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华东师范大学传播学院848传播学基础(A)之《广告学概论》考研必备复习题库
● 摘要
一、简答题
1. 定位理论的主要观点以及具体策略是什么?
【答案】定位观念源自于美国两位著名的广告人艾·里斯和杰克·特劳特。在广告史上,定位观念的提出,对广告策略的确立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1)定位理论的主要观点是:
①定位理论的创始人艾·里斯和杰克·特劳森曾指出:定位是一种观念,它改变了广告的本质。定位从产品开始,可以是一种商品、一项服务、一家公司、一个机构,甚至于是一个人,也许可能是你自己。但定位并不是要你对产品做什么事。定位是你对未来的潜在顾客心智所下的功夫,也就是把产品定位在你未来潜在顾客的心中。
②广告定位是现代广告理论和实践中极为重要的观念,是广告主与广告公司根据社会既定群体对某种产品属性的重视程度,把自己的广告产品确定于某一市场位置,使其在特定的时间、地点,对某一阶层的目标消费者出售,以利于与其他厂家产品竞争。它的目的,就是要在广告宣传中,为企业和产品创造、培养一定的特色,树立独特的市场形象,从而满足目标消费者的某种需要和偏爱,为促进企业产品销售服务。
(2)产品定位策略可分为实体定位和观念定位策略两大类。
①实体定位
就是从产品的功效、品质、市场、价格等方面,突出该产品在广告宣传中的新价值,强调本品牌与同类产品的不同之处以及能够给消费者带来的更大利益。这是一种差异化的策略,以此确定本产品的独特的市场位置。实体定位可以区分为市场定位、品名定位、品质定位、价格定位和功效定位。
a. 市场定位
市场定位是指把市场细分的策略运用于广告活动,将产品定位在最有利的市场位置上,并把它作为广告宣传的主题和创意。广告在进行定位时,要根据市场细分的结果,进行广告产品市场定位,而且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定位对象区域。只有向市场细分后的产品所针对的特定目标对象进行广告宣传,才可能取得良好的广告效果。
b. 品名定位
任何产品都有一个名称,但并不是随机地选定一个名称都可以的。在国外许多地区,人们在选定产品名称时很讲究一种吉祥和顺达。当然国内也有不少著名的产品名称如果用现代营销观念来分析,并非能行得通,但由于历史的原因而仍然著名。
c. 品质定位
品质定位是强调产品具有的良好品质,使消费者对本产品感到安全与放心,增强产品的吸引
力。这是一般产品广告中最惯用的一种定位方式。
d. 价格定位
价格定位就是把自己的产品价格定位于一个适当的范围或位置上,以使该品牌产品的价格与同类产品价格相比较而更具有竞争实力,从而在市场上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
e. 功效定位
功效定位是指从产品的功能这一角度,在广告中突出广告产品的特异功效,使该品牌产品与同类产品有明显的区别,以增强竞争力。广告功效定位是以同类产品的定位为基准,选择有别于同类产品的优异性能为宣传重点的。
②观念定位
观念定位是在广告中突出宣传品牌产品新的意义和新的价值取向,诱导消费者的心理定势,重塑消费者的消费心理习惯,树立新的价值观念,引导市场消费的变化或发展趋向。观念定位的具体运用有如下几种:
a. 改变消费观念定位
针对消费者的价值判断来进行的定位,它从根本上促动或诱导消费者从固有观念转向一种新的观念,是促成消费者产生购买动机的重要因素。
b. 反类别定位
又称为“是非定位”,是指当本产品在自己应属的某一类别中难以打开市场时,利用广告宣传使产品概念“跳出”这一类别,借以在竞争中占有新的位置。
c. 逆向定位
利用有较高知名度的竞争对手的声誉来引起消费者对自己的关注、同情和支持,以达到在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的广告定位策略。当大多数企业广告的定位都是突出产品优异之处的正向定位,采取逆向定位反其道而行之,利用社会上人们普遍存在的同情弱者和信任诚实的人的心理,反而能够使广告获得意外的收获。
d. 对抗竞争定位即企业不服输,与强者对着干,以此显示自己的实力、地位和决心,并力争取得与强者一样的甚至超过强者的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如美国的百事可乐就是采用对抗竞争方法,直接同位居首位的可日可乐展开竞争,并成为仅处于其后的第二大可乐型饮料。
2. 消费者有哪些基本类型?
【答案】消费者的类别从营销的角度看,消费者有各种各样的类型。运用不同的分类标准,就可以对消费者进行具体的分类。
(1)按照消费目的划分,消费者可分为最终消费者和产业消费者。
①最终消费者是为了满足个人、家庭需求而购买、消费某种产品或劳务的个体或家庭,又分为个体消费者和家庭消费者。
②产业消费者是在非最终用户市场中,购买用户制造其他产品或提供其他劳务,以及进行转卖等经营活动的消费者。产业消费者是组织化的消费者,但最终还是以个体的形式出现。
(2)按照对某种产品或服务的消费状态来划分,消费者可分为现实消费者和潜在消费者。
①现实消费者是指己对某种消费有了需求,并且发生实际消费行为的消费者。
②潜在消费者是指对某种消费产生了需求,现实未有实际的购买行动,但在未来的某一时期内很有可能产生消费行为的消费者。
3. 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中国古代广告发展的原因如下:
(1)商品交换的产生。经济广告是随着商品交换的产生而产生的。有了商品交换,就有了市场的形成,就形成了一些交易中心。早在奴隶社会以前,中国就己经出现了市场交易、于是广告也就作为商品交换中必不可少的宣传工具而发展起来了。最早出现的原始广告形式有口头广告,实物广告和标记广告。
(2)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广告的形式和技术有了很大的发展。战国到隋朝年间,出现了悬帜广告、悬物广告等形式。汉代的悬物广告比较流行,它是在店铺门前悬挂与经营范围有关的物品或习惯性标志,起到招牌的作用。宋代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不仅展现了当时汁京的繁华,也展现了众多商店使用招牌和悬物、悬帜为幌子的情景。印刷技术的发展,在宋朝庆历年间,还出现了世界上最早的广告印刷实物一一北宋时期济南刘家针铺的广告铜版。
(3)元明清时代(至1840年之前),广告的发展越来越讲究形式美,还出现了政治名人和文化名人书写招牌和对联广告的美谈,店铺的名目和招牌的书写都很讲究。出现了“全聚德”、“六必居”、“都一处”等老字号的店铺,也出现了很多名人写的广告对联。
(4)总之,进入封建社会以后,随着社会对信息传播的需求和商品经济的产生,我国的广告开始萌芽。在以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为主要经济形式的封建经济条件下,我国广告的发展是非常缓慢的,这是与当时的经济发展相适应的。
4. 简述几种购买类型的含义。
【答案】购买类型是消费者购买行为的特点和表现。消费者的购买行为有各种表现类型,有的比较理智,有的疑虑重重,有的感情冲动,有的大大咧咧。由于参与购买的程度和商品类别的不同,从而形成多种购买类型。
(1)复杂型购买:一些耐用品、价格昂贵的商品或品牌差异大的商品,如电视机、空调、电脑、高档服装,以及住房、汽车等,由于不经常购买,消费者的参与程度(关心度)比较高。消费者要对商品进行慎重的考察和研究,需要学习相关的产品知识,特别是初次购买,更具复杂性。因此,广告要针对购买的决定者,实施相应的策略,使目标消费者获得更多的学习机会,以便详细了解商品的特点、性能、优缺点等信息,影响他们对于品牌的最终选择。
(2)和谐型购买:通常,消费者在购买品牌差别不大的商品时,多表现为这种购买方式。消费者主要关心价格是否优惠,购买时间与地点是否便利。当然,在购买的同时消费者也会出现心理不平衡的情况。如购买某一种商品时,注意到同类商品其他品牌的优点和特点。于是便试图获取更多的信息,以证明其购买决策的正确性。因此,广告要帮助消费者建立对本品牌的信心,消除不平衡心理,进入和谐状态。工作条件,这是广告最起码的功能。广告还有一项重要的功能,这就是刺激消费者的个人消费。广告的连续出现,就是对消费者的消费兴趣与物质欲求进行不断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