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华中师范大学社会学院331社会工作原理[专业硕士]之社会工作概论考研导师圈点必考题汇编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社会工作

【答案】社会工作是指以利他主义为指导,以科学的知识为基础,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的助人服务活动。这一定义指出社会工作的本质是一种助人活动,其特征是提供服务。这个定义还指出,社会工作以受助人的需要为中心,并以科学的助人技巧为手段,以达到助人的有效性。社会工作是充分考虑到受助人的需要及其主体性,运用尽可能有效的方法帮助受助人满足其需要、摆脱困境的活动和过程。

2. 互动治疗

【答案】互动模式又称互惠模式,这个模式的主张者是施瓦茨,他认为在助人的过程中应该强调个人与社会的关

(1)互动模式的理论基础是系统理论和场域理论,互动和沟通理论也对此模式有影响。它主要关注子系统(小组成员)和整体系统(小组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关系,而不是小组成员个人本身,同时它也关注小组成员彼此的沟通和互动。

(2)该模式的目标是使小组成员在社会归属和互相依存中得到满足,要在小组成员之间、小组之间和有关的社会系统之间,达到互助和开放。小组的焦点既在个人,也在环境。通过这样的互相影响,个人和社会的功能都将得到增强。小组工作的目标可能是预防性的、补充性的和复原性的。小组通过成员的交谈和讨论来决定它的具体目标。

3. 增能理论

【答案】增能理论则站在人的发展的立场上,认为通过一定的方法残疾人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他失去的机体的、社会的功能,并有助于他们进入一般的、正常的社会生活。增能小但在于增强其原本丧失的机体功能,而且可以增强他们的生活信心,甚至可以减轻他们对社会的“拖累”。增能理论是以人的发展理论为基础的,关注于人的基本价值的实现。

4. 社会化

【答案】社会化是指个体在与社会的互动过程中,逐渐养成独特的个性和人格,从生物人转变成社会人,并通过对社会文化的内化和角色知识的学习,逐渐适应社会生活的过程。在此过程中,社会文化得以积累和延续,社会结构得以维持和发展,人的个性得以健全和完善。社会化是一个贯穿人生始终的长期过程。

5. 民政工作

【答案】在20世纪80年代初召开的第八次全国民政工作会议上,当时的民政部部长崔乃夫曾将民政工作概括为“三个一部分”—政权建设的一部分,社会保障的一部分和行政管理的一部分。它仍是目前中国民政工作的基本格局。民政部门则是政府推行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工作实务的行政管理部门。中国社会福利服务的四个支撑点:一是政府; 二是企业; 三是社区,尤其是基层社区; 四是社团,特别是非政府的社会福利服务(社会工作)和慈善机构。在上述四个支撑点中,有三个在民政工作的职责范围之内。

6. 非干扰性研究

【答案】非干扰性研究是不接触研究对象的研究技术,工作对象不受研究过程和场景的影响而变化是其根本特征。主要包括三个类型,即现存统计资料分析、历史或比较分析、内容分析。

二、简答题

7. 什么是医务社会工作? 其内涵外延发生了哪些变化?

【答案】(1)医务社会工作概念

医务社会工作是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的基本领域之一。1905年医务社会工作正式诞生以来,医务社会工作己有百年历史。一般来说,人们通常从社会工作专业和健康照顾服务体系之间关系的角度界定医务社会工作。将社会工作专业和健康照顾服务有机结合起来,实际创造了跨越和整合两个专业的新领域。在这种意义上说,医务社会工作泛指医药卫生和健康照顾服务领域中的社会工作专业服务。

(2)医务社会工作内涵外延的变化

医务社会工作概念内涵外延的变化主要取决于人们对疾病、健康概念理解的深化,生理疾病(身体健康)、心理疾病(心理健康)和社会病理学(健康社会)决定着医务社会工作的概念。

①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覆盖范围不断扩大。它由最初的医院社会工作,经过医务社会工作,转变为健康社会工作; 由最初的医院环境和家庭状况,经过医疗处境转变为广泛的健康处境。

②医务社会工作概念的系统性、开放性和综合性色彩越来越浓厚。它由单纯关注疾病治疗转变为综合关注疾病的预防、治疗、康复的生理、心理、社会因素的相互作用,由单纯医务社会个案工作发展为医务社会工作、精神疾病社会工作、公共卫生社会工作和康复社会工作等。

③医务社会工作概念越来越多地反映为医院之外、非医疗性和综合性的社会工作干预措施,越来越多地说明健康与福利之间的密切关系和内在逻辑联系,福利成为医务社会工作的灵魂。

8. 简述社区工作的过程。

【答案】社区工作的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

(1)建立关系

建立关系也可以称为进入社区。这是社区工作的第一步。社区工作者所要建立的专业助人关系的对象,包括社区居民、社区机构与社团,以及社区中各机构、各社团的领导人与各界的代表

人物与知名人士。

这一阶段最主要的工作是让社区居民了解工作者,工作者则寻求未来工作的支持者。

(2)收集资料

搜集资料的方法可采取社会调查常用的方法。搜集来的资料,必须整理成系统的、便于保存与查阅的档案(分类的文字资料、制成卡片或输入电脑等)。搜集资料的内容包括:

①社区的基本资料;

②社区内的资源;

③社区内的问题;

④社区评估。

(3)制订计划

社区工作计划分为:

①整体规划,即对社区工作的现在与将来进行规划。规划涉及社区组织与发展的全局,可分为近期规划与长远规划。

②具体规划,即对社区中巫待解决的问题制订出工作方案。它只涉及一时之事,是整体规划的一部分。

(4)社区行动

社区行动在这里特指社会工作者激发社区居民行动起来,将制订的计划付诸实施。

具体方法有:

①会议。

社区工作涉及社区内的各个居民,需要社区居民、社区内的机构、社团通力合作,才能开展。因而需要通过召开各种会议,交流意见,求得共识,获得参与、合作的承诺。

②教育与宣传。

a. 教育主要是指对群众进行教育,使居民群众了解社区工作,了解为什么要推行社区工作,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他们为什么应该参加等,以鼓励居民积极参与。

b. 宣传除要借鉴大众传播媒介外,还可采用海报、黑板报、宣传栏、公告、通知、会议记录、家访等。

③人事。

a. 社区工作与社区居民及社区内各机构、社团建立起融洽关系;

b. 组建开展社区工作的组织(如:理事会、委员会、工作小组等);

c. 发掘与培养当地的领导人才。

④财务。

a. 筹措资金;

b. 编制预算;

c. 支付各种费用;

d. 管好财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