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华中农业大学文法学院627社会工作原理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微观社会工作行政
【答案】微观社会行政是指将社会政策变为具体的社会服务环节上的行政活动。在社会福利机构比较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它常常表现为社会福利机构的统筹与管理活动,即通过机构(组织)的筹集资源和有效地配置资源,更有效地提供服务。在企事业单位承担实施社会福利政策的情况下,社会行政则表现为这些单位具体负责福利服务分配的部门如何落实政策,而将服务传递到服务对象手中。但是,从理论上来说,即使微观社会行政也不是具体的服务工作,而属于统筹、协调和管理范畴。
2. 女权主义
【答案】女权主义理论是一种与激进人文主义或马克思主义理论有密切联系的社会工作理论,主要植根于20世纪60-70年代以来的妇女运动。它主要关注女性所受到的压抑,认为女性所遭遇到的许多生活问题都是性别压制的结果,社会工作的目标就是探索并消除社会中由于性别主义所造成的女性痛苦,促使她们有更多的自由,有更大的能力去追求个人的成长与发展。
3. 女性主义
【答案】女性主义,又称女权主义。一般认为女性主义既是一种社会运动,也是一种社会思潮。女性主义是一种随着西方女权主义运动兴起而逐渐形成的妇女争取自己的权利,要求男女平等的社会思潮。当代女性主义是多元的,可以划分为自由派女性主义、社会主义女性主义、激进女性主义、文化女性主义、后现代女性主义和妇女主义等不同流派。
4. 专业成长
【答案】专业成长是指两方面:一是指由于社会发展变化,社会工作的专业知识—认识案主系统与社会系统的理论、服务案主的技巧与价值也不断发展; 二是指社会工作者不断追求自我完善,追求知、觉、行三方面的整合,不断提高专业知识与实务能力,促进专业自我的成长。
5. 家庭生命周期
【答案】家庭生命周期,亦称家庭生活历程,是指家庭自成立之日(夫妻缔结婚姻关系)起,经历一系列发展阶段,并分裂出新的家庭,原家庭消亡的全过程。在家庭生命运行之中,家庭成员完成人生任务,家庭得到延续,母家庭孕育了子家庭。
二、简答题
6. 简述“青少年”的涵义。
【答案】青少年的涵义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青少年是一个生理特别发展的时期
生理的快速发展是青少年最明显的特征。生理的急剧发展是青少年不同十其他人生阶段或其他人群的最重要的特征。
(2)青少年是一个转折期
青少年是儿童向成人的过渡。
①从生理上,它是从萌芽发育为成人的过渡;
②从心理上,是从不成熟的自我向成熟的自我的过渡;
③从社会上,是从一个生理的人向一个社会的人的关键性过渡。
这一时期发生种种成长问题的几率大大高于其他年龄段的人群。
(3)青少年是一个关键期
正因为青少年是人生发展的重要转折期,因而这一时期的发展对人的一生具有关键性的作用。青少年期对人的影响则是全面的,不仅会影响到个体的生理心理,而且会全面影响其一生,婚姻、家庭甚至下一代。青少年期发生的各种障碍,将直接导致各种心理的、社会的危机。
(4)青少年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
青少年作为一个特殊的代群,因为生长发育的特殊性以及在社会生活中的特殊位置,青少年现象逐渐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现象的一种。这是根植于时代文化基础上的亚文化,是一种极具特征,既有积极意义又包含不安定因素的文化,其明显的“反叛性”常常令成人社会产生烦恼和不安。
7. 简述操作定义的价值体系。
【答案】美国社会工作实务的操作定义包括六条价值叙述:
(1)个人是社会首先要关心的对象;
(2)在社会和个人之间存在着相互依存关系;
(3)它们具有相互的社会责任;
(4)尽管对每个人来说,他们都具有共同的人类需要,但是每一个人从本质上来说是唯一的,与其他人是不同的;
(5)民主社会的一个基本属性就是通过积极地参与社会,实现每一个人全部潜能和社会责任假设;
(6)社会有责任提供各种方式,克服或阻止在个人和环境之间存在的自我实现的障碍。 操作定义中所体现的价值观念与新教伦理中的价值观念的根本不同之处,就在十它完成了从个人责任向社会责任的过渡。这种价值理念是现代社会福利制度得以建立的哲学基础。
8. 简述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
【答案】社区工作的基础理论主要有:
(1)社会分析和意识形态
①社会分析帮助社区工作者从理论上认识社区及整个社会。社会分析的理论主要来源于社会学与政治学。
②与社区工作直接有关的意识形态主要有:保守主义、多元主义、马克思主义、社会民主主义、激进自由主义(无政府主义)与女权主义等。不同的意识形态对社区工作有不同的影响。
(2)社会变迁理论
社会变迁是指社会结构、社会制度及人们的行为模式所发生的变化。社区是具体的社会,推动社会变迁、解决社区问题是社区发展的重要目标。社区工作本质上就是关于人和社会变迁的事情,它关注如何协助人们和服务提供者,使两者都能配合不断变迁的环境。
(3)社会运动的理论
社会运动的理论,主要以阐释社会运动的根源和发展的原因为主。基本上,可以将其划分为两人角度:着重个体或群体心理状态的社会心理角度与着重社会状况和条件(包括种种社会矛盾)的结构角度。
9. 社会性别理论。
【答案】社会性别是当代女性主义理论的基石,是女性主义的基本分析范畴。
女性主义思潮中有关社会性别的观点和理论认为:
(1)应把社会性别看作一种社会角色
即男女各自从社会中学来的行为及所从事的活动,应承认妇女在生活中亦扮演着中心的和重要的角色,不应忽视或回避妇女问题。
(2)应把社会性别看作一种社会关系
即认为性别是构成社会关系的成分,而且是表明男女两性之间权力关系的一种基本方式,因而必须研究家庭中人们之间的具体关系,探讨社会发展对家庭及不同性别、阶级、宗族关系的人群所产生的不同影响。
(3)应把社会性别看作一种实践
即不应把妇女看作被动的社会性别的承受者,而应看到妇女是具有主动性的强有力的参与者,通过努力是可以改变社会性别给妇女带来的不平等状况的。
10.简述社会福利的分类。
【答案】通常来说,社会福利的分类包括二分法和三分法。
(1)社会福利的二分法
①剩余性社会福利与制度性社会福利
威伦斯基和李宾士在《工业社会与社会福利》一书里,认为社会福利的概念主要包括两种: a. 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或残补性的社会福利)。剩余性的社会福利是指当家庭和市场等常规机制瘫痪时,国家的干预必不可少,从而满足公民的社会需要,解决社会问题。这种福利带有明显的针对性和排他胜,同时多数福利项目也需要通过家计调查的监督与评估手段来完成。
b. 制度性的社会福利。制度性的社会福利是指为所有公民提供的福利津贴或服务,这种福利
相关内容
相关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