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8年西北大学新闻传播学院621新闻传播史论之新闻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摘要

一、简答题

1. 简述人际传播的特点和社会功能。

【答案】(1)人际传播的定义及特点

人际传播是指个人与个人之间的信息传播活动,也是由两个个体系统相互连接组成的新的信息传播系统。它的特点包括以下方面:

①人际传播传递和接收信息的渠道、样式多,方法灵活。传播者小仅可以使用语言,而且能够运用表情、眼神、动作等多种渠道或手段来传递信息; 同样,受传者也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接收信息。

②人际传播的信息的意义更为丰富和复杂。在面对面的情况下,多种渠道和多种手段的配合,会形成特殊的传播情境,这种特殊的情境会产生新的意义。

③人际传播双向性强,反馈及时,互动频度高。双方的信息授受以一来一往的形式进行,传播者与受传者不断相互交换角色,每一方都可以随时根据对力一的反应把握自己的传播效果,并相应地修改、补充传播内容或改变传播方法。

④与组织传播和大众传播相比,人际传播属于一种非制度化的传播。这是指传播关系的成立上具有自发性、自主性和非强制性,人际传播主要是建立在自愿和合意基础上的活动。在人际传播中,双方都没有强制对方的权利,也没有接受强制的义务,这意味着人际传播是一种相对自由和平等的传播活动。

(2)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

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是多方面的,它是社会成员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是实现社会协作的重要纽带,也是传承社会文化的重要工具。从传播学的视角来看,人际传播的社会功能集中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①人际传播在个人社会化中发挥重要作用

社会化,是指一个人出生后由一个“自然人”成长为“社会人,,的过程。从个人的角度来看,它是指个人学习语言、知识、技能、行为准则等以适应环境的过程; 从社会的角度而言,它是指社会成员形成大体一致的观念、价值和社会规范体系,从而使社会秩序维持、社会发展的连续性得到保证的过程。个人观念的社会化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自我观念的形成; 二是社会观念的形成。无论是哪一个方面,人际传播特别是初级群体的人际传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对人格的形成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可以从库利的“镜中我,,理论、米德的“主我与客我,,理论以及塔尔德的“社会模仿”理论中得到证实。

②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效果有一定影响

大众传播是指专业化的媒介组织运用先进的传播技术和产业化手段,以社会上一般大众为对象而进行的大规模的信息生产和传播活动。人际传播对大众传播过程与效果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级传播”、“意见领袖”和“创新—扩散”等方面。

a. 人际传播在大众传播的传者与受者之间起到一个桥梁作用。

大众传播的信息不会直接“流向”一般大众,而是要经过“意见领袖”这个中间环节,形成两级传播的格局,即“大众传播—意见领袖—一般受众”。

意见领袖,是指在人际传播网络中经常为他人提供信息、意见、评论,并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活跃分子”,是大众传播效果的形成过程的中介或过滤的环节。意见领袖将他获得的信息告诉其他人,在这个过程中,人际传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b. 人际传播对新事物的创新与普及也有重要影响。

罗杰斯在《创新与普及》一书中指出:在新事物创新与普及的过程中,大众传播过程可以分为两个方面:一是作为信息传递过程的“信息流”; 二是作为效果或影响的产生和波及过程的“影响流”。在信息流、尤其在影响流生效的过程中,人际传播的口耳相传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2. 简述传媒(报刊)的四种理论。

【答案】1956年,威尔伯·施拉姆与弗雷德里克·赛伯特、西奥多·彼得森三人合著的《报刊的四种理论》,被学界公认为开了比较新闻学之先河,以其鲜明夺目的标题填补了大众传播文献的空白,揭示了新闻媒介与社会的关联,具有指导意义。该书所用“报刊”一词,是指一切大众传播媒介。书的著者认为,世界各国的新闻传播制度与其社会政治制度是一脉相承的,基本上可以分为以下四种:

(1)集权主义理论

集权主义理论是对16, 17世纪欧洲封建专制主义的新闻思想所作的理论概括。这一理论认为封建君主和特权阶级对报刊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报刊是封建统治阶级发号施令、维护专制政权的重要政治工具,严禁报刊批评政府; 封建统治者拥有批准或限制报刊出版的特权,并有权监督报刊的活动和审查报刊的内容。集权主义理论渊源于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意大利政治家马基雅维利和英国哲学家霍布斯等人的思想和学说。他们认为政治权力只有控制在少数有智慧、有经验的优秀人物手里,才能对国家实现强有力的和合法的统治; 认为国家的权力应当是绝对的、永恒的、至高无上的,对涉及社会的意见和讨论应当严加控制,个人的自由权利必须服从国家的权力。显然,这种集权主义理论完全是为维护封建专制统治服务的。随着资本主义的兴起和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开展,集权主义理论逐渐被自由主义理论所代替。

(2)自由主义理论

自由主义理论是在资产阶级反对封建统治的斗争中产生的,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时期发展并达到顶点。它反映了资产阶级争取言论自由、建立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和政治制度的要求。这一理论是17世纪英国诗人、政治家约翰·密尔顿首先提出来的,由18世纪美国政治家托马斯·杰弗逊以及19世纪英国哲学家、政治家约翰·密尔等人进一步丰富和发展。“观点的公开市场”和“真理

的自我修正过程,,成为自由主义新闻理论的基本原则。自由主义的新闻理论与资本主义自由竞争的经济是相适应的,它反映了一种物质的社会关系,代表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利益并为资产阶级争取政治权利,舆论上的自由竞争正是经济上自由竞争的反映。但是报业的自由竞争后来发展为报业的垄断,报业的垄断取消了观点的自由市场,自由主义新闻理论陷入了困境。20世纪以来,随着资本主义经济上和政治上垄断的加剧,自由主义新闻理论逐渐被社会责任理论所代替。

(3)社会责任理论

这一理论是对自由主义理论的修正,也是“在传统理论上一个新思想的接技”。社会责任理论否认绝对自由的存在,强调自由是伴随着义务和责任的。它认为,报刊自由涉及三者的利益,即报刊拥有者的利益、公众利益和社会利益,报刊作为一种媒介,它的自由并不等同于公众的自由,而社会应当保护的是公众的自由。社会责任理论认为应当明确提出公众的自由高于媒介的自由,社会必须保护公众“获知的权利”以及个人隐私不受侵犯、名誉不受损害的权利。社会责任理论提出了“消极的自由”和“积极的自由”两个不同的概念,主张政府应对传播媒介进行干预。社会责任理论提出的一些思想观点与具体措施,在调节政府、媒介和公众三者之间的关系、缓解社会矛盾方面,产生了一些效果,因而在西方各国甚至在世界范围普遍受到重视。

(4)苏维埃理论

威尔伯·施拉姆认为,这一理论既是集权主义的变体,也可以从马克思主义那里找到它的根,在列宁和斯大林的花园中看到它的茎。在施拉姆的笔下,苏维埃国家的大众传播媒介被描述为:大众传播媒介与组织传播媒介不可分割; 大众传播媒介是作为国家和党的下具来使用的,并作为党实现统一的下具、发布“指示”的下具; 它们几乎是专用于宣传和鼓动; 传播者被强制性地要求承担严格的宣传责任; 它们由国家经营和控制; 传播者的自由和责任也不可分地连在一起。

3. 简述认识新闻媒介产品的商品性的意义。

【答案】(1)报纸和电台、电视台的商品性

从经济学角度来看,报纸是商品,报纸通过市场流通到达广大读者手中,读者花了钱来买(订阅)报。报纸的商品性是不以人们意志为转移的客观存在。

电台、电视台行销手段只有一次售卖,即出售一定的时段给广告客户,在节目中插播广告,让受众有意或无意、自觉或被迫地在收听收看节目的同时也收听收看广告。电台、电视台的广告同样按量按质论价,按量指广告占有时段的长短,按质就是视听众的多寡而定。

(2)认识到新闻媒介产品商品性的意义

①积极意义

经常考虑读者的需要。新闻媒介如果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受众就不愿去买、去看,一切意图都会落空; 报纸既然是商品,那必然可以自由买卖,报纸的销售就会越出行政的区域,报业间必然存在竞争,迫使新闻工作者不断改进工作; 报纸既然是商品,那就必然有价值规律发生作用。这就要求加强对报纸生产的经营管理,提高质量,降低成本。

②消极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