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西北大学专业学位中心440新闻与传播专业基础[专业硕士]之新闻学概论考研核心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新闻活动发生的基本条件。
【答案】新闻活动发生的基本条件主要有如下几点:
(1)人类的感觉器官与心理机能是新闻传播产生的自然基础
新闻传播作为一种信息传收活动,需要具有能够采集信息、加工信息、发出信息和收受信息的感觉器官和心智能力,而人类具备了这样的生理基础和心智基础。劳动创造了人,也创造了人之为人的生理能力和心智能力,这是一切传播得以可能的基础,同样也是新闻传播得以产生的基础。
(2)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客观需要是新闻传播产生的根本动力
动力源于人的需要,人的生命需要,进而人的社会需要、精神需要是构成人的一切活动的根源。新闻传播活动作为人类活动之一种,它的动力根源离不开人的需要。因而,从宏观层面上讲,新闻传播首先是人类生命、生存、发展需要的产物。
(3)信息交往需要是人类新闻传播现象产生的直接原因
交往就是人与人之间物质的和精神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交往是生命存在和延续的必然,是生命本身的需要。在这些必需的交往之中,尽管物质交往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础,但精神交往与它是同在的,而且它是物质交往有效实现的中介。因此,人要求得生存和发展,就必须进行信息交流、精神交往; 这是一种需要,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精神交往从广义上讲是各种信息的交往,因而精神交往的需要也就是信息交往的需要,正是在包含人们情感,意见,生存、生产、生活信息的交往中,蕴涵着新闻信息的交流和分享,这种“信息基因”最终导致新闻传播现象的产生和独立。因而,信息交往直接促成了新闻传播的产生。
2. 从新闻工作路线来说,如何理解“全党办报、群众办报”的具体含义?
【答案】新闻工作的路线直接关系每一个新闻单位,我国新闻工作的路线是“全党办报、群众办报,,,其具体含义包括:
(1)各级党委要重视党报工作,紧紧地把党报抓在自己手里,加强对党报的领导。
①在思想上,要高度重视党的新闻事业,明确党的新闻事业的重要性,把党的新闻工作看作党委工作不可缺少的一环,纳入党委的议事日程,经常加以讨论。毛泽东同志在1944年就指出:各地政府与党组织,均应将报纸、学校、艺术、卫生四项文教工作,放在自己的日程里面。
②在组织上,选派政治上强、业务上懂行的同志去担任党的新闻机构的负责人。党的机关报由党委书记之一直接加以领导,在重要问题上及时给以指示。
(2)党的各种新闻机构必须从思想上明确党的领导是坚持正确政治方向、办好党的新闻事业的关键,从而自觉地主动地接受党的领导。
(3)组织广大党员和非党员群众为党的新闻媒介提供情况、材料和稿件。1942年8月延安《解放日报》的社论《展开通讯员工作》中指出:“我们的报纸,如果没有广泛的通讯员,如果没有参加实际工作以及生活在群众中的党和非党的通讯员,是不可能办好的。”
(4)倾听群众的意见,并依据群众的意见改进报纸工作。小但编辑、记者要主动到党员、群众中去征求对新闻工作的意见、要求、建议,还要发动群众通过各种形式来反映自己的看法,以此接受群众的批评、监督。
3. 简述辛亥革命时期,于右任创办的几份报纸。
【答案】(1)于右任1906年东渡日本,加人中国同盟会,翌年4月回上海从事革命办报活动。《神州日报》是于右任创办的第一家报纸,也是革命派在国内创办的第一家大型日报,1907年4月2日在上海创刊,报名“神州”,是为了“唤起中华民族之祖国思想,激发潜伏之民族意识”。该报在“有闻必录,,的掩护下,详细报道了秋瑾烈士遇害的经过和各地武装起义的消息,揭发贪官污吏的罪行,披露列强凯觑我国蒙藏边疆和东北地区的阴谋,很受读者欢迎,日发行量过万。创刊80天后报馆遭火灾,于右任无力恢复而退出,由杨毓麟等接办。
(2)1909年5月巧口,于右任在上海公共租界创办《民呼口报》,自任社长,报名取“大声疾呼,为民请命”之意,革命色彩更为鲜明。内容分为言论、纪事、从录三部分,除宣传同盟会的纲领和介绍西方社会政治学说外,以大量篇幅揭露贪官污吏的罪行。8月2日于右任被拘捕,报纸在8月14日被迫关闭,9月8日于右任被判“逐出租界,,。
(3)1909年10月3日,于右任出狱后又在上海法租界创办起《民吁日报》。“民吁”二字有三层含义:一是“呼,,字去掉两点便成“吁”,表示即使被挖掉两只眼睛仍然要反映人民疾苦; 二是“吁”字由“于”字加“口”字组成,表示出自于右任之口; 三是不准“大声疾呼,,,暂且“长吁短叹,,罢。《民吁日报》创刊不久,连续发表揭露日本政府企图夺取满洲铁路筑路权并进而控制我国东北的阴谋。日本政府恼羞成怒,要求惩处该报,致使该报只出版了48天就被查封,并被勒令“永远停止出版”、“机器不准作印刷报纸之用’,。
(4)1910年10月11日,于右任又创办起《民立报》。该报创刊之初,言论还较为温和,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而日趋激烈,称清朝官吏为“民贼”,设立专门刊登贪官污吏罪行的《民贼小传》专栏,痛斥清政府为“倒行逆施之政府”,公开支持四川的保路风潮,详细报道革命党起义诸役的情况,公开预言“民党”即将“战胜政府”。该报编辑力量雄厚,宋教仁、范鸿仙、景耀月、陈其美、章十钊、叶楚枪、张季莺、吕志伊、马君武等报界精英均曾担任过编撰工作。该报日销两万多份,为当时发行量最大的一家日报。1911年7月,成为上海同盟会总部的机关报和联络机关。由于《民呼日报》、《民叮日报》和《民立报》都是于右任创办,报名都用“民”字打头,创办时间又互相衔接,史称“竖三民”。
4. 简述传媒业经营的基本路径。
【答案】中国以及世界其他国家在传媒业经营的路径选择上,依据国情不同,各有自己的特色。然而,集约化、专业化以及跨区域、跨行业、跨媒体经营已成当前传媒业经营三大基本潮流。
(1)集约化
①集约化经营就是走内涵发展之路,即合理化整合内部人、才、财和产、供、销的资源,不断开拓资源的利用价值,提高生产率。对于传媒业而言,集约化经营必然走向集团化经营。
②从集团的组成来看,全球传媒集团的两大类型:单一的传媒集团,属于专业化集团,把报纸或广播电视做深做细,尽可能做到极致; 混合多媒体集团,包括报纸、杂志、广播电视、互联网、出版发行、影视制作、广告公关等,属于多种媒体的分工合作,协同作战。
③集团化作为一个整合平台,对集团内的人、财、物、产、供、销进行全面融合,把恰当的人才放在恰当的岗位上,人尽其才; 一物多用,物尽其用,从而实现最小的投入最大的产出。
(2)专业化
①专业化主要指广播电视针对特定受众设置特定的频道、频率,又可称为频道化、频率化。专业化是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西方发达国家开始,到90年代末基本完成。
②实行专业化的基本因素:受众分化,不同年龄、职业、收入、地位、民族、区域的受众由于对广播电视节目需求不同出现分群化、小众化; 新技术的采用,包括卫星电视、有线电视、光纤电缆,尤其数码技术广泛应用,使得广播电视的频率、频道不再是稀缺资源。
③中国广电的专业化有一个先天缺陷,除中央电视台、电视台所有频率、频道各有一个卫视频道面向全国外,其他95%以上的频率、频道都是区域性的,即大众化频道、频率和小众化频道、频率都在同一个区域内。这就造成三个问题:
a. 频道、频率设置雷同。从中央到各省、市所设置的频道、频率连名称都大同小异,有特色的频道、频率极少。
b. 节目回放率过高。原因在于节目制作难以与频道、频率专业化相匹配; 片库存储的资源少。 c. 专业化程度低。在中国,专业化频道和综合频道都在同一区域内,专业频道为了拉高收视率,不得不向综合化方向蜕变,造成专业频道成为准综合频道。
(3)跨媒体、跨行业、跨区域经营
①含义:跨媒体即广播、电视、报纸、杂志、互联网不同媒体组建成一个集团公司。跨区域即跨越国界、跨越同一个国家不同行政区划,在异地开展经营。跨行业即传媒业外的资金、人才大批进入传媒业,尤其是电讯、金融业进入传媒最为普遍。
②“三跨“经营的优势
“三跨“经营可以壮大自身实力,迅速占领市场,为客户提供全方位服务。可以打造一个完整的产值链。
5. 怎样理解“新闻活动是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答案】(1)报纸、广播、电视,在新闻学上总称新闻事业,在传播学上称为大众传播媒介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