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长春师范大学人文地理学复试仿真模拟三套题

  摘要

一、简答题

1. 旅游地文化的要素

【答案】(1)旅游地文化的物质要素

主要是指一个旅游地的旅游资源、旅游商品和旅游服务设施等,是旅游文化的实体层面。 (2)旅游地的文化行为要素

包括旅游地的风俗习惯、生活制度、行为规范等,是旅游地文化的行为方式层面。

(3)文化的心理要素

包括旅游地当地居民的民族性格、宗教情绪,也包括旅游相关从业人员、与旅游者有直接接触或间接接触的旅游地接待人员和工作人员的思维力一式和道德情操,还包括旅游者的审美趣味和价值取向,是旅游文化的精神文化层面。

2. 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人文地理学应用中的意义与不足。

【答案】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反映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地理学的计量与理论革命。

(1)在人文地理学中的反映

主要是20世纪50年代末到60年代地理学的计量与理论革命

①与地理学相近的一些学科的渗透。

②地理工作者开始寻求可以应用到地理问题的定量方法,发展地理学的理论,以解决传统地理学的诸多弊端。

(2)意义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使人文地理学较传统人文地理学有了许多革命性变化。

①发展了人文地理学的理论

实证主义方法论的引入,使地理学作为空间科学重建了研究内容和理论主体。例如人文地理学就确立了中心地理论、农业区位论、工业区位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建构人文地理学的科学理论,正切中了传统地理学的要害。人文地理学者们把他们的注意力转移到空间行为和空间分布的规律上,这种对规律的实证主义关注,加强了目前绝大多数人文地理研究的基础。

②在空间科学的理论框架内更多地采用了演绎逻辑

从某些一般性规律出发,将其应用于特殊事件。提出理论的过程与归纳法有很大的不同。 ③加强了人文地理学的科学化

实证研究所采用的数量化技术,意味着空间分析上的精确性,取代了传统人文地理学的模糊化的推论。

(3)不足

实证主义方法论在人文地理学应用中也有其不足之处。表现在:

①经济决定论的倾向,实证主义学派对人的看法类似于新古典经济学中“经济人”的概念。然而,人的行为并非仅受经济单一因素的影响,完全服从空间的支配;

②实证主义模型含有强烈的普遍性原理,在一个地方观察到的行为被设想为所有行为的规范; ③地理系统是开放的多变量系统,难于模拟实验,无法受控重演,因而演绎模型的建立具有

,遵从同样相对性。实证主义认为社会现象与自然现象之间具有内在一致性,它们都是一种“物”

的科学法则。

因此,实证主义方法目前只在区位理论、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等方面表现出明显效果,而在文化地理与历史地理等方面则需求助于人本主义方法。

3. 比较东西方传统农业的特点。

【答案】(1)中国传统农业的特点:

①在春秋战国时期,通过深耕、细作、施肥等办法使旱作农业的单位面积产量大增; 南方水稻种植农业由于沿用“火耕水褥”法发展缓慢。

②战国末到秦汉时期,铁器、耕牛和灌溉这些农业技术实现和推广,使北方农业发展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南方水稻种植技术经撒播变成育种移栽办法,使水稻生产有了突破性进展。

③明、清两朝的人口继续增长,使人均耕地面积下降。劳力多、土地资源不足情况下,我国农业遂走上集约式的精耕细作与大量人力投入的农业。

(2)欧洲的中世纪农业的特点:

①欧洲的农业在中世纪时,较长时期是短期体闲的农业,农业生产上实行的敞田制。短期休闲的农业并不使作物轮种,而是采取十地定期休闲办法维持地力。

②到16, 17世纪由于人口的压力,除扩大耕地外,需要提高农作物产量、改进技术,农业的轮种消除了休闲,饲养牲畜发展了奶品与肉的供应,形成了欧洲的种植农业与饲养业相结合的混合农业。

(3)美国的殖民农业的特点:

①美国殖民农业是欧洲人和印第安人的作物与技术的融合。殖民地农业的发展说明形成美国独特风俗的文化接触过程。

②殖民农业研究反映了农业技术、劳动力投入和可利用土地的利用强度相互影响的方式。

③殖民地农业,虽移民来自较发达地区,但土地多劳力少,则使农业退回到灌丛一休闲农业。

4. 分析地理环境对国家主权的影响。

【答案】由国家领土位置、大小、形状等决定的领土空间要素是国家权力稳定的目标。 (1)地理位置对国家权力的影响

由海陆、山河分布决定的自然地理位置是一国战略地位和安全战略的基本前提; 交通地理位置也是国家权力的重要地理因素; 由国家间陆地接壤决定的国防地理位置对一国安全的影响更为直接。

(2)领土面积对国家权力的影响

领土规模本身就是国家权力的组成要素,领土规模往往决定着国家权力的其他影响要素,如人口和自然资源的规模等。

二、论述题

5. 讨论为什么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 探讨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答案】(1)人地关系理论是人文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的原因

人地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影响到人文地理学的各个要素和方面。人地关系式一种普遍存在的客观关系,是人文地理学研究的中心课题,也是人文地理学的重要理论基础。人地关系的产生,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曾出现许多不同的人地管,面对人口剧增、资源医乏、环境恶化、生态失调等日益严重的全球化问题,人类才开始意识到人与自然环境之间应当保持和谐、协调的关系。由此谋求人与自然环境共生和谐的人地关系和谐论,逐步在全世界得到确认,并成为人文地理学理论的一大革新。

(2)人在人地关系中的作用

①环境决定论

强调自然环境对社会发展的决定性作用,忽视各种因素之间复杂关系,把人看做是环境的产物,居于从属和被支配的地位。

②可能论

它小强调环境在人地关系中的决定性作用,而是注重人对环境的适应与利用方面的选择能力。在人地关系中,人是积极的力量,不能用环境控制来解释一切人生事实,

③适应论

人群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这种适应意味着人类社会对环境的利用和利用的可能性。

④生态论

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反应,侧重分析人类在空间上的关系。

⑤环境感知论

人与自然环境关系中的各种可能性进行选择时有一定的客观规律可寻,它是受一种思想意识的支配,这种思想意识就是环境感知。

⑥文化决定论

在人地关系中,人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现代技术条件下,人类不仅可以利用自然,而且可以按照人类愿望来改造自然,征服自然。

6. 简述世界上主要工业地带的分布情况。

【答案】(1)北美工业带位于美国东北部和加拿大东南部。

①主要工业区

a. 新英格兰区,最古老、中心是波士顿为美国东北的硅谷。

b 中大西洋工业区,中心是纽约,纽约是许多大公司总部所在地,也是巨大的销售市场,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