度来刺激总需求,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更为容易,利息率会降低。因此,当总需求与经济的生产能力相比很低时,使用扩张性的货币政策最合适。紧缩性的货币政策是通过降低货币供应的增长率来降低总需求水平,在这种政策下,取得信贷较为困难,利息率也随之提高。因此,在通货膨胀较严重时,采用紧缩性的货币政策较合适。货币政策的工具有公开市场业务、改变贴现率、改变法定准备率以及道义上的劝告等措施。这些货币政策的工具作用的直接目标是通过控制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影响利率与国民收入,从而最终实现稳定国民经济的目标。
【答案】一国金融当局决定或国际会议决定减少该国货币的含金量,降低对外币的汇率。一
二、综合分析题
9. 如果让你将低通货膨胀下的经济与高通货膨胀且不稳定情况下的经济相比较,你对汇率转嫁度的预期会怎样?为什么?
【答案】高通货膨胀率的经济有更高的汇率转嫁度,因为价格制定者能够做出更快的调整(随着时间推移,菜单成本会下降,因为人们知道如何快速改变价格)。这样,有高通货膨胀率经济的货币升值会产生价格变化的快速反应,而低通货膨胀环境中的企业不敢提高价格,因为他们担心如果顾客不习惯价格变化的话,他们会失去生意。此外,高通货膨胀经济中的货币贬值更有可能是被货币供给的增加所引起的,这会导致价格相应提高,因此汇率转嫁度会更高。
10.一些评论家认为新兴经济体采取的固定汇率政策创造了一种道德风险。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提示:如果人们知道汇率每天都是变动的,借款者的行为或许会有所不同。)
【答案】道德风险来源于借款者也许会认为政府会坚守保持汇率稳定的承诺,从而会借入外国货币这一事实。这些借款者认为政府会阻止汇率变动风险出现,因而他们不愿意对汇率变动风险采取对冲操作。道德风险来自于借入者从事风险活动,并认为政府会保持汇率稳定——部分是由于政府的承诺,但是部分是为了阻止对借入外币的企业造成损害。
11.如果你观察到一国货币贬值,但同时经常项目恶化了,你会查找何种数据以确定这是一次J 曲线效应?即使不存在J 曲线效应,有什么其他的宏观经济变动可以造成货币贬值及经常项目恶化?
【答案】(1)为了观察是否存在J 曲线效应,应该分析本币贬值后,进口品相对于国内产品价格上涨状况,以及进口数量下降和出口数量变动状况。
(2)—国货币贬值同时经常项目恶化除了J 曲线效应外,还有其他的因素会导致此现象,如其他国家居民对该国产品需求减少,使得经常项目恶化,同时总需求减少,本币名义汇率对外贬值。如图所示,总需求减少,DZ )曲线左上移,由DD 移到
线上移,由ZZ
到均衡点由0移到1。
本币名义汇率对外贬值,XZ 曲
图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