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城市与区域科学学院人文地理学之经济地理学复试笔试最后押题五套卷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区域经济增长
【答案】区域经济增长就是区域经济总量规模的扩大,即区域生产的商品和提供的劳务总量的不断增长。这里,经济总量一般用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国民收入等指标来衡量,包括总量指标和人均指标。它体现了一个区域经济实力的变化,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区域经济发展能力的变化。所以,区域经济增长是实现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2. 外部规模经济
【答案】外部规模经济是指若干工厂、企业在同一空间地域内的集聚与联系,使平均生产成本的降低和产生经济效益。
3. 纵向一体化
【答案】纵向一体化指企业向原生产活动的上游和下游生产阶段扩展。现实中,多数大型企业均有一定程度的纵向一体化。该类扩张使企业通过内部的组织和交易方式将不同生产阶段联结起来,以实现交易内部化。纵向一体化包括后向一体化和前向一体化。
4. 实证主义分析
【答案】实证主义分析是指20世纪60年代的数量革命为经济地理研究带来了实证主义分析发,它强调用统计和数学模拟方法探索经济流动空间结构的形成规律。
5. 一般因子
【答案】一般因子是与所有工业有关的因子,如运费、劳动力等。一般区位因子的具体确定,是通过分析某些孤立的生产过程与分配过程,找出影响工业生产与分配的成本因素。
6. 局地原料
【答案】局地原料是指只有在特定地方才存在的原料。
7. 制度厚度
【答案】制度厚度内涵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①大量各种各样的机构,包括企业、地方当局、商业协会、金融机构、发展机构、工会、研究与创新中心、资源团体等,为社会网络中的各种本地化或共同的实践活动提供基础;
②在各机构间建立有机联系,产生高度的相互作用,促进相互合作、交流及反射网络的形成,在地区制度安排方面产生显著的同构;
③各机构间有着强烈的社区意识,即各部分围绕特定的议程、项目或区域的社会经济发展目标,形成共同感。
8. 临界等费用线
【答案】临界等费用线是指在这些综合等费用线中,与低廉劳动力供给地L 的劳动力成本节约额相等的那条综合等费用线。
二、简答题
9. 试述交通运输条件与经济活动区位的关系。
【答案】生产与消费的空间分离是现代经济活动的一个重要特征,基于经济活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基本目标,交通运输过程中产生的运费成本以及交通便利程度都成为影响区位选择的重要因素。
(1)运费成本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运费主要由线路运行费和站场费两大部分组成。线路运行费同运输距离相关,一般可以认为是运输距离的线性函数; 而站场费则一般同运输距离无关,仅同装卸、站场设施以及管理维护费有关。减少站场费和线路运行费均可起到减少运费的作用。除非改变供给地或消费地,供给地与消费地的空间距离一般很难改变,但连接供给地与消费地的交通方式可以不同。运输方式不同,运费就随之不同。以水路、铁路和公路运输为例,站场成本一般是水路高于铁路,铁路高于公路; 但就线路运行成本而言,则是公路高于铁路,铁路高于水路。
(2)交通便捷程度对区位选择的影响
交通便捷程度主要取决于交通网的完善程度。交通网可以用密度与结构来表述。交通网的密度是指在某一区域内单位面积的运输线路的总长度,也必须考虑到运输线路的类型以及总通过能力的差异。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交通网密度越大,交通越便利。但是,并不是交通网密度大的地方交通就一定便利,衡量交通便捷程度还要考虑到交通网的结构,即要综合考虑连结度和通达度指标。交通网络的完善程度通常直接影响到一个区域的地理可进入性。区域的绝对地理位置是固定不变的,但是随着交通条件的变化,其相对地理位置会发生变化,可达性也会随之发生巨大的变化。
10.劳动费指数、劳动系数及其与劳动费指向间的关系。
【答案】(1)劳动费指数的概念
劳动费指数是每单位重量产品的平均劳动力成本。如果劳动成本指数大,从最小运费区位移向廉价劳动力区位的可能性就大; 否则,这种可能性就小。
(2)劳动系数的概念
劳动系数是每单位区位重量的劳动费,用来表示劳动力成本的吸引力。劳动系数=劳动力成本/区位重量。
(3)劳动系数与劳动费指向间的关系
劳动系数大,表示远离运费最小区位的可能性大; 劳动系数小则表示运费区位的指向强。即劳动系数越高,工业会愈加向少数劳动力廉价地集中。
11.试述相互依赖理论
【答案】布鲁克菲尔德在1975年出版的《相互依赖的发展》一书中指出口,发达国家的经济发展不仅比不发达国家更依赖于资源和资本密集的技术,而且也依赖不发达国家的资源、劳动力和市场。受依赖关系的影响,不发达国家的内部变革也使得它们越来越依赖发达国家的资源和资本。所以,很难区分出它们谁依赖谁,实际上是相互依赖。宗主国的经济发展其实也是依赖于外围国家的,就像外围国家依赖它们一样。在世界范围内,没有相互依赖,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就无法进行下去。
相互依赖对相关国家的经济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可能是积极的,也可能是消极的。相互依赖的变化对于不同的国家可能会产生不同的结果,也就是说对某些国家有利的变化,对另一些国家则可能不利。此外,相互依赖的影响并不完全表现为积极或消极,而可能是这两种影响同时存在、交织。积极的相互依赖有利于推动国家之间的经济交流、合作和一体化,相反,消极的相互依赖则会引发国家之间的经济冲突和矛盾。所以,需要有目的地采取措施和政策,对相互依赖的内容和程度进行干预,促进相关国家的互惠互利,化解矛盾和冲突,推动世界经济的一体化进程。
12.简述公司组织结构类型特点,并结合一实例加以分析。
【答案】(1)功能部结构
即按照专业化功能而进行部门划分的公司结构。在同的功能,公司的所有同类功能均集中于一个部门之内。如工业公司内,可分为生产制造部、市场营销部、财务部、研究与开发部、人事部等。各部门分工明确、职责分明。
(2)产品部结构
该类公司按生产的产品不同来进行部门划分,如汽车工业公司中,可按小汽车、卡车、大客车、农用机械等划分为相应的分部。该类公司管理相对较为分散化。尽管公司总部有一些管理人员负责全公司管理,并为每一个分部提供一定帮助,但是,每个分部具有自己的功能类管理人员。产品部结构多出现在生产产品领域较广的公司。
(3)区域部结构
即按照区域(生产设施区位或顾客区位)进行部门划分分部以区域为单位,与功能产品无关。
,均为相应公司内所有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发生的活动(包括购买、出售或生产的各种货物或劳务)
的该区域公司分部所管理。
(4)顾客部结构
有一些公司根据其顾客类别进行分部划分,即每一考虑这些顾客的区位。这类公司结构即顾客部结构。例如,有的商业银行分为个人信贷、公司信贷、住房抵押、信托等部。
(5)矩阵结构
即联合采用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结构类型。由于也有一定弊端,有一些公司将两种以上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