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安徽师范大学Z1201人文地理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简答题

1. 试述旅游活动对区域经济的影响。

【答案】(1)旅游业的经济特征

与其他产业比较,旅游业有一些不同的独特性质,具体如下:

①旅游业是一种无形的出口产业。它把社会上的物质产品组合起来,向旅游者提供服务。 ②旅游是一种零散的综合产品。它由多种经济部门组合而成,同时受多种经济部门的制约和影响。

③旅游业是一项极不稳定的出口产业。表现在:旅游产品不能贮存,而旅游需求的季节波动又非常大; 旅游需求受外部不可预测的因素的影响。

(2)旅游与经济发展

旅游开发在不同的地区所需的成本和取得的效益,取决于开发地区的资源状况、经济结构和地理区位。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比较,收入水平低,失业和待业程度高,工业发展水平低,极大地依赖农业出口换取外汇,旅游消费和外国投资要比相同的投资在发达国家所产生的影响大。发展中国家要从传统农业经济转化为现代化工业经济需大量的资本、外汇或贷款。

(3)旅游与收支平衡

不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发展旅游业的一个主要目的是赚取外汇,改善收支平衡状况。扩大国家的外汇收入有两条途径:①通过外贸的途径,赚取的外汇称贸易外汇; ②通过非贸易的途径,赚取的外汇称为非贸易外汇。

(4)旅游与就业

旅游业是一项劳动密集型的行业。旅游业的发展所产生的就业主要有直接就业和间接就业两种。

(5)旅游与税收

旅游业通过本身的经营活动,在增加外汇收入的同时,还能够带来盈利,在资本主义国家,政府从旅游业发展中所获得的经济利益主要是税收。

(6)旅游与经济结构

旅游业的发展能够促进旅游目的地区域产业的经济结构发生改变。

(7)旅游对区域经济的消极影响旅游业在给区域经济带来显著利益,产生积极影响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消极的影响。主要有2个方面。①旅游过度超前发展②通货膨胀和土地价格

2. 地理物象、意境地图的概念及特征。

【答案】(1)地理物象

①地理物象的概念

,是人地理物象是指地理环境以及事物通过知觉、认知过程反映在人们头脑中的形象(映象)

们对周围的地理环境通过直接或间接观察、体验和了解而得到的具体形象。它是知觉判断、地理优选以及决策行为形成的基础。

②地理物象的特点

a. 地理物象呈距离衰减的规律性

距离观察者愈近的地理事物,观察者对其了解得愈详细、愈具体,其地理物象也就愈清晰,随着距离的增加,观察者对地理事物了解的详细程度逐渐降低,地理物象也就逐渐模糊。

b. 地理物象具有动态性特征地理物象反映时代的自然形态与社会特征,同人们所处的时代直接有关。一力面地理环境及其事物在发生着变化,因而,地理物象也随之发生变化; 另一方面人们的思想意识、哲学理论、文化知识和经历范围也在发生变化,这样人们的地理物象也相应发生变化.

(2)意境地图

①意境地图的概念

意境地图亦称心理图谱,是人们的大脑通过环境信息刺激而幻想出的心理图片或通过大脑回忆出的地理事物图象。

②意境地图的特点

a. 意境地图是根据人们对环境及方位的记忆而绘出的一种概念性地图。不考虑比例尺、坐标等数学精度,只是描绘记忆中的某地环境轮廓。

b. 用于测试人们对坏境方位和地图印象的深浅程度,不仅受地理知识影响,也受政治形势和新闻事件影响。

c. 意境地图上两点间的距离常因人、交通工具而异。甲经常步行,可能将这两点间的距离画成很长; 乙经常乘汽车,可能将其画得很短。这是因时间错觉造成的误象。

d. 意境地图的质量也随着人们地理知识、地图知识和定向测距能力的提高而提高。

3. 简述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答案】(1)人口分布的概念

人口分布是指人口在一定时间内的空间存在形式、分布状况,包括各类地区总人口的分布,以及某些特定人口(如城市人口、民族人口)、特定的人口过程和构成(如迁移、性别等)的分布等。

(2)影响人口分布的因素

①自然条件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口分布的自然基础,它为人类居住提供了空间场所。自然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是通过地形、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及自然资源等各种因素实现的。

a. 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气候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气温和雨量来实现的。地区水热组合条件的优劣是人口选择定居与否的重要考察因素。人类密集地区主要集中在气候较为适宜的中低纬度。

b. 海拔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分布多趋向于低平地区,因为气温和气压都随着海拔的上升而降低,直接制约着人们的生理机能。

c. 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水是人类生产和发展生产最基本的物质条件之一。水体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水体不仅能作为水源,还。

第一,为人类提供水源;

第二,是重要的交通载体和通道,是人类副食品的源地之一。

d. 土壤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土壤条件对人口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各类土壤的肥力和适宜耕作的程度对农业生产的影响来体现的。一般的,黑土、黑钙土、棕色森林土及冲积土为最适宜耕种的土壤。

e. 矿产资源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随着下业生产的发展,矿产资源的地位日益重要,采矿中心对人口具有强烈的吸引作用,有时成为人口分布的决定性因素。

②社会经济条件

a. 社会生产方式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自然界只是为地球上的人口分布提供了可能性,社会生产方式则是实现这种可能性的决定性因素。

第一,在农业和畜牧业得到发展后,人类对自然的驾驭能力大大增强,耕地面积不断扩大,人类分布范围也随之扩大。

第二,现代工业高度发展,产业结构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城市制造业和各种服务业日益兴旺,人口更加向城市集中。

b. 生产发展与布局对人日分布的影响

在历史上,农业生产布局状况与人口分布有着密切的内在联系,发达的农耕区往往既是古代文明发祥地,又是人口稠密地区。

c. 政治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政治因素也会影响人口的分布,有时能短时间内改变人口分布状况。如欧洲殖民者入侵美洲、两次世界大战等。

d. 历史因素对人口分布的影响

人口的地域分布都不同程度地显示着历史的继承性,是历史的产物。人们长期在一个地区居住生活会养成对当地环境的适应,通常不愿意离开祖祖辈辈生活的地方。即居住历史长、开发较早的地区人口较稠密; 开发较晚的地区人口较稀疏,如大洋洲。

e. 其他因素

国家制定的人口政策、文化因素对人口分布也有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