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问答库>考研试题

2017年山西师范大学914普通生物学复试实战预测五套卷

  摘要

一、名词解释

1. 糖类。

【答案】糖类是指含有多羟基的醛类或酮类化合物,及其产生的缩聚物或衍生物。

2. 达尔文主义。

【答案】达尔文主义是达尔文创立的以自然选择学说为中心的生物进化理论,认为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

3. 核纤层。

【答案】核纤层是指核被膜内面由纤维状蛋白构成的一层网络结构,对核被膜起支撑作用。组成核纤层的纤维状蛋白是核纤层蛋白。

4. 假果。

【答案】除了子房外,花的其他部分如花托、花萼、花冠及整个花序等其他结构共同参与果实形成,假果是指这种非纯由子房发育而成的果实,如南瓜、苹果等的果实。

5. 色素。

【答案】色素是含有特定化学基团的分子,这些化学基团能够吸收可见光谱中特定波长的光。

6. 细胞外液。

【答案】细胞外液是指存在于细胞外的体液。细胞外液包括组织液(存在于组织中)、管内液(存在于血管、淋巴管等管内)、血浆、淋巴等。

7. 自养。

【答案】自养是指生物自己供养自己,不依赖其他生物生活的方式。

8. 无性生殖。

【答案】无性生殖是指不经过生殖细胞的结合,由母体直接产生出新个体的生殖方式。

二、简答题

9. 细胞中有哪些主要的生物大分子?它们的生理功能又是什么?

【答案】生物体细胞中有糖类、脂质、蛋白质和核酸等生物大分子。

(1)糖类的功能:生命活动所需能量来源;重要的中间代谢产物;构成生物大分子,形成糖脂和糖蛋白;分子识别作用。

(2)脂质功能

大分子组分;

(3)蛋白质功能:构成生物膜的骨架

;主要能源物质;参与细胞识别某些重要的生物激素(前列腺素)。 构成身体或器官保护层;具有生物学活性,维生素参与遗传信息的表达;酶的催化作用;运载和存储;协调动作、机械支持、免疫保护、产生和传递神经冲动、生长和分化的控制等。

(4)核酸是遗传信息的存储和传递者。

10.简述细胞质遗传的本质并举例说明其表型特征。

【答案】(1)细胞质遗传的本质

细胞质遗传是由细胞质基因决定性状表现,细胞质遗传是指主要受细胞核以外(线粒体、叶绿体)的遗传物质控制的遗传方式,也称为核外遗传、染色体外遗传、非孟德尔式遗传。核外基因在细胞质中随机地传递给子代,而不同于染色体的复制和分裂而均等地分配给两个子代细胞,因而核外基因的传递规律不同于孟德尔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后代通常只表现母方的性状,一般不出现一定比例的分离。

(2)举例

紫茉莉花斑的细胞质遗传。这种植株的茎、叶有的是全绿色,有的是全白色,还有绿白嵌合,这种植株的各部分都能生芽开花。

用不同枝条的花朵相互授粉结果是:正、反交后代的茎、叶的颜色完全依母本的花所在的枝条而定,与花粉(父本)来自哪一种枝条无关。

例如来自绿色枝条的种子长成全绿色幼苗,来自全白色枝条种子的幼苗全是白色的,只有来自母本的绿白斑驳型枝条的种子可以产生白色、绿色和绿白斑的幼苗,它们的比例在每朵花中也不相同。

11.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和暗反应有何区别?

【答案】(1)光合作用的定义

光合作用是指自养生物(植物、藻类和光合细菌)将光能转换为有机分子的化学能的过程,为异养生物提供食物和氧气,是地球上绝大多数生物赖以生存的基础。光合作用包括光反应和碳(暗)反应两个阶段。

(2)光反应

光反应又称光合电子转移反应。光反应是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中进行,通过叶绿素等光合色素分子吸收光能,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并产生氧气的过程,包括叶绿素对光的吸收、电子传递、光合磷酸化3个主要步骤。

①在反应过程中,叶绿素经光能激发产生高能电子,从而将光能转变为电能。

②电子通过在叶绿体类囊体膜中的电子传递链间的移动传递,将

体腔,建立电化学质子梯度,用于ATP 的合成。 ③光反应的最后一步是(3)暗反应

从叶绿体基质传递到类囊接受高能电子被还原成

光合作用的第二阶段暗反应是在叶绿体基质中将

生化反应。叶绿体利用光反应产生的

在光下进行,但不需要光直接参加。反应包括和转变为磷酸丙糖的复杂和ATP 的化学能,将(:02还原成糖,其过程必须固定、氧化还原反应和RuBP 的再生。

12.试分析植物吸收和运输水分的途径和动力何在?

【答案】植物的根部从土壤吸收水分,通过茎运到其它组织器官,供植物各种代谢的需要或通过蒸腾作用散失到体外。水分在整个植物体内运输的途径为:土壤→水→根毛→根皮层→根维管柱鞘→根导管→茎导管→叶柄导管→叶脉导管→叶肉细胞→叶细胞间隙→气孔下腔→气孔→大气。

(1)植物对水的吸收和运输途径

①质外体(胞外)途径:根毛吸收水分后,通过死细胞,即通过维管束中的导管或管胞(死细胞)和细胞壁与细胞间隙,即质外体部分。水分通过死细胞运输时阻力小,运输速度快,适于水分的长距离运输。

②细胞途径:水分经过活细胞,这一途径包括跨膜途径和共质体途径,即水分通过两次质膜和通过胞间连丝,从一个细胞进入另一个细胞。这一途径为:根毛一根皮层一根维管柱以及叶脉导管一叶肉细胞一叶细胞间隙。这一途径中水分以渗透方式进行运输,运输距离短,运输阻力大,不适于长距离运输。

(2)水分沿导管或管胞上升的动力

①根压:根细胞主动将水中的无机离子泵入木质部,而内皮层会使离子在木质部中积累。当离子积累到一定程度时,水就会通过渗透作用进入木质部,从而推动木质部汁液向上移动,这种力量称为根压。根压不是主要动力。只有多年生树木在早春芽叶没有舒展时,以及气温高、水分充足、大气相对湿度大、蒸腾作用很小时,根压对水分上升才有较大的作用。

②蒸腾拉力:蒸腾拉力是水分上升的主要动力。在木质部的导管或管胞中,水分向上转运的动力是由导管两端的水势差决定的。由于叶片因蒸腾作用不断失水,水势下降,叶片与根系之间形成水势梯度。在这一水势梯度的推动下,水分源源不断地沿导管上升。蒸腾作用越强,此水势梯度越大,则水分运转也越快。

13.简述大多数多细胞动物个体成体、幼体、胚胎的特点。

【答案】(1)胚胎的特征:①从受精卵开始到胚胎形成,②无运动能力,适应外界环境的能